战疫日记:梁超超团队自创一套手势语言,成为援鄂医疗新技能

2020-02-18 12:10:45

        山东省第二批医疗救援队成员、护理东区5组组长,潍坊市中医院梁超超副护士长梁超超团队自创的一套交流手势在援鄂医疗群中火了。为了默契交流,提高工作效率,梁超超和同事这一套手势语言成为了援鄂医疗的新技能。

        梁超超手势录音

        来自潍坊市中医院订阅号

        00:0000:40

        录音内容:

        这个手势是我们工作的第一个班次就提出来的,隔离病房内外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内外交流非常不方便。当时科室也只有两部手机和两部对讲机。于是我们组的小伙伴就提出了这个建议。这个手势的好处呢,第一是增加了我们组队员之间工作的默契度,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个是保持病房一个安静的环境,能保证病人更好的休息,尤其是夜间手机和对讲机会影响病人的休息。

        为提高工作效率,自创交流手势

        打针、喂药、测体温等工作是医院非常常见也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隔离病房内,医护人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带着严实的口罩和护目镜,隔着厚厚的玻璃,队员们想要表达清楚这些日常工作却非常不容易。为方便信息快速传达,提高工作效率,梁超超所在的医疗团队自创了一套交流手势,一经出炉就在援鄂医疗圈里火了起来。

        梁超超说:“我们工作时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带着口罩和护目镜,隔着玻璃相互交流时对方很难听清,刚开始我们有时候会用手机、对讲机或者手写才能讲明白,但是这样非常浪费时间,而且夜间影响病人休息,碰到紧急情况,也会非常耽误工作。”

        “刚开始我们就是用些简单的手势比划一下,这样其他队员很快就明白了,我们感觉这个方法不错,因此一拍即合,决定把日常的工作用手势进行统一细化,这样大家一看手势就明白了。”

        梁超超和团队成员们利用休息时间开始商讨手势,确保每个动作细致又非常形象,经过几次讨论,一套系统又形象的手势图就这样出炉了。手势动作涵盖了抢救、检查、治疗和生活等许多方面,他们应用到工作中后非常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保证了夜间病人的休息。

         “我们都觉得这套手势对工作非常有帮助,所以就想分享给更多的同事,希望能让我们医护人员更好的帮助患者。”

        很快,团队成员们把这些动作拍摄了照片并制作成了小视频分享到援鄂医疗群里面,大家纷纷称赞这个方法很棒,并很快在自己的团队里应用起来。这套手势动作传到网上后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看着山东医疗队员在辛苦工作中设计的这套手势,被他们的敬业、专业所打动,也对山东医疗队肃然起敬。”

        弹性排班、合理分工,工作热情始终不减

        作为护理组组长,梁超超一直深感责任重大,“因为我们已经来这里十多天了,一直这样轮班工作,实际上大家已经很疲惫了,所以我就想能不能在保证工作效率的情况下尽量保证组员们的休息。”

        “因为白天病人需要服药、喂饭、打针,白班工作量非常大,而晚上8点到早上8点两个晚班时间,病人多在休息,工作量会少一些,所以我根据工作量实行了弹性排班,白天全体人员都要上,而晚班争取让队员能多休息。”

        “还有是排班的时候根据工作量让组员分上半场和下半场进入隔离病房,我们每个班次是6个小时,全程工作下来,我们防护服和口罩一般都湿透了,防护的效率就会变差,护目镜也都全部罩满了水珠,分两个场次让队员进入隔离病房,一是可以让队员多休息,二是可以让防护效果更好些。”

        医疗队成员下班时衣服已经湿透

        “因为我们病区既有普通患者也有重症患者,所以我就根据大家原有的工作经验和工作量进行合理分工,让有重症护理经验的组员照顾重症患者,这样患者能够保证更好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通过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梁超超觉得现在组员们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都一直保持的非常好,“现在组员们的工作状态还是保持的挺好的,而且看到越来越多的病人康复出院,我们对战胜疫情都非常有信心。”

责任编辑: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