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打正着”的特色产业脱贫路

潍坊日报 2020-03-19 09:58:03

        □记者 付生

        春暖花开,记者来到临朐县冶源镇采访。在巩家桥村,被一个贫困户的脱贫故事所吸引。

        故事的主角叫聂象波,曾是一名肢体三级残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凭着自强不息的毅力,开展鹦鹉特色养殖,成功脱贫,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聂象波领着记者走进他与村里联合创办的巩家桥村观赏鸟养殖基地。“按照习性配对,一个鸟笼子只养一对雌雄鹦鹉,一天两次喂食,虎皮鹦鹉好养活,旋风鹦鹉很挑剔,怕见生人。鸟舍要注意保暖、清洁。”一边走,他一边介绍养鹦鹉的小知识。

        整个基地11间养殖场房,500多个鸟笼,硬化的进出道路。记者几步迈入,顿闻鸟语鸣鸣。色彩斑斓的旋风、虎皮等品种的1000多只鹦鹉,或站或动,有的摇头晃脑,有的眯眼小憩。去年,这个基地共出栏鹦鹉3000余只,实现销售收入10万余元。

        一个贫困户,是怎样打造如此规模的鹦鹉养殖基地的?聂象波说出了自己经历。2005年,他和妻子在自家面食作坊制作炉烤火烧时发生爆炸导致妻子身亡,他本人全身大面积烧伤,在医院抢救治疗1年多,虽然抢回一条命,却造成终身肢体三级残疾。

        这场变故,让原本幸福的一家失去了欢乐,不仅没有了主要收入来源,还因抢救治疗欠下了一屁股债,生活非常困难。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聂象波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提到逆转,聂象波说:“一要感谢党中央开展精准扶贫,营造好环境、好时机。二要感谢驻村第一书记牛伟志和村党支部书记赵奋起的帮助。”

        牛伟志和赵奋起是聂象波的脱贫帮扶责任人。据临朐县扶贫办主任杨先凯介绍,打好脱贫攻坚战,临朐切实强化党委、政府主体责任,三级党委书记亲自抓,开展建档立卡,摸准贫困底数,着力解决扶持谁的问题;组织驻村帮扶,增强一线力量,着力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实施“五个一批”,推进分类施策,着力解决怎么扶的问题。一大批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发动群众,以精准扶贫新理念,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好事,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改变贫困现状。

        帮助聂象波重拾信心、走出困境,牛伟志和赵奋起先从思想上下手。前期,基本天天到他家中促膝谈心、真情交流,一次次的上门,一次次的交心,让他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聂象波养病期间,有亲戚送了两只鹦鹉让他养,没想到他养出了门道,一年下来还孵出了10多只小的。

        会养鹦鹉,会不会是一个突破口呢?牛伟志和赵奋起开始思考,并到宠物市场了解情况,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喜欢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喜欢养鹦鹉的也不少,就建议聂象波向这方面努力。在他们帮助下,聂象波买来书籍材料,找到专家求教,经过认真钻研,逐步掌握了鹦鹉的性别辨别、疾病预控及驯化方法等技术要领,坚定了创业信心。

        观赏鹦鹉养殖是一项新兴的特色养殖产业,当时临朐本地搞产业化养殖的还是空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他们三人就到观赏鸟养殖业比较发达的潍坊、临沂、淄博等地,实地考察学习,了解市场行情。

        在临沂花鸟市场上,一位资深宠物经营者告诉他们,观赏鹦鹉的需求在逐年增大,但养殖技术要求高,所以搞产业化养殖的很少,如果能解决养殖技术问题,绝对能发家。

        此时,聂象波对鹦鹉养殖技术已经小有心得,有较强的优势,完全可以搞产业化养殖。抓住时机,说办就办。牛伟志和赵奋起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资金10余万元,促成村党支部与聂象波联合创办临朐县彩凤鹦鹉养殖合作社,建起巩家桥村观赏鸟养殖基地。相关部门和镇上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创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培训服务,帮助解决缺资金等难题。

        合作社采取“销售方+市场+技术管理”三位一体的办社模式,实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运营模式,村集体凭借基础建设投入只占收益的40%,聂象波凭借技术、劳动占收益的60%。基地建成的第一年,第一批幼鸟繁殖成功并上市销售,聂象波按比例分红收益3万元,实现脱贫。

        如今,巩家桥村观赏鸟养殖基地已发展成为当地规模较大的观赏鸟养殖场,受到省内外观赏鸟购销商和宠物市场的青睐。聂象波更忙了起来,不仅要忙着基地的运转,还把自己的鹦鹉养殖经验无偿倾囊传授给身边人,和乡亲们一起迈上致富路。

责任编辑: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