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用画笔描绘出来的语文课<BR>在未来实验学校孩子们这样学语文</P>

潍坊新闻网 2020-07-04 17:25:52

带着画笔的语文课

        提起语文课,家长和学生们首先想到的是声情并茂的吟诗诵读,但在未来实验学校却有着一种全新理念的教学方式。 走进未来实验学校的教室,墙面上张贴着各式各样的图画,感觉孩子们刚刚上完一节美术课,其实不然,这是一节真实的语文课。仔细观察这些看似简单的图画,背后承载的语言却是耐人寻味,每一个人物、线条、图形都源于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感悟。“这个人为什么弯着腰?”“那个人为什么挺胸收腹”“为什么要画两个问号”“为什么这样画眼睛”……随着图画内容的解析,人物描写中语言的运用、细节的把握、写作方法的概况和提炼悄然形成。

        语文课怎么会拿起了画笔呢?未来实验学校语文组的教学老师赵磊介绍说,以往的语文教学,学生们只是把老师教的知识背诵下来,但在未来实验学校,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多元的,如果仅仅完成背诵,学生们的学习并没有完成。老师们关注的不仅是表面知识的达成,还有学生们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形成,进而培养孩子独立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让学习真实的发生”是未来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一。何为“真实”?“真实就是教学要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顺势而为,时时处处皆课堂。”赵磊说,未来实验学校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不再只是站在固定的黑板前,教室后面的展示墙、每个小组的小白板,都可以变身为“黑板”,形成新的交流场景,为孩子的语文课提供良好氛围。

人人都是“老师”的语文课

        在未来实验学校学习,全新教学理念不仅体现在评价的内容、课堂教学的场景,还有学习者的角色。通过学习金字塔理论得知,小组讨论、实践演练、教授他人和立即应用的学习成效是最高的。因此,未来实验学校的课堂,能为孩子们带来更多思考、交流和展示的机会,人人都可以以“老师”的角色,站在黑板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引领深度学习的语文课

        基于大概念的学习,才能让深度学习变成可能。在反应文本理解的绘画、顺应学习的课堂场景转换以及同学间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学校更加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的达成。为此,语文组在赵磊老师的带领下,从对大概念的剖析入手,紧紧抓住人物描写的核心问题,以发展学生元认知能力为目标,聚焦关键点,设置引发深度学习的核心问题——“如何塑造人物”,引领学生从识记到概况,再到分析,最后完成应用和创造。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学生们自己都开始提出更为高阶的问题“两者间你如何选择?”

        【名师简介】

        赵磊,1979年2月生,山东寿光人。中学语文教师,现任教于潍坊未来实验学校。系“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山东省十大教育创新人物”,省教科院“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坊”、市教育局“赵磊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潍坊市“传统文化导师团”成员,“潍坊市民大讲堂”主讲嘉宾,潍坊市“富民兴潍劳动奖章”获得者。曾多次获得“红杉树杯”“四方杯”“语文报杯”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山东省“初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多年来,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组织编写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举办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讲座,为推动传统文化的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

        【名师金句】

        ☆这每一个短短的四十五分钟,组成了我们的职业生涯。让每一节课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充满着欢声笑语,用心、用情和孩子共享课堂,定格每一个幸福的瞬间,才是真的不负韵华,不负生活。

        ☆幽默是表象,快乐只能根植于热爱,由热爱生发出的慈悲心,它可以提供给我不竭的精神力量,让我的课堂永远洋溢着快乐,充满着生机。

        ☆拿我们的教育生涯来说,因为我们的存在,因为我们的帮助,使一个孩子能够回到正确的人生轨道上来,善莫大焉。为人师者,要甘心情愿俯下身子来,为孩子们做点该做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共同历练,共同体验着教育的美好和生命的感动。

        ☆你要问我什么是幸福?我想说:当我坚持跑完最后一圈,看到阳光正从云彩的间隙洒下来,大汗淋漓过后,那种酣畅便是了;当我伏在电脑前,写完最后一句《论语心得》时,推开门,看一眼窗外满天的星光和正在熟睡中的孩子,那种满足便是了;当我挥洒自如,课堂上笑声不断,下课铃声响起,看到孩子们意犹未尽的眼神时,那种得意便是了……

        ☆当灿烂的阳光照耀我们的世界,当和暖的春风荡漾教育的时空,当我们面对这片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田野,当我们倾听无数生命之笋自由拔节生长的天籁之音,毫无疑问,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未来咖啡厅】

        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在听课之后的感言——欢乐而悦动的语文味道

        笑声,是赵磊老师语文课堂中最亮眼的特质之一,身处课堂的学生们沉浸在赵老师幽默风趣又不乏文学独到赏析力的评价中,听课的老师们也都被赵老师和孩子们的愉悦所感染,真真正正是一堂令观者心旷神怡、听者如痴如醉的绝妙好课,更是一场让人叹为观止、赞不绝口的文学大戏!课堂已不仅仅局限于师与生、生与生的对话交流中,老师本身的举手投足、言行举动实际上都已融入如何学习塑造人物的主题中,成为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和理解感悟的鲜活素材。

        好的语文课,不留斧凿痕迹,蕴蓄着浑然天成、动之以情的深厚功力。赵磊老师倡导的语文课,可以简言归为“悦动”二字,一堂理想的课,无论教者还是学者,都应以身心愉悦的状态享受其中,由心动而情动,令人性之真善美拂起波澜,使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心生触动。当讲到杨绛的《老王》和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时,赵老师请同学们朗读细节句段,动情地讲述杨绛先生对老王的愧怍同情,“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去了。”讲鲁迅对保姆阿长的温仁宽厚,“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作为有铮铮傲骨的知识分子和文学巨匠,他们身上亦流淌着观照人性的熠熠之光。浅浅的文字中却凝聚着厚重的深情,随着赵磊老师的低沉吟哦,一时间课堂氛围凝重起来,孩子们望向老师的目光含上了一些晶莹,虽然他们还是孩子,但文学是拂动生命的琴弦,正是赵老师驾轻就熟地带领孩子们用稚嫩的心灵去感受那颤动着的鲜活的语言艺术。

责任编辑: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