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送考大巴 只为远远地看一眼孩子

潍坊晚报 2020-07-08 09:12:42

      高考首日记者在城区各考点看到“陪考大军”明显变少,也有一些家长为给孩子加油坚持蹲点守候

      每年高考期间,考点外的“陪考大军”都会成为一道特别的景观。而今年,因疫情防控等原因,陪考家长明显比往年少了很多,有的考点外陪考家长寥寥无几。7月7日,高考首日,记者走访城区各考点发现,大部分家长看着孩子进入考场后就离开了,有少数家长戴着口罩坚持陪考。

      潍坊七中考点

      七旬老人带鲜花等孙女,表达祝福

      7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潍坊七中考点,看到考生们陆续走进考场,大部分送考家长看着孩子进入考场后,便离开了,也有少数家长在考场外等待。

      往年高考期间,该考点门口附近道路两旁会坐满陪考家长。而今年,路边处只看到少量的陪考家长。他们戴着口罩,注视着考场的方向。

      在树阴下,考生家长葛秀丽坐在电动车上与另一名家长聊着孩子的学习。早上7时许,她骑着电动车将儿子送了过来,并告诉儿子“等中午再来接他回家”。可是看着儿子进入考场后,她思前想后,心里总有些不踏实,回家也没什么事,最后就选择留下来陪考了。

      在为数不多的陪考家长中,一位老人格外引人注意。她戴着口罩,手里捧着一束鲜花,不停地朝着考场门口观望。

      据了解,这位老人74岁,姓张,家住奎文区阳光外滩小区,上午10时许自己打车从家里来到此处,为的就是等待大孙女走出考场。

      张女士告诉记者,她有一个孙女和一个孙子,大孙女今年高考,小孙子今年上初二。“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希望孙女能考出好成绩。我之前看着其他家长都给考生送鲜花,表达祝福。我今天上午也去买了一束鲜花,准备送给大孙女,让她考试有个好心情。”张女士笑着说,希望这束花能给孙女带来好运气。

      今年62岁的王顺发也在考场外等待正在考试的外孙。“孩子的父母都去上班了,我在家里没什么事,就来看看,中午领着孩子到附近饭店里吃点饭。”王顺发说,他已经在一家水饺馆订好了饭菜,就等外孙考完试了。

      潍坊四中考点

      与女儿约好原地等待,不怕日晒

      7日上午9时许,语文考试已开始,在潍坊四中考点外,送考家长都陆续离开了,还有个别家长待在考点外。执勤交警看到一名身穿粉衣的女士待在太阳底下等着,劝她找个阴凉的地方。这名女士回答道:“不行,我和女儿约好了在这里等她,我不能走,我不怕晒。”

      记者了解到,该女士姓李,女儿在这个考点考试。李女士告诉记者,早上送女儿进考点时,她答应女儿会在送考的地方等着。

      “我就是想让孩子知道,妈妈和她在一起,就在考场外陪着她,她走出考场第一时间就能看到我。和孩子比起来,我挨点晒不算啥,答应了她的事就得做到。”李女士说,今年这一届考生特别不容易,心理压力肯定不小,她希望以这种方式给女儿加油鼓劲。

      上午9时10分许,一对老年夫妻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来到该考点外。记者了解到,这对老人的孙子今年参加高考,老两口在家里实在待不下去了,无论如何都得过来转悠一圈心里才踏实。“孙子提前就叮嘱我们,不用到考场外陪考,所以开考以后,我们才偷偷过来的。孙子平时的成绩特别好,心理素质也特别强,我们对他丝毫都不担心。”这对老人说。

      当天,在潍坊四中考点外陪考的考生家长数量很少,大家的心态也都比较平稳。考生家长张女士笑着说:“早上出门时,我给孩子准备了一根油条、两个鸡蛋,寓意孩子考个满分。”

      “本来孩子不让在这里陪考,但在家里待着也没事,也待不下去,不如在这里等着。一会儿,我回家做好午饭再来接孩子。”张女士说。

      寒亭一中考点

      家长驱车三十里见了孩子一面,心里踏实

      7日早上6时30分,记者来到寒亭一中考点外时,考生家长杨先生早已等候在学校门口。杨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住寒亭区高里街道,女儿一直在寒亭一中住校备考。“我6点左右就过来了,刚给老师打电话说正在上早自习,下了自习课之后孩子就出来了。”杨先生说,之前通话的时候得知孩子没有卫生纸用了,他特意早上5时就起床,开车从30多里外的高里街道赶了过来,借着送纸的名义见见孩子。

      “高考毕竟是个大事,不过来一趟心里不踏实。”杨先生说,考试前见一见,也给孩子吃个“定心丸”。

      “老师说了,大巴车从这个路口走,应该一会儿就到了。”当天上午8时许,几位家长在寒亭区友谊路与祥亭街交叉口西南角翘首期盼着。家长彭涛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就读于潍坊文昌中学,当天学校统一组织考生乘坐大巴车前往寒亭一中考点参加高考,他和妻子特意驱车赶来,想在孩子进考场前看上一眼,好让孩子心里踏实。

      上午8时13分,满载着考生的数辆大巴缓缓驶过该路口。彭涛和妻子仔细地通过车窗寻找着孩子的身影。“看到了,看到了,在第二辆车上。”找到孩子的位置,两口子欢呼雀跃地向孩子挥手。

      潍坊一中考点

      夫妻俩请年假从济宁赶来陪考,不留遗憾

      “加油!”“要认真仔细!”当天早上,在潍坊一中考点,不少家长临别时给考生加油打气。有些家长身穿旗袍,寓意“旗开得胜”;有的考生家长,举着金榜题名的小旗子;有的家长与孩子相互拥抱、拍照留念,舒缓考生紧张的心情。

      考试开始后,身穿旗袍的家长崔红梅站在学校门口不远处,独自等待着正考试的女儿。崔红梅告诉记者,他们来自济宁,女儿在潍坊瀚声学校住校学习。“我们请年假过来的,平时陪伴少,高考一定要陪考,要不然会留下遗憾。”崔红梅说,她和丈夫请年假驱车400多公里前来陪考。

      “今天早上我并没有见到女儿,她爸爸远远地见了一面在大巴车上的女儿。”崔红梅说,女儿的学校统一组织考生坐大巴车进入潍坊一中考场。因为不知道女儿的校车由哪个门口进入考场,她和丈夫一个守着南门,一个守着东门,就为了看一眼孩子。

      “在考场外默默陪伴也是一种加油鼓励的方式,让女儿知道她强大的后盾一直在,她只要安心考试就行了。”崔红梅说。

      潍坊中学考点

      三年来租房陪读悉心照顾女儿,充满信心

      记者在潍坊中学考点看到,大部分家长把考生送到考点后就离开了,现场陪考的寥寥无几,男性家长更是屈指可数。三三两两的妈妈们聚在一起相互交谈着,而庄先生独自站在角落里注视着考场方向。

      记者了解到,庄先生家住经济区,从女儿上高一开始,为了减少女儿上学来回的路程,他们便开始在潍坊中学附近租房居住。

      “今天孩子的妈妈怎么没来陪考?”面对记者的提问,庄先生表示,孩子妈妈的心态特别好,对女儿充满了信心,当天直接去上班了。

      据了解,庄先生负责女儿平常的饮食起居,临近高考的那几天,他每天都变着花样给孩子改善伙食。“希望她能考上心仪的大学,我们三年的辛苦也总算没有白白付出。”庄先生笑着说。

      上午10时30分,距离第一场语文的考试结束还剩1个小时,庄先生急匆匆地和记者告别,赶回家里为女儿准备午餐。本报记者 王叶妮 邓永杰 赵春晖 张身率 隋炜凤 郭超(署名除外)

责任编辑: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