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 默默奉献20年

潍坊晚报 2020-07-13 08:55:27

      自春节至今,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张素霞一天也没休息过,从疫情防控到脱贫攻坚,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她一直靠在一线,对于这样的工作节奏,已在基层工作了20年的她早已习惯。在平凡的岗位上,她始终如一,扎实工作,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精彩人生,在1月份入选“潍坊好人”。

张素霞(左二)与村民交流

      7月10日,记者联系张素霞时,她正在走村入户了解情况。落户当地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是省、市重点项目,她包靠的嵩山社区有6个村庄在范围内,果树等需要移除,为项目建设腾地。张素霞和村干部一起走进现场清点、统计果树数目,了解农户需求。

      从春节到现在,张素霞没有休息过一天,在半夜回家已成为家常便饭。据了解,张素霞是2001年参加工作的,先后在辛寨、沂山等地工作过,一直在基层一线。2014年嵩山生态旅游区成立,张素霞作为第一批工作人员来到这里,她清醒地认识到,嵩山的发展需要开拓创新精神,任重道远。她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嵩山打造山东首家“无门票景区”、引入全县投资最大的81.18亿元单体水电项目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上,通过财政收支预算、资金运作模式等方面,做了辨证分析论证,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在资金高效利用上,为大决策、大项目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嵩山当地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是个“老大难”问题,11个中心村有8个是省定贫困村,各村几乎没有闲置的集体资产、资源。2017年分管组织工作以来,张素霞在全区积极推行村集体、村干部、村民三方参股、“一村一合作社”模式,11个村均成立合作社,根据各村特色发展农业项目,蜜桃、蒲公英茶等送出大山,淹子岭、黄谷等乡村旅游也打出名气,2018年11个中心村集体收入全部突破5万元,4个村超过了10万元。

      2019年“利奇马”台风带来强降雨,淹子岭社区南黄谷村倚山而居,悬于山腰,危险区域的村民纷纷撤退。有几户村民顾恋世代居住的房屋,坚持不肯撤离。暴雨将至,情况危急,张素霞一直保持镇定,她和村干部耐心讲解,在村里群众帮助下,成功说服最后几名村民转移。

      在农村基层扎根20载,张素霞挥洒青春、默默奉献,收获了乡村一日日的富裕和村民感激的笑脸。本报记者 周晓晴

责任编辑: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