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走亲戚” 夏日送清凉

潍坊晚报 2020-07-21 09:32:47

      “这个落地扇真好,今年夏天可算是凉快了。”7月20日,昌乐县朱刘街道圈子社区东圈村79岁的刘文兰老人高兴地说。当天,潍坊日报社联合爱心企业北京现代潍坊尊睿店来到圈子社区,共同开展“关爱扶贫公益行”活动,走访看望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为他们送上电风扇、大米、花生油、面粉等生活物资,送去夏日的清凉和社会的关爱。

      老人用上新风扇

      7月20日上午10时许,顶着炎炎烈日,帮扶责任人与爱心企业负责人对圈子社区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逐一走访。

      一行人来到圈子社区东圈村刘文兰老人家,老人热情地迎出来。虽然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但屋内收拾得干净整洁。桌上一台老旧台扇,旁边还有一把蒲扇,看样子都有些年头了。帮扶责任人将刚带来的落地扇组装好,并耐心地教老人如何使用。当风扇打开,带来阵阵凉风时,笑容也在老人脸上绽放:“要不是你们,我还真不会安装!”刘文兰告诉记者,自从建立帮扶责任人联系卡之后,潍坊日报社负责帮扶她的人,已多次来看望慰问,并帮她解决实际困难。

      当天,帮扶责任人与每一名贫困人员亲切交谈,耐心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详细了解亟需解决的困难,并认真记录下来,以便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同时,鼓励他们要坚定克服困难的决心,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

      七次入村“走亲戚”

      东圈村是我省首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共147户。去年4月起,潍坊日报社包靠东圈村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工作组经摸底调研,了解到包括东圈村在内的圈子社区共有23户贫困户,由日报社领导干部分别包靠,7月20日是第七次入村对接贫困户。

      去年,工作组筹集50万元对村内三条道路进行了硬化,并联系相关部门完成了“户户通”工程和旱厕改造工程。今年着力帮助村里开展旅游环境提升,将东圈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模板和典型亮点。

      “今天是帮扶包村以来第七次来村里‘走亲戚’。本次活动联合北京现代潍坊尊睿店共同开展,这也彰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性。”潍坊日报社党委分管帮扶工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北京现代潍坊尊睿店总经理王群表示,多年来,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力所能及地帮助贫困家庭,希望尽自己绵薄之力,让贫困家庭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本报记者 周晓晴

      ◎相关新闻

      上半年我市帮聊城 引进产业项目36个

      本报讯 7月16日至17日,聊城市党政考察团一行,来潍对接扶贫协作工作并考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期间举行的扶贫协作联席会议上,潍坊、聊城分别通报了扶贫协作、脱贫攻坚有关情况。

      自2016年两地开展扶贫协作以来,我市持续推动各方面合作,累计投入扶贫协作资金6240万元,帮助援建项目347个、总投资65.08亿元,吸纳6545名聊城务工人员到潍坊就业。今年上半年,投入财政资金1700万元,帮助聊城市引进产业项目36个、到位资金10.63亿元,吸纳聊城来潍转移就业1060人。

      下步,我市将继续本着“聊城所需、潍坊所能”原则,持续在产业帮扶、消费扶贫、劳务协作、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在思想认识上“再提高”,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助力聊城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产业帮扶上“再用力”。积极帮聊城引进一批产业类、基础设施类、民生类项目。在消费扶贫上“再拓展”。积极引导有关单位到聊城集中采购扶贫产品。在人才交流上“再深化”。继续组织优秀技术人员、教师、医护人员到聊城开展扶贫协作。  (记者 窦圆娜)

责任编辑: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