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荡在蔚蓝天空的“交响乐”

潍坊晚报 2020-09-21 09:40:27

     

 陈列在港闸区风筝艺术馆里的巨型传统板鹞风筝

      放飞前的准备工作

      孙国华和他的板鹞风筝

      孙国华(右三)向风筝爱好者传授板鹞风筝制作技艺

      □本报记者 王莹

      “不务正业”开办风筝艺术馆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据记载,2000多年前,墨子发明了“木鸢”,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但“风筝”这个名称,是到晚唐以后才出现的。那时,有人在风筝上安装了竹笛、哨子或音弦等发声装置,使它在放飞时,能够发出像筝鸣一样的音响,所以叫做“风筝”。时至今日,能够发出声响的风筝已不多见。在“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中,北京、天津和潍坊的风筝都主要以造型为特色,不发出响声;唯有江苏南通的板鹞风筝上天之后,能发出高低声调和谐悦耳的洪亮音响,被誉为“空中交响乐”。

      “在我们南通港闸区,提起我,很多人都爱开玩笑说我不务正业。”孙国华笑着说。寻其原因,原来孙国华在做生意之外,大部分的心思都花在了南通板鹞风筝上了,他做风筝,也教人做风筝,并且自己出资开设了一家风筝艺术馆。

      孙国华的风筝艺术馆开在他的工厂里,占用了一层的办公楼和一间大仓库,足足有800平方米,收藏了50多只板鹞风筝,从一百多年前制作的七星板鹞,到南通最大的风筒板鹞,再到哨口如头发丝细的最小板鹞风筝,各种尺码的板鹞风筝让参观者叹为观止。

      为板鹞传承出钱出力

      南通当地有俗谚说:“鹞子满天飞,家家有得收。”可见放风筝活动与百姓的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当地重要的民俗活动。

      孙国华介绍,在过去,放板鹞风筝是南通百姓信仰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放之前先要将风筝供奉在堂屋里,摆上香烛纸马,虔诚恭敬举行仪式,以求风调雨顺。放飞由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男人做“头把手”,带着几个、十几个人拉绳,还有一组人扶着风筝放飞,叫“丢”。风筝如果能一飞冲天,则预示着一年丰收,诸事顺利。板鹞风筝的哨口声音洪亮长久,则可以震慑妖魔,趋吉辟邪。在百姓眼里,天与人相距遥远,唯有风筝能一线相连,所以他们在风筝上贴神马、绘神像或吉祥纹样来寄托心中美好的意愿。

      “来我这风筝艺术馆参观的最多的要数幼儿园的小朋友。小孩子其实不懂风筝,就是看个新奇,但是我认为小孩子接触的多了,总会有个概念,对我们南通板鹞风筝艺术传承会起到很大帮助的。”孙国华笑着说,“我小时候,也就和这些小朋友年龄差不多时,就喜欢跟在大人后边放风筝。过去放的板鹞风筝,不像现在的风筒,鹞背板鹞必须有人帮着往天上‘丢’,我就经常做这个事。”

      五年前,孙国华牵头成立了港闸区北城风筝协会,带动更多的爱好者一起制作风筝、放飞风筝。2017年,孙国华又牵头成立了一支风筝放飞队,自费带领南通板鹞风筝到全国各地参加风筝放飞活动,推广板鹞风筝文化。

      第37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即将召开,孙国华受邀参会。届时他将带领十余人的放飞队伍携他收藏的最大板鹞风筝来潍坊参赛。“带这只最大的风筝出门,需要用特殊的车辆。我因为热爱我们的南通板鹞,心甘情愿为我们的板鹞文化的推广和宣传出钱出力,也是为我们南通的非遗传承和发扬作贡献了!”孙国华自豪地说。

      学做板鹞圆儿时梦想

      童年时期的孙国华除了喜欢放风筝,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自己动手制作风筝。“在我很小的时候,跟着大人们放风筝,‘哨口’在风的作用下发出的清脆响声让懵懂的我感到十分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我也迷上了这一古老行当。”年近六旬的孙国华欣喜地告诉记者。

      2009年,孙国华开始拜师学艺,扎起了风筝,做起了哨子,圆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孙国华不仅在风筝扎制上独树一帜,身怀绝技,而且在风筝哨口雕刻技艺上是好手。南通板鹞风筝制作分三个流程:哨口制作、风筝面绘图、扎制骨架,其中最难的工艺为哨口制作。一个好的成品哨口既要轻,又要声音响亮,这也是板鹞风筝飞天后能否发出悦耳声音的关键。孙国华曾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制作哨口,力求制作的成品哨口品质更加完美。现在他的风筝艺术馆里有很多风筝都是孙国华亲手制作的,包括那只特大的风筒板鹞。

      “这只板鹞高有5.8米,相当于两层楼高,下摆宽度有16.8米,有大大小小哨口196个,最大的一个哨口周长有3.3米,六到七级风放飞的时候声音最优美。制作这只板鹞花了将近1年时间,制作期间受了不少苦,但我认为这其中更多的是一种享受。”孙国华说。制作这只巨大板鹞风筝那会正好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他每天在工作室里汗流浃背地做风筝,衣服上都是盐霜斑,“那时候虽然很艰苦,但每天都很开心。经常一做就做到半夜一两点钟,有时候一抬眼就到了‘东方红’。”

 

责任编辑: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