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亮:后疫情时代网络型城市将更具韧性

新华网 2020-11-18 16:46:28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城市的生活方式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和变化。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17日出席创新经济论坛时指出,疫情令中国加速呈现出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而网络化城市比传统城市更生态、宜居和有韧性;同时,后疫情时代城市将更关注健康,催生出新的需求和机会。在郁亮看来,疫情加速和强化了中国城市此前已出现的一些趋势特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中国开始呈现出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传统城市常以各种较为单一的独立功能区组合而成,而网络化的城市则是城市网络上的各个节点都具备完善的设施、多样化的功能。而功能混合的节点在疫情前已出现在中国城市中,比如深圳蛇口,已从起初单纯的工业区逐步转变为集自贸区、邮轮港、艺术中心、滨海休闲长廊为一体的“超级综合区”;上海陆家嘴由最初功能相对单一的金融中心,到现在融入了更多的混合功能;上海黄浦江两岸的美术馆群落、休闲步道的全线贯通,也使其充满了网红公共空间的活力。

  郁亮认为,疫情之所以会加速城市多中心、分布式的趋势变化,是因为人们发现网络化的城市更生态、宜居和有韧性。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如果每个城市节点能够自给自足,互联互通,形成生态安全屏障,就不易出现系统性崩溃。

  郁亮表示,疫情的出现,会使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城市政策更倾向于韧性城市、网络城市的建设。

  事实上,“韧性城市”这一概念,日前已被写入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

  为更好理解如何让城市应对疫情以及其他不确定性,更长远地满足城市居民对于安全和健康的需求,万科于论坛期间还举办了“构建健康韧性城市”专题研讨会。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米歇尔·威廉姆斯在研讨会上提出,城市投资公共健康与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从财务角度来看回报不明显,但对城市的长期发展极其重要,能够为城市和居民生活带来深远的益处。麻省理工学院可感知城市实验室主任卡洛·拉蒂指出,疫情下城市规划思路已被重塑,城市未来将更加分布式和网格化,以实现更韧性和可持续。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陆铭表示,疫情之后城市需要兼顾经济增长和公共安全,同时更为关注为低收入人群创造就业机会,做好城市复苏的准备,未来城市需要在总体上保持紧凑式发展,同时在局部做好生态与安全的规划。

  据了解,创新经济论坛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彭博社联合举办,本届创新经济论坛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严峻的形势下,采取了线上对话的方式。参会者包括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个行业的领军企业,参会上市公司市值总额4.4万亿美元,已成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商业论坛之一。

责任编辑:聂臻臻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