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种藕 破冰采收

潍坊晚报 2021-01-05 08:53:41

   寒冬季节,大部分露天作物已经采收结束,然而在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牛头镇村的农田里,依然是一派忙碌景象,农户们正在紧锣密鼓采收莲藕。1月3日,记者采访得知,53岁的村民马爱学种藕二十多年,通过到外地学习,打破了传统湾塘种植方式,在村里发展起了“旱地种藕”新模式,不仅提升了莲藕品质,还将产量提高了一倍。

  寒冬时节破冰而入

  采收莲藕一派忙碌

  1月3日,记者来到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牛头镇村西侧看到,近百亩池塘里,成片的莲藕已经成熟,农户们正忙着采收,一派忙碌景象。

  寒冬时节,池塘早已结冰,水面上露着荷叶枯枝,采藕人穿着厚厚的防水衣,忍受着刺骨的凉意,破冰而入,在水中缓慢挪动着。一人先把浮冰清理出去,然后用水枪将水下淤泥冲开,不一会儿就有莲藕漂浮上来,另一人拿着工具将莲藕收集起来,送到岸边。

  53岁的马爱学看着丰收的莲藕,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马爱学告诉记者,采摘莲藕是第一步,运到岸边用水洗干净,然后装筐运到市场上销售。相比往年,今年天气冷得早,而且还出现了好几次寒潮,听说马上又要降温了,所以他们要赶紧采收。如果气温下降幅度大,水面结冰更严重,采收工作难度将更大。

   目前,在这片池塘里,三名工人从上午八点半下水采藕,到中午11点半左右结束。“天气冷了,工人们下水非常辛苦。”马爱学说,他们上午采藕,下午装运。

  先后投资上百万元

  流转了百余亩土地

  在池塘里采收莲藕,如同淤泥里淘金。马爱学的这片藕塘面积比较大,种植的是白莲藕,产出的莲藕质量很好,生食脆甜、煨汤鲜美,在市场上是抢手货。

  牛头镇村地势平坦,紧挨着巨淀湖,水资源丰富,不少村民祖辈上就种植莲藕。马爱学种植莲藕已经二十多年,逐渐摸索出一套经验,后来改进模式,在旱地里种植白莲藕。

  相比传统的不规则形状湾塘藕池,马爱学设计的莲藕池呈规则的长方形,整齐划一,并且都是地上藕池。马爱学告诉记者,家里从祖辈就种藕,但都是借助湾塘等,使用的水肥很多,粗放式管理,莲藕产量非常低。后来,他有次去南方学习,接触到了“旱地种藕”新技术,不仅管理方法新颖,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产量。因此,他将此方法带回家乡,将传统湾塘种植改为地上种植。

  马爱学说,莲藕是一种需水量很大的作物,他将防水膜直接铺设在田地里,并在上面覆盖泥土,然后再引水种植,这样通过防水膜将莲藕种植层的土壤和地下土壤隔绝开来,从而防止水分渗入地下流失。通过这种技术创新,在旱地或者水少的地方种植莲藕,节省了成本,提高了产量。

  为了发展旱地种植莲藕,马爱学先后投资140余万元,流转了百余亩土地,其中近80亩规划藕池,每个藕池长75米、宽9米,共计74个。后来他又投资5万元,在藕池边打了一眼260米的深水井,随时为藕池补水。为提高莲藕产量,马爱学不断外出学习,还找相关农业专家到地里指导,“旱地种藕”在牛头镇村种植成功。

  与传统池塘种植莲藕相比,“旱地种藕”前期投入成本比较大,但能最大程度留住水肥,保障莲藕生长中所需要的养分。这种方式引起了其他种植户的关注,目前,已经有两户使用“旱地种藕”方式对传统池塘进行了改造,不过规模不大。

  亩产比老模式多一倍

  可以一直收获到春节

  马爱学种植的莲藕,从中秋节后便可以收获,一直持续到春节。相比往年,今年的产量有所增加,平均亩产两千公斤,比传统种植模式多出一倍。“以前我们都是靠手摸,采摘一根莲藕很费时间,现在用了水枪,效率提高多了。”马爱学介绍,不同于以往的弯腰摸藕,现在工人只需要锁定莲藕位置,再用高压水枪冲击淤泥,就能收获完整的莲藕。另外,地上藕池比传统湾塘藕池要浅,采藕速度也更快。

  “我现在供应着一个市场和两所学校,还有一些电商联系我,要代售,因为出货量有限,只能婉拒。”马爱学说,相比夏季采摘的藕,冬藕个头更大,营养更丰富,滋味更好,需求量也更大。现在莲藕地头收购价每公斤超过了7元,而且随着春节临近,价格还在上涨。因为当地有种植莲藕的历史,客商们也愿意来收购。目前他家的莲藕不仅在附近的城市销售,还卖到了外省。

  除了种植莲藕,马爱学在最初规划藕池的时候,还预留出了池塘之间的走廊。每年夏秋季节,有很多城市里的人来此游玩,顺着走廊可以观赏美景,他还将自己制作的荷叶茶送给客人们。“人来得多了,自然就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能提高本地莲藕的知名度。”马爱学说。

记者:邓永杰/文 责任编辑:沙莎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