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名将疆场抗金
潍坊晚报 2021-07-28 10:51:59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南渡词人辛弃疾的一阙慷慨豪迈的英雄壮词,让我们无尽遐想那个山河破碎的大宋王朝。面对国破家亡,无数大宋将士满怀收复失地、雪耻报国的激昂与慷慨。在悲壮的抗金疆场上,一直不乏潍坊籍将帅的身影。
青州人张所为南宋初年抗金名将,他曾选拔重用岳飞,为后来岳家军的创立立下了卓越功勋。
张所在宋徽宗时登进士第,北宋末累官监察御史。宋高宗时上书力主还都开封,又论黄潜善兄弟奸邪不可用,被罢御史,改任兵部郎中,后贬为凤州团练副使。李纲入相,举荐张所充任河北招抚使。张所到任后,积极招募训练兵马,准备收复失地。其间,选用和提拔了许多坚决抗金的将领,岳飞就在其中。
岳飞早年跟随宗泽抗击金兵,曾向赵构上书千言,力主抗金,被以越职言事之罪撤职遣返。张所招募将士时,岳飞投靠张所,张所以国士相待,任命岳飞为中军统领。在张所的支持下,岳飞带领宋军在太行山坚持抗金。后来,主战派李纲被罢官,张所也被免职,被贬到岭南安置,行至长沙,被游寇所害。岳飞没有忘记张所的知遇之恩,寻找到张所之子张宗本,“教以儒业,饮食起居,使处诸子右”,如亲人般将张宗本留在自己身边。岳飞曾多次上书,请求朝廷追复张所官职,给予张宗本恩荫。岳飞曾将本应给予自己儿子的恩荫官职转给张宗本,可见岳飞对张所的敬重。
岳家军中有众多的智囊谋士,青州人朱芾为其中知名者。北宋末年,朱芾任监察御史。南宋初年,历任秀州知州、沿江措置副使、知建昌军、虔州知州,以直龙图阁任广南西路转运副使,迁右文殿修撰。绍兴十年(1140),朱芾受朝廷派遣,任岳飞宣抚司参谋官,参与岳家军大举北伐的军事谋划。史料记载,朱芾辅佐岳飞,“虑无遗策”。绍兴十一年(1141)四月,朱芾随岳飞赴临安。岳飞被削夺兵权前夕,朱芾被调任敷文阁待制、镇江知府,旨在不让朱芾与岳飞朝夕相处,出谋划策。不久朱芾改任徽州知州。绍兴十二年(1142)正月,岳飞遇害后,秦桧党羽、右谏议大夫罗汝楫,上书弹劾朱芾:“早预选抡,屡更任使。意其详练,俾参军旅之谋,庶无诡随,少副朝廷之委。而乃阿谀希宠,喑默保身,阙然裨补之劳,坐阅贯盈之恶。”同年五月,秦桧的另一死党万俟卨又诬告朱芾和岳飞的另一参谋官李若虚“偃居近地,窃议时政”,朱芾自左中大夫降授左朝奉郎、军器少监,并发遣到边远的邵武军。
青州人、抗金名将刘洪道与岳飞交情深厚。刘洪道,字资深,登进士第,靖康中任吏部员外郎,被金军所俘,幸被义军所救。建炎二年(1128),除知青州兼主管京东东路安抚使,安抚百姓,联络各地抗金力量抗击金兵。诸城之战失利后,率部南下,任安抚大使司参谋官,后任明州知州。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赵构在金兵追击下逃到明州,刘洪道与浙东制置使张俊合兵击退金军。历任池州知州、宣州知州、荆湖路安抚使、扬州知州、襄阳知府、潭州知州等职。刘洪道坚持抗金,与岳飞相厚。刘洪道的部属崔邦弼后来隶属岳飞,屡立战功。岳飞蒙冤后,秦桧死党万俟卨诬告刘洪道过去对岳飞“恭以媚之”,岳飞入狱,刘洪道“闻之失色,顿足抵掌,倡为浮言,簧鼓将士,几至生变”,结果刘洪道被贬为濠州团练使,安置于柳州,终生不被起用。清修《柳州府志》记载:“刘洪道,岳武穆重其才,辟为参谋,有战功,绍兴中飞死,洪道谪柳州。”值得一提的是,岳家军中也不乏潍坊籍将士,诸城人哮张二,失其名,为屠户,南迁鄂州,曾为岳飞部将。
青州多名抗金名将与岳家军甚有渊源
陈规率兵德安守城最早发明管形火器
安丘人陈规(1072-1141),字元则,通晓军事,善于守城。他在德安时发明一种管形火器,被后人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陈规早年中明法科,但他对军事情有独钟,精通《孙子兵法》。南宋初年,以朝奉大夫、直龙图阁知德安府,数年间多次成功击退围攻德安城的流寇。绍兴二年(1132),时任襄邓镇抚使的桑仲(高密人)上疏愿意率部收复京师,乞请朝廷出兵淮南以为声援,其副将霍明屯兵郢上,不听调遣。桑仲大怒,率数十骑来责备霍明,不料却被霍明所杀。桑仲部将李横追杀霍明围攻德安。陈规率军民抵御,脚被炮火所伤,但面不改色。在德安守城期间,他利用大竹筒发明了一种射击性管形火器,敌人死伤无数,落荒而逃。
陈规后任徽谟阁直学士、沿江安抚使、龙图阁直学士,再任德安知府。宋金议和后,任顺昌知府。绍兴十年(1140),金朝背盟攻宋,陈规与东京副留守刘锜协力守顺昌,金元帅完颜宗弼(即金兀术)集中兵力十万人攻城。陈规同刘锜在城上巡视,勉励鼓舞众将,流矢击中衣服毫无惧色,士众殊死搏斗,最终击退金兵,史称“顺昌大捷”。陈规以军功升枢密院直学士,后移知庐州,兼淮西安抚使。绍兴十一年(1141)卒,赠右正议大夫。
陈规通晓兵法,著有《靖康朝野佥言后序》《德安守城录》《守城机要》。乾道八年(1172),南宋朝廷下诏刻印陈规《德安守城录》颁行天下,让诸将守城时效法。同时下令在德安为陈规立庙,赐额“贤守”,追封忠利侯,后又加封智敏侯。
仇悆深受百姓拥戴积极御敌收复寿春
青州人仇悆(1082-1146),字泰然,北宋大观三年进士,授邠州司法,迁武陟令。后调任高密县丞,代理县令。当时高密民风彪悍,崇尚诉讼,仇悆“剖决如流”,审理案件从不过夜。后调任密州,可高密百姓拥戴他,又把他挟持回高密。
南宋初,仇悆知建昌军,入朝为考功员外郎,改尚书右司员外郎。后任沿海制置使,以淮西宣抚使知庐州。时金军入侵,仇悆积极御敌,并派兵收复寿春,与京西制置使牛皋败金兵于庐州,以功加徽猷阁待制。后以浙东宣抚使知明州,改湖南安抚使知潭州,加宝文阁学士,迁陕西都转运使。当时金人无故提出要归还侵占的大宋疆土,他上书力陈敌人狡诈。时秦桧力主议和,以为异己,罢免仇悆。不久,金人果然又重新占领归还给大宋的土地。后来,仇悆再以徽猷阁待制知明州,积官至左朝议大夫,授爵益都县伯,卒赠左通议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