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伏击战 八支队扬名

潍坊晚报 2021-08-01 15:48:27


牛头镇起义。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陈列馆供图

  1937年12月29日,各地游击队员陆续赶到牛头镇,他们竖起“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八支队”的大旗,八支队宣布成立,这就是著名的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2月4日,八支队在寿光城南三里庄后沧潍公路上伏击日寇军车,消灭日军官兵3名。三里庄伏击战,是寿光历史上对日作战第一仗,打响了鲁东抗日第一枪。

  在牛头镇发动武装起义多种形式提高部队素质

  各中队相继建立后,鲁东工委组织委员张文通与马保三一起,在牛头镇主持召开了党员骨干分子会议,宣告成立八支队军政委员会。张文通任八支队军政委员会主席,马保三、王云生、李文、王培汉(王若之)、王文轩为委员。八支队军政委员会成立后,在牛头镇成立了一支30余人的基干队伍。

  1937年12月29日,八支队军政委员会在牛头镇正式举行武装起义,并向各中队发出集结的命令。上午,各地游击队员肩扛长枪、大刀、长矛等武器,陆续赶到牛头镇。牛头镇的群众有的放哨,有的烧水做饭,周围村庄的群众慰问团体络绎不绝,整个村子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中午,乡公所门前升起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八支队”的大旗,乡公所院内挤满了参加起义誓师大会的游击队员。在庄严隆重的誓师大会上,八支队指挥(对外称司令)马保三宣读《八支队成立宣言》,军政委员会主席张文通宣读《告全国同胞书》,王云生等领导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随后,八支队进行编队,全支队共700人,编为一、三、五、七和特务队(七中队留城南活动)5个中队,八支队宣布成立。

  1938年1月10日早上,红军干部韩明柱、鲁东工委委员杨涤生来到八支队,加强对八支队的领导,确定了韩明柱任八支队副指挥。韩明柱就任后,根据他的建议,八支队军政委员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

  整编后的八支队首先是强化部队的编制和人员的配备。按照红军建制,建立了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和一整套政治工作制度。马保三任指挥,张文通任政治委员,韩明柱任副指挥。指挥部设立政治部、参谋处、供给部,还设立了文艺宣传队,其次是以张文通为主编,办起编写、出刊《战斗简讯》小报的任务。在这份小报中着重宣传如何加强军事训练,提高部队战士的战斗力,如何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在部队中讲三大民主、爱护群众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改变了部队只讲乡里乡亲、只讲义气和散兵游勇的散漫习气。

  在张文通的带领下,各分队设文化教员,教文化和革命歌曲,自编自演与敌战争的民歌。

  八支队通过文化宣传等多种形式提高了部队整体思想素质,宣传部队的为民政策,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热血青年纷纷加入到队伍中,八支队的人员不断增多。

  三里庄伏击日寇大获全胜顺势动员群众齐心抗日

  八支队决定在寿光城南三里庄后沧潍公路上伏击日寇军车。1938年2月4日下午,马保三、张文通、韩明柱进行了周密安排,制定了作战计划,决定由韩明柱率40名精干战士参战。

  傍晚时分,战士们满怀着杀敌的决心,冒着凛冽的寒风急速行军,进驻到寿城南关。首先观察了地形,决定在城南三里庄后沧潍公路上伏击日寇军车。韩明柱以他作战的经验结合当时观察了解的情况立即作出方案布署:5日拂晓前,部队进入阵地,间隔埋伏在三里庄东侧路北的隐蔽地带;指挥所及预备队设在南关阁子上,相距不远,观察阵地。

  早上战士们由南关陆续进入阵地,在刺骨的寒风里卧在结满冰霜的路沟内。天亮以后,东方传来汽车马达声,3辆日军汽车拉大距离向西开来。这次实战是八支队首次与日军作战,战士们的心情十分紧张。不多时,第一辆汽车急驰而过。当第二辆车进入埋伏中间地段时,“打!”随着一声炸雷似的喊声,战士们一起开火,子弹集中火力向吉普车打去。敌驾驶员当即被击毙,前车轮被击中泄气,汽车失去控制,一下撞入公路南侧。战士王其金、杨成吉、常万田手提大刀,迅猛扑上去,将一名日军军官劈死,另一名日军军官提手枪逃出车外,窜入三里庄一民宅中藏匿。这名日军军官被三里庄群众围困在屋内,用乱棒打死。这时前面的卡车向西驶去,后面的一辆卡车掉头返回潍县。

  战斗在短时间结束,我方官兵无一伤亡。这次战斗共消灭日军官兵3名,缴获军用汽车1辆,长短枪各1支,指挥刀两把及部分军用物资。

  随后,八支队从当地群众中借来两头牛,把汽车拖上,由战士操纵着方向盘,意气洋洋地向罗桥开去。

  一连几日,八支队在罗桥、夏家店子等村,召开了军民祝捷联欢大会。马保三、张文通、韩明柱、杨涤生等人都站在缴获的汽车上向群众讲演。把缴获的日军大衣、军用毛毯、枪支和指挥刀挂在树上展览。告诉群众日军并不可怕,只要团结一致,一定能战胜敌人。一时军威大振,群情振奋,大大激发了民众抗日热忱。罗桥附近,十几个村庄的群众,纷纷前来慰问,献枪献弹,报名参军的人络绎不绝,八支队很快发展到1500人,各种枪支近1000支。

  三里庄一战,八支队声威大振,慕名投奔者络绎不绝。政治委员张文通以这次伏击战为重点案例,通过各种方式动员群众加入到抗日队伍中来,鼓励群众组织起来,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三里庄伏击战的胜利,是军民团结一致取得的,一时间,八支队军威大振,战斗的胜利大大激发了民众的抗日热情。

  2月25日上午,八支队与当地群众在三合庄隆重举行军民庆功大会。会上马保三和杨涤生分别讲了话,表彰了参战指战员们的英勇精神,赞扬了人民群众主动帮助八支队歼灭伪军的抗日救国行动。群众代表对八支队的坚决抗战和英勇机智的战斗精神给予很高的评价,并表示坚决做八支队的后盾,以求同心协力,打击日寇,消灭汉奸。一连数日,各地群众纷纷杀猪宰羊,前来慰问部队。

  此次战斗是寿光抗日史上的第一次胜仗。


责任编辑:李倩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