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齐鲁行 | 这名“90后”主播火了!
2021-10-03 15:10:57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抖音平台上,一个名叫“蔬菜小姐姐”的账号火了起来,通过介绍寿光蔬菜种植模式和技术,一年时间粉丝达到10万多人。
“蔬菜小姐姐”杨义迪在直播中讲解水培蔬菜种植特点。
“希望更多人了解潍坊农业和寿光蔬菜”
“蔬菜小姐姐”的本名叫杨义迪,一个地道的90后寿光女孩。9月30日,记者在寿光市田柳镇蔬菜生产基地见到了正在录制短视频的她:白衬衣、小西服,脸上化着淡妆,头上扎着马尾辫,眼睛笑成了月牙,面对手机镜头,熟练地介绍水培蔬菜种植特点。
“水培蔬菜种植属于相对高端的种植技术,很多网友都没见过,透过我的镜头可以零距离接触到。一会儿还要去西红柿大棚,给大家介绍这个时期的小西红柿长什么样,注意哪些问题。”拍摄间隙,记者与杨义迪交流起来。
她告诉记者,她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老家所在的营里镇,因为盐碱地多,主要是种玉米、小麦或棉花。在考上大学走出乡镇之前,她眼中的农业生产,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样式。
“上了大学才知道,我们潍坊的农业发展那么厉害,寿光的蔬菜大棚都走向了全国。”杨义迪说,这些事让她感到骄傲,开始主动去了解一些相关信息,向外地的同学或朋友介绍。
她发现,很多人虽然听说过潍坊农业和寿光蔬菜,但具体情况却不了解,特别是对一些已经采用多年的先进种植模式和技术,“包括我的父亲,种了一辈子地,在领他去‘菜博会’参观之前,都不知道种菜有那么多的‘花样’,一亩地一年能收入好几万元。”
从那时起,杨义迪萌生了一个想法,努力让更多与她父亲一样的“老农人”,了解先进种植模式和技术,发展高效农业,让收入更高,也努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农业中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了做直播和拍短视频对这一想法的巨大推动作用。2020年,因防控疫情,寿光通过网络“云逛会”和邀请网红、大V直播,让全国各地的观众,在家里打开手机、电脑就能“云”游“菜博会”。
当时,作为志愿者,杨义迪协助部分网络平台、网红开展直播和制作短视频。这次志愿活动,一下子打开了她的思路,促使她在“菜博会”结束后,立即注册了自己的抖音账号“蔬菜小姐姐”,一边学习直播或制作短视频,一边对外推介寿光蔬菜种植模式和技术。
杨义迪在蔬菜大棚内直播。
“介绍新时代蔬菜种植技术的‘正确打开方式’”
杨义迪拍摄的第一条视频,是介绍安吉拉花茄的特点,拍摄了十几遍才成功。其后,又在半个月时间里,磕磕绊绊地完成了20多条视频,从说话卡顿、没有肢体动作,逐渐开始变得从容、活泼。
丝瓜怎样长的直、500斤重的南瓜是什么样子的、西红柿怎么就种成了“树”……通过这些抖音短视频“干货”,她努力向广大网友介绍,新时代寿光蔬菜种植技术的“正确打开方式”。
很多网友惊呼,“颠覆了从前的认知”“种菜也有黑科技”……还有很多私信和评论她,询问怎么样才能种出特色口味的茄子?怎么种水培菜?求推荐好种子等等。
就这样,短视频和直播进入了杨义迪的生活。每天,都会仔细揣摩自己的视频;每次拍摄,都要先做好文案,然后寻找适合的蔬菜大棚。有时候在田间地头发现新亮点,就重新“量身打造”。一条15秒的短视频,她经常一拍就是一上午,甚至一天。
在杨义迪看来,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某种蔬菜或种植技术,都需要最真实的种植过程和技术体验。为此,她经常走进高端种植园区和普通种植大棚,认真向园区的技术员、村里的种棚户学习。
为了制作沙土种植技术的视频,她连续3天到双王城南木桥村学习相关技术。为了讲解五彩椒,她前前后后到洛城街道林家村十几趟,从种植、育苗、定植等,全程追踪,见证了五彩椒的整个生长过程。
“农业生产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一个错误有时会造成一整年的颗粒无收,所以我努力给网友们看最真实、最可靠的内容。”杨义迪说。
也正是凭着这份坚持和一条条活泼又“接地气”的视频,让杨义迪的粉丝越来越多,逐步超过了10万人,但她始终坚持公益性质,不带货也不上广告,专注宣传寿光蔬菜种植模式和技术。
田间地头也成了杨义迪的“直播间”。
“引导‘新农人’凝聚‘新力量’发展‘新农业’”
杨义迪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新农人”,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农业发展中,传播新时代下的“新农业”“新技术”。
在潍坊,在寿光,“新农人”越来越多,有的在种子研发一线,有的在大棚生产一线,有的在电商推销一线;还有的,正在像杨义迪一样,通过各类平台展现潍坊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引导和凝聚这些“新力量”,寿光通过举办短视频大赛、直播达人评选等活动,招募直播网红创业团队、成立新媒体协会等措施,大力孵化培育本土“网红”队伍,激励他们为寿光及寿光蔬菜代言,努力把潍坊农业和寿光蔬菜的现代化种植模式和技术推向更远的地方。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付生
徐杨/视频
康恒/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