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两会特别报道 | 经略海洋!“蓝色引擎”为山东建设海洋强省提供澎湃动能

新黄河 2022-01-27 10:33:45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2年,山东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为增长5.5%以上。其中,坚定不移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成为山东省“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之一。在“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山东将开展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打造海洋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强调,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将来是一个重要主攻方向,从陆域到海域都有我们未知的领域,有很大的潜力。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化学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事业,对沿海省份来说,充满着机遇与挑战。

  海洋是全球气候的重要调节器,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接续空间。山东省陆域面积和海域面积相当,有3300多公里海岸线,这背后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和经济价值,令海洋经济逐渐成为山东新动能、新产业增长最快领域之一。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海洋牧场和养殖设施正在山东的深远海域扎根,并产出高品质鱼类及其他海产品,为我国粮食安全增添了一道“保险”。作为国家唯一的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省份,山东国家级海洋牧场发展到54家,2021年,首个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也在威海落户。海洋牧场的建设,促进着生产、加工和服务业的“三产”融合,推动着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也标志着山东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道路上持续深入。

  作为重要物流节点,港口成为水陆空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21年,山东沿海港口吞吐量、集装箱量分别增长5.5%、8%。做大之后仍需做强,新的一年,向海图强的山东锁定“港口经济”,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2021年,山东分类整治入海排污口1.5万个,40条国控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五类。守护“蓝色海湾”,既是推动海洋的绿色发展,也是在促进山东沿海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的一年,山东将强化陆海污染联防联治,深化入海排污口分类整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保持在90%以上,为做好海洋文章打好生态基础。

  “蓝色引擎”为山东海洋强省建设持续提供着澎湃的动力,接下来,山东将在建设一流海洋港口、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筑蓝色生态屏障上再掀浪潮,展开一幅人海和谐,美美“渔”共的美好画卷。


责任编辑:封晓健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