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两会特别报道 | 山东: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
闪电新闻 2022-01-30 17:18:44
1月22日至27日,是山东省两会时间。
政协会议开幕当天,天空飘起了雪花。瑞雪兆丰年,雪迎泉城,新的一年,山东用美丽的雪花谱写新篇。
两个8.3,山东交了一份靓丽答卷
2021年的山东,经济发展迅速,十四五”开局之年,山东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1月23日上午,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在济南开幕。
周乃翔省长的报告令人振奋:“2021年,山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好于全国0.2个百分点。粮食总产突破1100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突破3万家,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2.4%、21.9%,好于全国11个、1.7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5%……”
在世纪疫情、百年变局、外部环境复杂的局面下,山东仍然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靓丽成绩单。
“用两个8.3,极大地提振了我们的信心,让我们坚信,未来会更好。”山东省人大代表董士慧兴奋地说。
山东省人大代表魏荣庆表示:“用数据说话,用取得的成就说话,使我们增强了底气,增强了信心,也看到了山东在2022年发展当中的潜力。”
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山东经济的基本盘,进入“十四五”,山东工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进入稳中提质发展态势。
冬奥会雪蜡车、深海1号、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等一批重大装备填补国内空白,彰显出“山东制造”的雄厚实力,呈现出“山东创造”的集体智慧。
会场内,盘数子,展宏图,热情澎湃。代表委员履行职责,参政议政有条不紊的进行。
会场外1月23号,济南发现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全球疫情下,任何地方都很难独善其身,重要的是如何应对。
济南迅速对涉及的密接、次密接、重点人群逐一检测,并全部完成三轮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发现多个检测样本初筛阳性的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及家属全部进行了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月8日以来到过该地的8519人全部进行了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面对局部突发疫情,山东反应迅速,快速应对,干净利落,及时稳定。
缺会不缺位,建言不断线
这几天,济南天气寒冷,但是代表委员们的讨论却是异常火热。政协委员曾学锋带来了“关于加大换电式物流车推广力度、建设绿色低碳物流强省”“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建设新型数字化可共享实验室,推动我省科技创新走在前列”“关于统筹推进耐盐碱水稻研发及产业化发展”等5条意见建议,涉及低碳、农业科技、数字化建设。
山东省人大代表王涛带着一瓶页岩油样品来参会。作为中石化胜利油田的高级专家,国家能源安全,科技发展,是王涛时刻关心的问题。
王涛表示:“之所以带着页岩油样品来,是希望借助省里的科技创新平台,为我们搭建一支新的碳捕集的整个的实验室建设平台,助力胜利油田的碳捕集与应用,也助力页岩油提高采收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王涛介绍,我们国家每年的原油消耗量在七亿顿,而我们国内每年的原油产量只有两亿吨,所以我们必须把页岩油开发出来,作为原油消耗的有益补充。这次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要坚定不移的强化科技创新,特别是报告中指出,支持胜利油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点实验室建设,其中,二氧化碳捕集应用之后,就可以用于页岩油的提高采收率。
这次会议,有来自港澳的政协委员54名,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大部分港澳委员不能到现场参会。但他们主动通过“云端”参会,收听收看会议实况,认真审议讨论两会报告,用提交提案的方式履职建言。
缺会不缺位,建言不断线!
讨论会议上,代表委员们畅所欲言,一个个“金点子”不断闪现。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基础设施“七网”行动、新旧动能转换、科技创新、碳达峰碳中和、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领域工作、“双减”政策、教育高质量发展、疫情防控、疾病预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安全……
代表委员们围绕山东如何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以及高质量发展等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建议,体现出山东让发展动力更加迅猛,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决心和信心。
高质量发展,山东正大潮涌动
在菏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干杰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作出“三个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要求,排在首位的是“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做到走在前,必须首先认清我们的优势,着力巩固优势、拓展优势。
走在前,要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
经过多年接续奋斗,山东九个方面比较优势十分突出: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供需两端可以协同发力,新老动能可以相得益彰,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陆海资源可以统筹开发,交通运输可以四通八达,城乡区域可以均衡发展,对外开放可以提档升级,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
这些优势就是山东发展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潜力所在。
连日来,这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山东省人大代表、济南市天桥区委书记韩伟说:“如今,新旧动能转换“五年突破”的基础持续夯实,阶段性目标即将实现,我们应利用好山东各类产业齐全这一优势,让新动能挑大梁,老企业焕发新活力,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山东省政协委员,济南市中心医院院长苏国海说:“九大比较优势”是今后山东一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既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取得的辉煌成就,更激励我们更加奋发努力,把优势不断提升,转化为高水平实实在在的成果,造福山东人民!”
认清优势,找准位置,就能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2021年,山东的成绩亮眼。2022年,山东的发展动力将更加澎湃。
政府工作报告中,山东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新年伊始,山东就吹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1月19日,宣布大力实施“交通+产业”融合,抓好以智慧高速、智慧港口、智慧机场、智慧高铁等为代表的“新基建”。
21日,通过“稳步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水平”“大力促进农民增收”“稳步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个方面共15项52条举措,进一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两会召开当天,公布今年600个重大项目名单,包括449个实施类项目和151个准备类项目,总投资2.14万亿元。
新年新气象,高质量发展,山东正大潮涌动。
雪后的济南,艳阳高照。
在新时代征程上,凝聚起深厚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的山东,正汇聚起磅礴的力量,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