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两会特别报道 | 省政协委员惠增玉:高起点谋划山东预制菜产业集群 抢占万亿级市场
新黄河 2022-01-30 17:19:39
预制菜是以农、畜、禽、水产品等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过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它以快捷、健康、美味成为餐桌新宠和年轻人的最爱。随着大众餐饮消费时代的到来,需求侧新客群蓬勃兴起,“预制菜”成为行业争夺焦点。今年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惠发食品董事长惠增玉就山东预制菜产业发展带来提案,他建议,抢抓风口将诸城打造成全国预制菜产业集群生态基地。
首单预制菜已出海,万亿级市场亟待开发
惠增玉判断,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百姓的菜篮子,不是来自田间,而是预制菜生产加工车间。根据行业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的预制菜市场存量约为3000亿元,占食材市场总体的比重还不到10%。“参照日本60%的渗透率来看,未来5年,我国可以成长为万亿规模的预制菜市场,长期看将超过3万亿。”惠增玉表示。
目前,我国首单预制菜已经出海,这标志着,预制菜产业又拥有了一个35亿人口的海外市场。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省为预制菜的原料供应提供了优质可靠的保障。同时,食品加工业作为山东的支柱性产业,也为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发优势。
“目前,山东省已有多家企业提前谋篇布局,抢占预制菜产业市场。惠发食品早在2013年就布局预制菜研发生产,已经完成预制菜研发过千种涵盖八大菜系。”惠增玉说,企业依据产业发展规律主动升级,政府也在积极推进产业发展。潍坊的诸城市已经把预制菜产业,上升到现代农业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高度,要把诸城打造成集研发、生产、交易、产业服务为一体的预制菜发展基地。
山东预制菜“出圈”仍需整体布局
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惠增玉构想了未来山东预制菜发展他所期待的局面——全省预制菜像“潍坊蔬菜”“栖霞苹果”一样,有个叫响全国甚至叫响世界的名号,人人家提到这个名号,就能知道,这是产自山东的预制菜,值得信赖和选择。要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预制菜要在山东高度聚合发展,而这仅仅依靠企业自发和市场规律是远远不够的,还依赖于政府的系统化推进、整体布局和龙头企业的带动。
惠增玉建议,有关部门高起点谋划山东预制菜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打造预制菜产业基地为先导,领跑预制菜和食材源头整合供应链产业,抢抓万亿级新市场战略先机,打造乡村振兴之产业兴旺的“齐鲁样板”。
抢抓风口将诸城打造成全国预制菜产业集群生态基地
惠增玉建议,发挥我省作为全国知名菜篮子、米袋子、肉案子的优势,抢抓预制菜产业快速崛起的风口,建立完善“链长制”,协调发改、工信、农业、科技、财政、金融、商务、招商、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资源,充分做好地方特色食品和中华传统美食与预制菜产业发展的结合文章,快速做大做强山东省预制菜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万亿级预制菜产业基地,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引领食品全产业链发展的全国标杆。
针对预制菜品牌化发展,惠增玉建议,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编制未来五年山东省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各地根据地域特色、资源禀赋、产业现状,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一城一品”。发挥诸城作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市、省高端食品安全示范基地、省肉制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低温肉制品、速冻调理食品市场占有率全国同行业第一,以及惠发作为国内最大速冻预制食品生产基地的优势,将诸城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预制菜产业集群生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