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两会特别报道 | 山东连续出台人才新政,打造“有温度的服务品牌“
新黄河客户端 2022-02-10 09:27:59
2月7日,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在济南召开。大会提出,要加强人才引育创新。
作为中国顶尖学府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其毕业生的去向也备受社会关注。今年1月,清华和北大发布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中显示,山东成为清华人才输送的第七大地区,其中,2.9%的本科生、2.1%的硕士生和1.7%的博士生,选择在山东就业;北大学子到山东就业的也不少,本科和硕士生在北上广浙后,首选的便是山东,具体来看,4.47%的本科生、2.94%的硕士生和2.84%的博士生,选择在山东就业。
山东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强。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城镇新就业人员的主体。据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消息,2017年以来,山东集聚高校毕业生227.48万人,其中省外来鲁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均增幅23.5%;截至2021年10月,外省高校毕业生留鲁就业率为83.05%,高于前四年水平。重点城市吸引集聚效应明显,济南、青岛、潍坊、烟台4市吸纳省内非师范类毕业生19.48万人,占留鲁就业非师范类毕业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山东统筹推进就业、人才政策集成创新,畅通青年优秀人才引进渠道,深入实施“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推进博士后“两站一基地”扩量提质,提升“海洽会”“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品牌影响力,让更多青年人才汇聚齐鲁;发挥人才工程牵引作用,建立梯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从青年人才到领军人才再到顶尖人才的完整培养链条。建立青年人才评价绿色通道,完善青年人才激励机制,让更多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尤其是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地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对人才的“抢夺”更加激烈。
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键要靠人才支撑。去年至今,山东连续出台创新引领政策,不断聚力夯实“人才新高地”基石。
作为全国首个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山东省“十四五”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规划》于去年10月印发,聚焦高质量发展,锚定“三个走在前”,围绕就业优先、人才强国和乡村振兴战略,以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为目标,以发展壮大人力资源服务业为主题,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更好促进就业创业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带动新动能成长,为建设现代化强省、持续改善民生、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今年1月27日,山东出台的全国首部高层次人才服务省级地方标准《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规范》正式实施。该规范精准聚焦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事项,对全省高层次人才服务机构、服务人员、服务事项、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等进行全面规范,着力推进服务事项的明确化、服务行为的规范化和服务结果的数字化,提升全省高层次人才服务标准化水平。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春艳表示,以更高标准服务高层次人才,目的是“全力打造有温度的人才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