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潍坊·活力密码 | 渤海湾畔崛起海洋种业高地

潍坊融媒 2022-02-28 08:44:38

  

  邦普国家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

  昌邑市下营镇的广东海大北方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园内,自主繁育的南美白对虾喜获丰收,一辆辆运输车从这里出发,将具有“中国芯”的南美白对虾销往全国各地。

  南美白对虾养殖业是我国对虾养殖的支柱产业,年产量超过180万吨,占全世界产量的四成,但种源却一直被国外垄断,一对进口种虾的价格最高达1000多元,对虾养殖遭遇技术“卡脖子”。

  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昌邑市抢抓海洋种业发展机遇,以改革思维、创新办法,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体发展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成功培育出了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种虾,并将其产业化,建起了海洋牧场全产业链。

  

  邦普国家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选种车间。

  打响“种虾”翻身仗

  培育种虾新品种风险大、缺技术,没有企业愿意单独投入。要突破种源“卡脖子”技术,首要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向体制机制创新要出路!

  昌邑市按照“科企交融、嵌合发展”的思路,建立政府牵头、市场主导、科企共建、收益共享的种业创新机制。即,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为技术依托,由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大集团、湛江市对虾饲料有限公司、汇泰投资集团和广东海茂投资共同出资,成立邦普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集中开展南美白对虾种虾培育攻关。

  这是国内首个南美白对虾种虾联合育种平台。

  以创新平台为支撑,建立以中国工程院包振民院士等高端人才为依托的科研攻关体系,最终突破了多性状选育、标准化无特定病原种虾扩繁等“卡脖子”技术,成功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南美白对虾种虾,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

  自主培育的南美白对虾种虾与国外种源相比,效益如何?

   “成本降低了50%,虾苗生长速度提高了1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所副研究员罗坤底气十足。

  

  邦普国家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自主培育的南美白对虾种虾标本。

  破解“育繁推”脱节困局

  在种业领域,存在着“育”的主体是科研单位、“繁”“推”两个环节主要由企业承担而导致的育繁推脱节问题。

  在破解种虾“卡脖子”问题的同时,昌邑市打破堵点、痛点,建立起“育种、扩繁、推广”三位一体的现代种业发展体系。

  在育种方面,以邦普国家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为依托,引进国外南美白对虾优良种源,开展养殖测试、品种筛选、复合育种,已自主构建南美白对虾家系450多个,建起了全国最大、遗传多样性最高的南美白对虾活体种质资源库。

  立足改变育繁脱钩及渔民自繁自养虾苗的“小弱散”模式,昌邑市积极推动科研单位的育种要素、技术、人才向企业流动,通过成果共享、利益联结机制,新建虾苗繁育中心,提升了海丰养殖、浩源公司、昱海水产等原有企业的虾苗繁育水平。

  “我们打造了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虾苗繁育基地,每年可生产500亿尾虾苗,实现30万对种虾的市场供应。”下营镇党委书记满珍妮介绍。

  依托有效的推广体系,这些自主培育的种虾“游”出昌邑,“游”向整个环渤海地区以及浙江、江苏、广东等主要养殖区,改变了山东冬季无法培育虾苗的被动局面,解决了北方优质虾苗供应难题,成功变“南苗北调”为“北苗南调”。

  

  邦普国家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保种车间。

  建起海洋牧场全产业链

  在广东海大北方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园内,一排排标准化养殖车间拔地而起。

  推动种业与产业上下游紧密衔接,昌邑市聚力打造以南美白对虾种虾繁育为核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特色优势集群。

  广东海大北方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园,是依托南美白对虾上游研发及繁殖优势引进的龙头项目。这里将建设研发中心和168个标准化养殖车间,对南美白对虾进行选育、扩繁、养殖、推广。5年内,他们将打造虾、贝“双50亿”产值园区,成为引领行业、影响全国的综合性水产养殖基地。

  由此,昌邑市形成了以育种为源头、以繁育企业为纽带、以养殖示范园为终端的南美白对虾完整产业链条,扭转了“有种无业”的尴尬局面,实现了良种、良养、良销一体化。

  建设优势产业集群,昌邑市也在着手发展精深加工,补齐二产短板,打造北方南美白对虾养殖加工示范基地。同时,以南美白对虾繁育为“引爆点”,有机串联海、盐、渔、林等特色资源,启动渔港码头、盐田观光体验、海鲜批发市场等项目建设,着力叫响“渔业+文旅”特色品牌。

  以种业研发为源头,一条海洋产业“隆起带”正在渤海湾畔崛起。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孟祥风/文
责任编辑:封晓健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