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水剑 | 文明祭祀让清明更“清明”

潍坊新闻网 2022-03-31 20:00:30

文明祭祀让清明更“清明”
□潍坊融媒评论员 孙瑞荣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为减少人员聚集,近日,我市发布公告暂停清明节期间现场祭扫活动,并推出“云祭扫”、代为祭扫等服务。这种非常时期的祭扫安排与变化,不仅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根据时代变化继承和发展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需要。
       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是广大市民群众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良好契机。然而近期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如何安全健康地度过这个清明节,必须深刻领悟“祭扫在心而不在形”。众所周知,清明期间集中祭扫活动导致的人群集聚,将对疫情防控造成不利影响。当前,我市正当疫情防控的一个关键时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来不得半点松懈,而提倡“云祭扫”、代为祭扫、居家追思等活动,意义不仅限于疫情防控,同时也释放了移风易俗的强烈信号。
  清明祭扫,应时而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人们也已经对“云”课堂、“云”办公、“云”旅游等现象习以为常,而各地在清明节期间推出的“云祭扫”,让原本因疫情原因无法扫墓祭祖的民众,有了可以缅怀先祖的渠道,可谓是政府服务人性化的体现。新的祭扫方式,既减少了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又倡导了健康节俭、绿色环保的文明理念。同时,这种特殊时期的替代性祭祀方式,也赋予清明风俗新的内涵。
  祭扫在心不在形,别样清明一样情。祭祀本身表达的是缅怀与哀思,今天我们用更现代化、更进步、更文明的仪式“云祭扫”来悼念先人,通过敬献鲜花、书写寄语等“云祭扫”方式进行祭奠,同样能表达内心最深层次的情感。将祭祀扫墓的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祭扫方式虽改变,寄托哀思心不变;形式地点虽有变,但精神内涵却始终不变。
  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举、担起非常之责。当前,我市仍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确保清明期间的防疫安全,也是当前疫情形势下全社会都应当担负起的一份责任,每个人能够减少一次外出出行,对防疫安全就是多了一份贡献。只有让清明随“云”而起、因时而变、顺势而为,才能让清明节过得更“清明”。

责任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