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山东看新区丨匠心+创新,让螺钿漆器“时尚出圈”
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2-04-15 08:48:10
匠心+创新,让螺钿漆器“时尚出圈”
——记者走进新区锦贝传说“螺钿艺术工厂”,探访螺钿漆器的前世今生
因海而生,海洋是西海岸新区最鲜明的城市印记。
对于土生土长的西海岸人而言,在海边捡拾海螺、海贝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巧手的匠人将螺壳与贝壳磨制成花鸟、文字、人物等薄片镶嵌到器物表面做装饰,这种手工艺被称为“螺钿工艺”。螺钿,螺指螺壳、贝壳,钿有镶嵌之意。在西海岸新区,就有这么一家“螺钿艺术工厂”——锦贝传说。4月12日,记者来到该“工厂”,对螺钿这一传统工艺进行了探访。
传统工艺与时俱进
螺钿作品更加时尚
“这是用螺钿工艺做的西海岸看盘,它们以珊瑚贝桥等地标建筑为设计原型,精选天然贝壳制成。成品形象逼真,生动再现了这些知名景点的壮美。”在锦贝传说负责人路珺的介绍下,记者见到了一个个精美璀璨的螺钿艺术品。
螺钿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的西周燕国墓地发现了一件采用螺钿工艺的彩绘兽面凤鸟纹漆器,这是迄今为止见到的世界上最早的螺钿漆器之一。中国的螺钿工艺在唐代就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明清还出现了厚螺钿镶嵌与薄螺钿镶嵌并存的局面。
“螺钿的历史有两千多年,由于工艺复杂,以前多为达官贵人所用。如今,我们希望更多人能见识它的魅力,就把螺钿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制作了这些贴近生活的工艺品。”路珺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锦贝传说在设计创作中,秉承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互文的设计理念,作品结合青岛及西海岸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施以螺钿花纹图案,尽显本土风情。在一个螺钿工艺制作的看盘上,崂山、太清宫、石老人、栈桥等青岛元素与七彩的鲍鱼贝碰撞,晚霞色彩的点缀更衬托出岛城景色的魅力多姿。
“螺钿工艺使用的材料为贝壳和螺壳,这恰好与青岛这座海洋城市、海洋文化相得益彰,所以在青岛进行螺钿工艺的创新是非常适合的。”路珺说。
除了制作与本土有关的文创,锦贝传说还开发了不少螺钿衍生品。从家居摆件到书签、杯子、镜子等日用品,再到首饰、美妆等时尚用品,不胜枚举。“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创新和尝试,让螺钿随着时代变化与时俱进,与当下人们喜欢的元素、与时尚产生更多碰撞。毕竟只有融入生活,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工艺。”路珺说。
以匠心精神做产品
以创新态度追梦想
采访中记者获悉,十几年前,对螺钿一见倾心的路珺开始研究螺钿工艺的创新与传承。而同样被螺钿迷住的还有她的爱人陈茂强。“我和太太分工明确,她负责创意,我负责手工。”陈茂强笑着说。
以螺钿工艺制成的螺钿漆器,是中国传统漆器品种之一。螺钿漆器是把贝壳经过多道工序打磨成薄片,然后裁切成不同图案镶嵌在器物上做点缀的漆器。这种漆器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贝壳天然的斑斓色泽和不褪色的自然属性。
“我们的螺钿漆器都是精选天然优质的贝壳,经手工打磨、裁切、贴花、上漆等工序,以环保、可持续的螺钿工艺打造而成的,形象逼真、构思精巧,兼具艺术鉴赏性和日常实用性。”陈茂强介绍。
“我在进行手工贴花。”在锦贝传说“螺钿艺术工厂”生产车间,一名工人告诉记者,她正在制作的螺钿首饰盒采用木质胎,打磨和上漆要经过七八遍,切片的基本厚度在0.1毫米。记者看到,在工作人员的巧手下,以木为胎、施以大漆的成品上,贝壳的绚丽色彩与牡丹花的渐变色泽相得益彰、惟妙惟肖。
“古道传承,兼修新艺。作为当代螺钿工艺的传承者,我们肩负着工艺创新的使命,践行着螺钿工艺从欣赏到使用的创新发展之路。”陈茂强说,锦贝传说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螺钿产品制造企业,企业愿景是做“螺钿生活+”的引导者,打造行业第一品牌。“以匠心精神做产品,以创新态度追梦想,让新工艺适应时代发展和生活需求,创造艺术价值,装扮美丽生活。”陈茂强说道。
衍生品受市场认可
电商平台销售火爆
记者了解到,在现代工艺的加持下,螺钿工艺得到了长足发展,备受市场欢迎。
“这是祥云瑞鹤茶盘四件套,它的灵感源于宋徽宗的《瑞鹤图》。优质木胎与精湛螺钿组合的茶盘,以传统中国红为底色,运用留白手法,搭配沉稳的黑色包边,再嵌以白金色优质鲍鱼贝、白蝶贝,并大胆配置圆形、四叶、海棠、金砖等不同造型……”在锦贝传说“螺钿艺术工厂”的直播间,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直播,线上不断有客户询问工艺品的尺寸、色彩等细节。
“我们的产品主要以首饰盒、茶盘为主,目前主要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非常受市场欢迎。”一旁的工作人员说道。
目前,锦贝传说“螺钿艺术工厂”已发展成为天猫、京东平台同品类产品的销售冠军。接下来,锦贝传说还计划开设螺钿漆器手工制作体验店,让更多人能与这门传统工艺零距离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