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水剑 | 以必胜信念打赢新时代每一场“潍县战役”
潍坊新闻网 2022-05-01 14:57:26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
以必胜信念打赢新时代每一场“潍县战役”
□潍坊融媒评论员 袁训新 孙瑞荣
潍县战役发生于1948年4月2日至5月8日,历时一个多月,是解放战争华东战场上的第一个攻坚战,也是我军二十大攻城战之一,被毛泽东同志誉之为攻坚战之范例。在这场战役中,广大解放军战士打出了战绩、打出了士气、打出了全国胜利的基础,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为谁当兵、为谁打仗”这个根本问题,突出体现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战必胜、攻必克”的战斗意志和顽强作风,实现了“光荣地进去,干干净净地出来”军政全胜的光荣使命。
今年是潍县解放74周年。74年来,在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昌潍大地的广大干部群众继承和发扬潍县战役精神,不断发起一个个攻势,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其中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三个模式”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点赞。当前,潍坊正向着“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迈入国内二线城市行列、跻身全国大中城市综合实力30强”的“一二三”目标加速迈进。如何继续发扬潍县战役精神,打赢新时代每一场“潍县战役”,既是摆在全市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推动潍坊各项事业发展的现实之需。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元超 摄
一
历史镌刻辉煌,岁月铭记荣光。发生在昌潍大地上的潍县战役,是党和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后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1948年初,解放战争进入了新的时期,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入进攻,山东兵团发起强大的春季攻势。作为山东境内东西交通的咽喉和较大的工商业城市,潍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潍县城防坚固,易守难攻,号称“鲁中堡垒”。解放潍县城,不仅可使我军胶东战局全盘皆活,消除山东解放区的心腹之患,还可以使渤海、胶东、鲁中三大战略区连成一片,意义重大。
1948年3月下旬,华东局和华东野战军决定解放潍县。山东兵团根据中共中央和华东局的指示,进行周密筹划,在确立“稳打稳扎、逐次歼敌”的战法后,于4月2日发起潍县战役。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要求各参战部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战必胜,攻必克,拔掉潍县这个硬钉子!
战斗打响后,我军先用20天时间扫除寒亭、廿里堡、田马等50余处外围据点,彻底孤立了龟缩在城内的敌人。23日晚,攻城部队先爆破后攻城。24日下午,我军攻入城内,国民党军队指挥机关逃入东城。26日夜,攻城部队主力开始攻击东城,激战15小时,击溃东城守军,歼敌大部。残敌在向青岛方向逃窜时,被城外警戒部队歼灭。27日中午,我军占领了整个潍县城,肃清了城内残敌。经36天浴血奋战,潍县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4.5万余人,击毙国民党少将保安司令张天佐,俘虏国民党城防总指挥整编第96军中将军长兼45师师长陈金城,解放地区4000平方公里,人口百万。这场战役不仅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有生力量,拔掉了敌人的“鲁中堡垒”,切断了敌人济南、青岛的联系,铲除了潍县周围数十个县、镇的反动武装,使胶东、渤海、鲁中三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而且还使我军总结和掌握了城市攻坚的战术原则,为以后济南等大城市的解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潍县战役的胜利,不仅是山河的光复、人心的洗礼、精神的重塑,更是党领导人民军队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集中体现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军群关系。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底发表的《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评价:“潍县战役对山东战局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二
伟大战役孕育伟大精神。那场壮烈的战役,历经血与火的考验,淬炼出了伟大的潍县战役精神,即“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宗旨观念、“战必胜,攻必克”的攻坚意志和“光荣地进去,干干净净地出来”的纪律意识。
“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宗旨观念,就是为了人民、勇往直前,众志成城、不懈奋斗。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九纵人民子弟兵不顾个人安危,在枪林弹雨中抢救潍县老百姓,赢得了群众爱戴和拥护。依靠潍县周边十几个县十三万余民工不辞辛劳的奋力支前,仅用25天就解放了固若金汤的潍县城。时代在变,但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传家宝不能丢。我们要继续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作风,始终坚持为民情怀,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最大的政绩观,用心用情解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用“辛勤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指数”,用“奉献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战必胜,攻必克”的攻坚意志,就是不畏艰难、不怕牺牲,顽强拼搏、敢于胜利。面对极为复杂坚固的城防工事和守城敌人的疯狂火力压制,九纵79团8连、4连主动请缨爆破攻城,战士们英勇顽强、不畏牺牲,冒着硝烟弹雨,先后爆破成功,将红旗插上潍县城头。“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我们要发扬革命先辈攻坚克难、不畏艰险、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和实干本领,敢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敢蹚地雷阵,以敢破敢立的勇气、百折不挠的毅力及求真务实的真功,勇于向顽瘴痼疾开刀,敢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头拱地向前冲,铆足劲用心干,在困难面前始终做到迎难而上,敢为人先。
“光荣地进去,干干净净地出来”的纪律意识,就是严守纪律、步调一致,公私分明、浩然坦荡。在潍县战役战前动员会上,山东兵团政委谭震林要求人民军队“光荣地进去,干干净净地出来,做到军政全胜”。战役中,有战士跑掉了鞋子,路过炸塌的鞋店不伸手,光着脚追歼敌人。部队攻占城区后,有的铺店店主跑了门开着,战士非但无一人入内,还守在门口等店主回来。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要“干事”更要“干净”。不干事肯定会误事,不干净肯定会出事。我们要自觉以革命先辈为标杆、为镜子,守纪律、讲规矩,慎独慎微慎始,既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更要保持其“纯洁性”,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人前人后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坚决守住法律底线、纪律底线、道德底线。
三
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74年来,潍县战役精神的红色基因,植根于潍坊大地,融入于潍坊人的精神血脉,嵌入于潍坊城市精神建设之中,串起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潍坊人民焕发出空前的建设热情,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一大批动力企业、纺织企业应运而生,成为全国知名的“动力城”“纺织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市上下全面贯彻党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弘扬潍县战役精神,努力谱写新时代潍坊发展新篇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开放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升,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效。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讲政治、转作风、提士气、优环境、抓发展、惠民生、争一流,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干出了一番新天地,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历史与实践充分证明,潍县战役精神在潍坊的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起到了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必将在新时代潍坊改革发展的伟大征程中,继续体现巨大价值、展现强大力量、发挥重大作用。
今后五年,是潍坊努力走在前、奋进新征程、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的关键期,是乘势而上推进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实现“一二三”目标的决胜期。我们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铭记潍县战役的伟大胜利,传承发扬潍县战役精神,对于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走在前、奋进新征程,推进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都尤为关键。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当前的潍坊,天时地利人和,自信创新实干,全市上下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强劲的发展势头,为潍坊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聚了基础和条件。全市上下要在重温党史中传承发扬革命先烈的宗旨观念、攻坚意志和纪律意识,以对发展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决打赢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和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中的每一场“潍县战役”。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