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你来讲述!松园子街那些人那些事……
潍坊融媒客户端 2022-06-29 11:32:59
编者按:位于潍城区城关街道的松园子街民居,是我市现存年代最早的古民居群,建筑现状保存很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今年,松园子街民居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潍城区已启动对这片古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松园子街民居为何具有如此高的人文价值,在这片古民居中曾发生过什么故事?即日起,将推出关注松园子街民居系列报道,带您了解这片古民居的今与昔,敬请关注。
松园子街民居目前正在进行保护性修缮。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松园子街民居掩藏在城市的高楼林立间,最早起源于明代,原汁原味地展现着曾经的历史,是我市保存较好的一大片原生态古旧街巷民居。6月28日,记者了解到,在这片古民居内曾居住过不少名流雅士,增添了独特的历史韵味,这或许正是它能完好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
工人正在修复屋顶。
现存有12处院落39座古建筑
松园子街民居,位于潍城区郭宅街以南,松园子街以北,南巷子以西,在潍城区城关街道潍州社区内道路以东,是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一处古民居群落,也是我市现存年代最为久远、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古民居群落。
目前,潍城区正在对这片古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外围设置了围挡。不过,从高处俯瞰,还是能看到这片古民居的基本样貌,一处处院落格局清晰,建筑主体结构保存比较完好。
在潍州社区居住的王女士说,这片古民居历史很悠久,历经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前些年,这片古民居中还住着人,后来因为担心汛期出现安全隐患,住户才陆续搬走”。
在这里居住的孙女士表示,前些年她还曾到古民居中转悠,里面是一处处独立院落,是一个古色古香的世界,“潍坊城区以前有那么多古建筑,现在就只剩下这一片了”。
今年,潍城区启动了潍坊松园子街民居修缮保护项目,该项目以文物修缮保护为宗旨,完整保护松园子街文物古迹、历史风貌,修旧如旧,传承老潍县历史文化。该项目分两期进行,逐步对这里的12处院落、39座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占地面积共6237平方米,建筑面积2670平方米。
潍坊日报社高级编辑王瑞甫曾在潍坊晚报《人文潍坊》上刊发两期研究松园子街及松园子街民居的报道。
不少名流精英曾居住于此
关于松园子街名的来历,在《潍城区地名志》中有记载:“街中有丁氏松园,故名。”松园子街形成于明代前期,是古城最早的街道之一,全长210米、宽7米。居住在松园子街的人群中,有潍县籍的朝廷重臣、本埠名士、商界精英等。
王瑞甫提供的拆除前的松园子街的图片。
从事潍坊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多年的潍坊日报社高级编辑王瑞甫,对松园子街民居非常关注。根据王瑞甫的研究考证,松园子街1号院曾是郭雨若(恩霖)宅,他是上世纪30年代潍县四大家族郭氏一族的代表人物之一,系潍县书法家,知名乡绅。松园子街2号院为郭兰村故居,他是潍坊工艺美术界的一代宗师,对潍坊的绘画、嵌银、风筝、木版年画等发展均有突出贡献。松园子街3号院是张俊卿宅,他是著名的工商界人士,义德栈的东家,曾在青岛商界任职。这里还有谦记麻行东家陈启之家、源顺服装店东家张百川家、济南聚兴昶银号副经理丁蔚祯家、青岛籍富商黄星源家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富商大贾。
王瑞甫提供的郭兰村老宅厅房照片。
此外,资料显示,清福建巡抚刘鸿翱1778年生于郭宅街,他家西南院就在松园子街路北,宅内有花园名绿野斋,也算是这片区域走出的重要人物。
为让报道更加深入、全面,本报现面向社会征集与松园子街民居有关的资料,包括各个时期的图片(仅翻拍)、文字等;曾在这片民居中生活过的人物资料、故事;社会各界与松园子街民居有关的故事、经历等。欢迎您联系记者,联系方式:18264465696(微信同号),邮箱:743346015@qq.com。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刘燕/文图
实习生:于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