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展麻醉创新睡眠诊疗,让您“想睡就睡”
潍坊新闻网 2022-06-30 15:34:00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社会压力等让失眠不再成为老年人的专属,失眠逐渐年轻化。据相关报道,我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65岁以上患有失眠的病人比率更是高达50%,“好好睡一觉”越来越成为失眠患者的一种奢望。
潍坊医学院特聘教授安建雄在2015年率先提出并践行“病人自控睡眠”,2019年创建“多模式睡眠”并建立创新失眠诊疗体系,这些原创性方法对慢性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显著提高。今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创新睡眠诊疗中心开诊,医院成立了安建雄教授工作室。在安建雄教授团队的指导下,日前已成功开展多例顽固性失眠患者的“多模式睡眠”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月20日,之前辗转多家医院的吴先生来到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创新睡眠诊疗中心就诊。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及综合评估,我们了解到吴先生一天只能睡20分钟左右,吴先生抱着哪怕只能好好睡一个小时的心态来到了我院睡眠诊疗中心。
在安建雄教授团队的指导下,吴先生于6月21 日下午14时接受了“多模式睡眠”的仿生睡眠滴定。吴先生在药物滴定时处于完全独立、安静、舒适、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滴定后37分钟入睡,半小时后自然苏醒。为了保证病人安全,睡眠滴定全程由麻醉医生监护。
6月21日晚上,在麻醉医生的监护下,吴先生接受自控睡眠治疗。据统计,吴先生睡眠时间共计4小时9分钟,其中深睡眠1小时24分钟,无快动眼睡眠(未出现梦境);6月22日晚,麻醉医生根据吴先生前次睡眠情况对药物进行调整,他当晚睡眠时间达到了6小时7分钟。其中,深睡眠2小时5分钟,快动眼睡眠50分钟(出现梦境)。吴先生遵照医嘱,后续于每晚规律使用病人自控睡眠治疗,他对睡眠治疗的效果非常满意,自己真的可以“想睡就睡”了。
多模式睡眠小贴士
1.多模式睡眠(MMS)主要包括哪些流程?
(1)多学科诊断评估
筛选多模式睡眠的适应症,收集常规检查和多导睡眠监测数据。
(2)药物滴定
通过观察拟使用药物的副作用,排除禁忌症,为病人自控给药参数设定提供依据。
(3)脱毒
对于无药物依赖的病人,主要缩短睡眠潜伏时间,维持深睡眠和快动眼睡眠时间,恢复正常睡眠结构;对于有药物依赖的病人,首要目的为快速脱毒。
(4)居家病人自控睡眠(PCSL)
“病人自控睡眠”是借助自控给药装置和药物,当失眠患者想睡觉的时候,自己按压机关就可以把适量的药物注入体内,从而诱导出自然睡眠或生理失眠的一种方法,给人以“想睡就睡”的体验。这种方法有显著的优点:第一,药物浓度可以控制在安全范围,既能让病人入睡,又不会引起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第二,与传统安眠药最大的不同是可以诱导出自然睡眠,也就是让患者大脑恢复合理比例的浅睡眠、深睡眠和快动眼睡眠,并恢复每个晚上约5个周期的睡眠节律。
此阶段时间不等,需要定期来医院换药,并且此阶段需要配合认知行为疗法(CBT),也可以辅以物理疗法(经颅磁刺激、经颅电刺激)和替代疗法。白天工作、夜间进行病人自控睡眠,伴随神经修复,病人自控睡眠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停药。
(5)防止复发
经过病人自控睡眠(PCSL)和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治疗,病人睡眠质量和时间、睡眠结构和日间功能恢复。
2.多模式睡眠治疗有什么好处?不会产生药物依赖吗?
传统治疗失眠方式中,安眠药治疗失眠其介导的睡眠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生理性睡眠,缺乏应有的睡眠节律。失眠时大多数人都是选择吃“睡觉药”,而且种类非常多。主要包括安眠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甚至抗精神病药物。这些睡眠药只能让你睡着但不能治疗失眠,更甚者会让你依赖上这种药物或者服用剂量越来越大。
多模式睡眠可以帮助机体回归生理性睡眠节律,这种治疗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成瘾性,它是以患者自控睡眠技术为主线,利用多学科和多种手段,根据失眠患者不同阶段存在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3.多模式睡眠就是重复进行麻醉治疗吗?
回答显然是否定的。这种麻醉创新治疗失眠绝非简单重复给患者做麻醉就能治好失眠,而是以麻醉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和主线,多学科共同参与,诱导仿生睡眠,从而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睡眠节律,修复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损伤等。
多模式睡眠作为一种创新失眠诊疗体系,能够帮您重新建立良好的睡眠节律和健康的生活,让您“想睡就睡”变得不再难。通过开展多模式睡眠等新技术新项目,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医生为您的睡眠保驾护航!
门诊地址: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院本部1号楼3楼麻醉科门诊
预约诊疗联系人:
李医生:18369692652
王医生:15628737896
张医生:18369611003
专家介绍
(来源:潍医附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