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故事流传名著坊间
潍坊晚报 2022-07-18 17:45:38
《红楼梦》《聊斋志异》书影。房永江摄
在青州古城,流传着许多有关衡王府的故事,林林总总,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犹如一首首不老的歌谣,向人们诉说着它曾经的历史沧桑,它也同遗存文物一样从某些侧面印证着衡王府那些逝去的岁月芳华。在文学领域,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聊斋志异》中都出现过它的鼎鼎大名,不惜笔墨介绍了衡(恒)王府宫女林四娘的故事,使衡王府这位“玉为肌肤铁为肠”的“姽婳将军”名动华夏。
衡王纳贤春风大雅能容物
名士杨渑谷,曾在朝中御前为官,因性情傲慢,冒犯了皇帝,被削职为民,回青州老家隐居。此人书法极好,衡王慕名请他到王府做门客,他称病不去。衡王就派侍医赵柳南登门拜访。
这一天,杨渑谷正在家里提笔写字,赵柳南来了,对他说:“衡王爱才,邀请您是诚心诚意。”杨渑谷笑而不答,信笔在纸上写了一句:“自知性僻难为客。”搁笔起身进了内房。赵柳南等了许久,不见杨渑谷出来,就把他写的这句话收拾起来,带回了王府。
赵柳南把杨渑谷的言谈举止如实禀报衡王,衡王朱祐楎也没生气。他看了看杨渑谷的字,爱不释手,提笔写了一个下联:“且喜身闲不属人。”令人把这副对联装裱起来,又派赵柳南给他送回去。杨渑谷看了衡王对的下联,正合自己心意,就跟着赵柳南去拜见衡王。朱祐楎待他如上宾,请他写字,他饱蘸浓墨,信笔一挥,又写了一句:“春风大雅能容物。”
朱祐楎知道这是在称颂自己,连说:“岂敢,岂敢!”接过笔来,对了一句:“秋水文章不染尘。”
杨渑谷明白是在指他,也连说:“惭愧,惭愧!”自此,二人成为莫逆之交。
衡王嫁女山村小伙中彩球
第三代衡王朱载圭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在京城做官的大户人家,过门三年男人就吐血死了,年轻守寡。二女儿嫁给一个官宦子弟,封为郡主,尽管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可惜男人是个面黄肌瘦的病秧子。两个女儿每逢回娘家不是哭哭啼啼,就是长吁短叹。三女儿看在眼里,就多了个心眼,到了待嫁年龄,父母给她所择配偶,她皆不依,说泰山老母托梦,叫她抛彩球选女婿。朱载圭信佛,只好依从,一面选择吉日,高搭彩棚,一面亲自到云门山碧霞祠降香,祈求泰山老母保佑。
可巧,衡王府抛彩球选女婿的这一天,家住青州西南山区井塘村的吴姓小伙进城卖柴,看见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往王府那边涌动,便向买柴的饭馆掌柜打听。饭馆掌柜与他开玩笑说:“衡王爷的三公主抛彩球招仪宾呢,你小伙子双眉带彩,印堂发亮,一表人才,快去碰个运气吧,就是选不上还蹭顿饭吃呢!”吴姓小伙听说后心里想:这王府招仪宾与咱穷人家是八竿子打捞不着的事,不过,这晌午饭正愁没有着落呢。于是,他提了提精神,壮了壮胆子,抬脚向王府走去。
他来到衡王府的望春楼前,一张张八仙桌已经坐满了人,他挤进去,好歹看见还有个空位子,就一屁股坐在了上面。待跑堂的仆人端上酒菜,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端起碗来就吃。这时候,三公主正在绣楼上偷偷观看,她见首席上坐着一个农村小伙儿,虽然衣衫褴褛,却长得浓眉大眼、虎背熊腰,吃起饭来狼吞虎咽、大快朵颐,不觉心中窃喜,抬手就把彩球抛向了他,招为仪宾。
成婚以后,衡王为女儿陪嫁了上百亩好田,建了仪宾府,还修了一条从王府到井塘的青石大道。
女杰林四娘,破阵救主传英名
林四娘貌美似花,出生于武官世家,歌喉婉转,武艺不凡。因其父遭诬陷被害,四娘流落于秦淮河,沦为歌女。
六世衡王朱常?,游秦淮,幸四娘,为其赎身纳为妾。四娘进府,指教丫鬟习武艺、练战阵,香汗洒尘埃,脂面映刀光。故《红楼梦》中有诗云:“恒(衡)王好武兼好色,遂教美女学骑射。浓歌艳舞不成欢,列阵挽戈为自得。”
崇祯初年,青州城外流寇作乱,衡王率兵丁出城征剿,一战再战,不幸被困。而城内兵微将寡,无人敢破阵救主,唯林四娘义照肝胆,为报衡王知遇之恩,率众女将连夜出战,杀向贼营,但终因寡不敌众,血染疆场。
趁林四娘与敌酣战之际,衡王被兵勇救出。朱常?感念林四娘救命之恩,事后葬四娘于后花园,晨昏祭奠,屡屡昏厥。誉其为“姽婳将军”。
《红楼梦》中贾政讲林四娘的故事,就是以此为题,让贾宝玉叔侄三人作诗,考他们的学问,年仅13岁的贾兰先写出:“姽婳将军林四娘,玉为肌骨铁为肠。捐躯自报恒(衡)王后,此日青州土亦香。”
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有《林四娘》篇,言衡王府宫女林四娘,遇难而死,鬼魂与陈生幽会,意绪风流,色艺双全,作诗“静锁深宫十七年,谁将故国望晴天。闲看殿宇封乔木,泣望郡王化杜鹃”。
衡王修庙,难逃灭顶之灾
最后一代衡王朱由棷,贪婪腐化,怯懦无能。崇祯十七年,清兵入关后不久,他就向清廷使臣王鳌永提交了投降书。当时清廷初立,立足未稳,采取招抚政策,顺利接受了朱由棷的降表。
可是,朱由棷仍然寝食难安。一天,他微服郊游,遇见一个赶驴的长者,肩上背着柴禾,累得气喘吁吁,却不用驴驮。朱由棷觉得奇怪,就向那老者发问。老者答道:“做善事者,得以善报。”他见老者说话古怪,相貌不凡,就向老人问卜。那老人向衡王打量一番,说他气色不好,不久恐有大祸临头。朱由棷急忙向老人乞求解脱之方,老人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你趁有钱有势,要为老百姓多谋善事。”朱由棷问谋些什么善事,老人教他在青州修一百座寺庙。
朱由棷回宫后把出城所见说与王妃及心腹家人,王妃泣曰:“自从先王修心寺,藏经参禅,王府已多年没做这等善事了,那老人想必是神仙点化,亦可从之。”众人皆点头称是。
于是朱由棷立刻召集府中主管营建的官员,征集工料,即日开工,限期修建一百座寺庙。
无奈到了朱由棷时期,府内风气已经是江河日下,上下腐败奢华,荒淫无度。营建官员横征暴敛,贪赃作弊,最后连青州旧有的寺庙、道观、庵堂总共凑了98座,谎称一百。其中还有半数是以土地庙滥竽充数。竣工后,朱由棷满心欢喜,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了。
清顺治二年(1645)正月,朱由棷奏请入觐,清廷命其来朝侯旨。次年五月,清廷以衡王蛊惑人心、图谋不轨的罪名,杀朱由棷等宗室11人。处死衡王后,清廷随即命令将衡王府其他郡王拿送至京,这些人到京后,再无音信,全都秘密处死。随后衡王府被查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