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操抢座定目标,看看“学妹妈妈”的大学日常

潍坊融媒客户端 2022-09-21 22:48:30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跟时间赛跑,抢“学霸”座位,是她用功的样子;听同学倾诉,解同学困惑,她赋予自己“知心大姐”新角色;夜晚,操场上聊天、唱跳的身影让她感受到了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学已经10天了,54岁的“学妹妈妈”潘喜梅,她的学习和生活怎么样?适应吗?9月20日,记者连线潘喜梅,听她讲述大学生活的点滴。

  潘喜梅在叠被子。

  英语是短板已制定目标和计划

  5:30起床,叠“豆腐块”,军训、跑操、上课、晚自习,直至22:30宿舍熄灯,军训、学习填满了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生们的一天,“重回18岁”的潘喜梅能跟上18岁同学的节奏吗?“不让环境和别人来适应自己,要让自己主动去适应环境。”潘喜梅开篇的话让人感到她有足够的底气应对三年大学生活。

  潘喜梅所在的针灸推拿6班共60人,其中4名大龄学生,另外3人都是40岁出头,她是当之无愧的“大姐”。

  大学生平常上课,一般会与舍友或好友一起选择座位,潘喜梅却只认座位不认人——她没有刻意跟舍友或大龄同学一起,而是选择教室中间第二排的“学霸”位置。“我不是来打酱油的,要做就做好,认准目标直接冲。”潘喜梅意志坚定地说,她喜欢在教室里面对面听老师讲课。

  尽管学业紧张,但潘喜梅陪女儿学习中医学时,就对中医有所了解,专业课程对她而言并不难,她也很感兴趣,唯独英语是弱项。连线时,她展示了自己的英语课本,上面记满了笔记,不会的单词还被她圈出来并翻译好。

  “我初中英语基础很好,音标也会,但这么些年已忘得差不多了,现在背十个单词也就能记住三个。”潘喜梅说,英语是她接下来要特别加强提升的,在同学的帮助下,她下载了单词学习APP,课后戴着耳机反复听读音、背诵。英语课上,老师点名请同学起来读课文或回答课后作业,她目前还未被点到过。她没做作业,但已跟老师坦诚地沟通了:“作业我不会做,但我不能抄,希望老师能给我点时间,我一定努力赶上。”潘喜梅说,音标、从句、句子结构虽然都懂,可还是感到很难。

  潘喜梅说,她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英语上,充分利用周六、周日和自习时间,有信心把英语水平提上去。怀有梦想,向着目标,潘喜梅正是这样一步步走进大学的,如今,她又给自己的英语学习树立了目标——毕业前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尝食堂美食让自己生活年轻化

  开学十余天,潘喜梅已很快适应。面对同时进行的紧张的军训和学习,她从容不迫地应对,宿舍、操场、食堂、教室,全身心投入,不需任何特殊照顾。

  潘喜梅对大学食堂保持了很强的新奇感。开学以来,她一直在一餐厅吃饭,“每个档口我都要体验一遍,再换餐厅。”潘喜梅买饭顿顿不重样,与素菜、面条相比,她更喜欢吃肉,尤其是12元/份的红烧肉炒米饭。

  “学校的馒头个头大,一顿吃不了一个。”每天清早结束第一阶段军训,潘喜梅都去食堂买一份早饭,里面必有一份现磨豆浆,这是她最喜欢的。

  每个大学开学季,不管在食堂还是在路上,新生们都穿着军训服,潘喜梅作为新生也不例外。对年轻同学不陌生的军训和住宿,对潘喜梅而言却是第一次,第一次穿迷彩,第一次参加军训,第一次住集体宿舍,这些“第一次”让她看起来更加年轻。“我以前喜欢穿高跟鞋,来到大学后着衣风格也要改,得年轻化。”潘喜梅说,以后自己要多穿运动鞋,带来的高跟鞋估计要束之高阁了,最近,在舍友的推荐和帮助下网购了卫衣。

  帮人解心扉“知心大姐姐”有担当

  军训的日子相对单一,可大学生活终归丰富多彩。

  度过紧张的一周,9月17日,周六晚上,同学约她到操场跑步,她欣然前往。操场上学生很多,有坐在一起聊天的,有唱歌、跳舞的,有说快板的,还有许多学生在跑步,有活力,很清纯,这一幕深深刻进潘喜梅的脑海里:“我见到了心目中大学生活的样子,丰富多彩。”随后,她跟着同学跑了两个400米,“我没觉着累,感到自己现在浑身轻松”。

  9月20日晚自习,大二学长来教室,与新生进行日常学习、专升本及就业方面的分享,帮新生树立目标。学长的“传帮带”,让潘喜梅很受用,对未来三年有了更细致的规划。

  潘喜梅叠了几十年被子,如今在学姐指导下重新学习叠被子。“在家叠被子只要整齐就行,现在不行,要求严、标准高,必须成‘豆腐块’。”潘喜梅为了叠得有角有棱,确保检查过关,特意用银行卡把叠好的被子刮一下,让被子更显方正。

  作为宿舍的一员,潘喜梅得干值日,作为一名阿姨辈的同学,她是不是担任舍长?答曰:不是。“现在所有通知都在QQ群里,做表格、下通知,我都不会,很难胜任舍长一职。”潘喜梅说,不过年龄大有年龄大的好处,就是习惯了把钥匙放在身上,舍友没带钥匙都会打电话找她。

  学生是潘喜梅的角色之一,她亦有自己的担当。在班里作自我介绍,她给自己赋予新角色——“知心大姐”,她的年龄是其他同学的三倍,她愿意听同学们的诉说,帮同学解心扉,是她对这一新角色的定位。

  开学后,一家三口分居潍坊、烟台和北京三地,谈起是否想家人,潘喜梅表示,如今大家都有自己的目标要完成,“顾不上想啊”。对于放假前丈夫到烟台接她回家这件事,她说丈夫是路痴,回自己家都可能拐错,很担心他到烟台把自己弄丢了。“哈哈……”爽朗的笑声里,是她对大学生活的满意。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齐英华 黄万勇/文图
拍摄/剪辑:徐杨 任继子
封面设计:苑清芳

责任编辑:陈晓芳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