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寡母早年艰辛
潍坊晚报 2022-11-07 16:11:18
陈鼎所撰《薛节母传》
薛受益墓志抄件
《高密薛氏族谱》记载的薛受益世系
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名将,如三国邓艾、唐代薛仁贵、宋代狄青,都出身贫寒,但他们历经人生磨炼,奋然崛起,终成一代名将。同样出身贫寒门第的清代名将薛受益亦有着一段沧桑经历。
薛氏先祖出山西绛州
迁居高密曾世代务农
薛受益(1632—1702),字谦若,明末清初高密县城阴社薛家老庄(今高密市井沟镇薛家老庄村)人。
据《高密薛氏族谱》载,薛受益家族系出山西绛州,明初迁居山东乐陵,后有名薛晏者,迁高密西南20公里城阴城东立村,名曰薛家老庄,至薛受益一代,已传衍八世。清修《武定府志》《乐陵县志》收录薛受益传记,原因即由此。
晋唐以来,聚居山西的河东薛氏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山西绛州是薛氏家族重要的发源地,唐代名将薛仁贵就是绛州龙门人。薛受益家族显达后,时人曾以“君家神箭定天山”的故事称誉武略绵长的薛氏家族。
薛受益先祖迁居高密后,以务农为业。薛受益先祖薛晏卒后,即葬于城阴城东墙下。此后薛家数世并无闻人,为寻常百姓家。至于康熙年间昆山名士徐树庸为薛受益作墓志铭文时所说:“世为齐鲁巨族。公之高曾而下,积德累仁已历年,所识者预卜其后之必有兴焉。”其中不免有溢美之词。
薛受益是遗腹子,其父薛应诰卒时,薛受益之母方有数月身孕。薛应诰虽早卒,但他留下的孤儿寡母以坚强的意志赢得成功的人生,为后人敬慕不已。
范氏慈孝寡居艰难
刚烈勇武重伤无赖
关于薛受益的母亲范氏,据康熙年间曾在薛受益军中作幕僚的江阴人陈鼎所作《范节母传》记载:“幼贞静端淑,笑语不妄发,数岁事二亲如成人。”当时乡人称其为“女孝子”。后嫁给薛受益之父薛应诰,“以恭顺称,家贫,操井臼、勤䌟(bì)絖(kuàng)以佐夫子,里人又有孟光之誉”。
然天有不测风云,不久,年轻的薛应诰不幸染病而卒。范氏当时年仅25岁,号恸不已,“绝粒毁形,恨不即死”,欲随夫而去。亲朋好言劝她,“你方有身孕,如果有幸生下男儿,薛家后继有人,生远胜于死”,范氏含泪应允。
五个月后,薛受益出生,时在崇祯五年(1632)十一月十一,薛受益于是日午时出生。范氏大喜:“吾夫子不死矣。”遂为儿洗浴,焚香告于祖祠。
但孤儿寡母的生活注定艰难凶险。范氏失去丈夫支撑门庭,家境更加贫寒,“孀居荼苦,言不出闺”“短檠(qíng)败絮,细雨寒风”。自己昼夜纺织,换得薄粥艰难度日。
昆山徐树庸所撰《薛受益墓志铭》载,范氏不仅生性慈孝,又有勇武之风,当时族中无赖子弟窥伺范氏母子仅有的一点田产,“将祸及襁褓之呱呱”。“氏时年二十有五,虽巾帼,有丈夫概,能左右射,知群凶嗜利不可理喻,以手搏之,一凶几毙,于是群凶敛戢”。薛受益也得以保全,一位慈母的刚烈之心可以想见。
能有一位左右开弓、还能重伤无赖男儿的母亲,薛受益后来能成为勇猛武将,也不难理解了。
范氏教子有方
事迹载入史册
史料记载,薛受益少时不愿读书,“鄙章句,好驰马击剑”“怀抱奇嵚(qīn),不愿栖迟辕下”。其母亲范氏对亲人说:“此儿性情好武。国家文武并重,如果他能成材建功于时,亦可光宗耀祖。”于是对薛受益好武习气不但不加劝阻,“且遍访名师以教之”。福建长汀名士黎士弘在《薛太夫人八十寿序》中称颂范氏:“太夫人不煦煦为姑息爱,谓士各有志,宁以守田园尺寸,遂足了立孤大事,其识量何常与寻常儿女子等。”
清代江阴人陈鼎对范氏极力称誉:“余囊游闽时,隶将军幕下,得睹太夫人颜色。其慈爱迥异寻常,游于门者多加之嘘拂,故士多乐归将军。而其教将军也,曰清、曰慎、曰勤、曰爱士而已,由是将军清名著海内,诚哉贤母也。”
范氏育子的典型事迹被载入清修《山东通志》《莱州府志》《高密县志》中。范氏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直到今天仍令人感慨万千。范氏生前因子贵诰封一品夫人。
范氏守节近70载,含辛茹苦成功育子,理所当然符合朝廷旌表节妇的条件,但她生前已被诰封一品夫人,按照当时的制度,得封诰命夫人者,不能再享受朝廷旌表,为此事,薛受益常常遗憾不已。
薛受益曾祖薛玠、祖父薛梗、父薛应诰俱赠荣禄大夫,薛受益曾祖母王氏,祖母戚氏、刘氏,妻子刘氏、屠氏俱得以赠、封一品夫人。后来薛受益长子薛士杰亦官居从一品,薛家五代一品的故事也由此而来。
青年时游历四方
云贵参军遇贵人
薛受益弱冠后,精韬略,勇健过人。其母范氏对他说:“从今以后,你可免于别人欺凌了。”数年后,范氏见其年已渐壮,对他说:“母亲历尽艰辛抚育你,就是期望你事业有成,以报答你九泉之下的父亲。如果你甘居乡里甘于平庸,我有你这个儿子又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薛受益听闻教诲,“踊跃感泣”,携弓矢跃马走四方。其母范氏则依庐而望,夜晚则为薛受益烧香祈祷:“先人仅此一线,使其早建功业为先人光,则感且不朽也。”
顺治年间,薛受益北上燕赵,游历京城,但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大地并不垂爱这位齐鲁侠士。薛受益无奈南下数千里,远走滇黔。时云贵战乱多年,清军刚刚在云南站住脚跟,军中急需武略人才。薛受益有幸遇到他人生的第一位贵人——时任云贵总督赵廷臣。史称,“滇督赵廷臣奇之,甚委重焉”。由是薛受益得以在赵廷臣军中任职,担任督标千总。清朝绿营军官,军阶由高至低分别为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及把总。千总虽是卑微武职,但它为薛受益搭建了建功立业的平台。
康熙元年(1662),赵廷臣调任浙江总督,薛受益作为赵廷臣心腹随任浙江。十余年后,一场风云激荡的三藩之乱席卷大半中国。时势造英雄,手握长剑、渴望建功立业的薛受益终于迎来了新的人生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