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筠斋谈吃 | 隐藏的美味——蹄筋
潍坊融媒客户端 2023-01-10 16:18:16
隐藏的美味——蹄筋
美食向来有“八珍”之说,内容上历代有所不同,至清朝分为海中参翅八珍、山八珍、水八珍,民国又分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其中,鹿筋是最早的“八珍”之一。
鹿筋毕竟稀少,所以入菜的以猪蹄筋和牛蹄筋最为常见。所见蹄筋的记载,松筠斋藏书资料所及,最早是《明宫史》中记:“先帝(指天启皇帝)最喜用炙蛤蜊、炒鲜虾、田鸡腿及笋鸡脯。又海参、鰒鱼(即鲍鱼)、鲨鱼筋、肥鸡、猪蹄筋共烩一处,名曰‘三事’,恒喜用焉。”可见天启皇帝很会吃。
蹄筋(资料图片)
从上可知,猪蹄筋入菜至少能追溯到明末,可谓历史悠久。如今的八大菜系中,以蹄筋为食材的菜肴有不少,且各有千秋。从清代到民国兴起的潍县菜肴更是以烹制蹄筋为能事。
蹄筋是动物干货之一,如同干海参、乌鱼板、乌鱼蛋、鱼肚、鱼皮等,都是要经过发制才能食用,也远远胜过鲜用。2000年以前,潍县菜原料、口味都甚为讲究,遵古炮制,不敢造次,所谓蹄筋就是指猪蹄筋,不是其他筋类。但在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猪蹄筋逐渐被牛蹄筋代替。虽说牛蹄筋比猪蹄筋粗大,但味道膻腥,所以从2010年起,多数经营潍县菜的店肆开始自己发制猪蹄筋。
其实自发蹄筋也不是难事,分油发与盐发两种,一般多用油发。发时将干制无水分的蹄筋放入炒锅中,倒入油没过蹄筋两扁指,约二三厘米,开小火加热,温油发制,升至三四成温度后即离火,数次加温后,直到油浸透干蹄筋,油亮透明。然后油温升到炸制的七八成热,放入浸透的蹄筋,先是遇热回缩,然后膨胀开,炸透捞出即可。油发过程中,浸不透、火不足则发不透而有硬芯,过火则易酥碎,都不合适。
膨胀炸透后立刻捞出,以免过火,然后用热碱水投洗去油,清水漂洗干净后,摘去腐肉,每天换清水一次即可,制作菜肴可随时而用。
潍县菜品中,发制好的猪蹄筋分配菜和主菜两种用法。凉菜中,做麻汁杂拌、拌三鲜时猪蹄筋作为配菜使用。热菜中,炒海杂拌、杂烩汤、大头丸子酥肉和全家福汤时作为配菜使用。而在葱烧蹄筋或红烧蹄筋中,猪蹄筋为主菜。
葱烧蹄筋(资料图片)
葱烧蹄筋食材简单,也容易普及,主料是发制好的猪蹄筋,配料是大葱,主要是用葱白,山东以章丘所产大葱最佳。热锅凉油,油热把葱稍煸至颜色发黄,入适量甜酱、味极鲜炒熟加蹄筋,再加高汤,中火入味,大火收汁,勾芡,淋明油出锅即可。成菜油亮,葱香浓郁,美食美色,不忍释箸。
猪蹄筋也能凉制,比如清拌蹄筋。做法也简单,将发好的猪蹄筋改刀过水,口蘑片、玉兰片过水,鸡蛋糕、黄瓜切象眼片,黄瓜片飞水后过凉。所有食材沥干水分码入盆中,加鸡汤少许,姜末、盐少许,花椒油加足,拌匀入味后码入盘中,口味咸香,口感爽嫩,下酒尤佳。(郭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