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集 | 眼不够使、嘴不够吃,要问哪里年味浓?山东大集必须拥有姓名!
新黄河 2023-01-10 13:54:09
对山东人而言,赶大集、备年货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仪式感”。
无论是此起彼伏的吆喝还是爆米花出炉的一声闷响,或是那一句熟悉的“冰糖葫芦”都是刻在山东人骨子里的春节记忆。
赶大集,添新衣备年货
1月7日上午,正直仲宫年集,前来赶集的市民一拨接着一拨,热闹非凡。火红的灯笼、喜庆的春联、现场手写的“福”字无不诉说着春节的到来。进入腊月,“黄河大集”已然成为许多市民购买年货添置新衣的最佳场所之一。
“大集上的年货都很实惠,蔬菜也新鲜。”济南市民张先生表示,虽然想买的年货很多,但在大集上一趟就可以备全。农家土鸡、山鸡蛋、自产小米、自制豆腐,集市上大多是自产自销的年货好物,此外,烟台苹果、章丘大葱、德州扒鸡等山东好品也应有尽有,各地的特色美食在大集上也都能品尝到。
赶集的人并不一定是来集市上购物,很多时候“赶”的是一份热闹。市民刘先生特意赶在仲宫大集这天带着孩子来赶集,对他而言,大集上承载的都是童年的记忆,他想让孩子感受自己童年的快乐。
“江米条、捏面人、老式的爆米花炉子这都是我们小时候经常见的。”对于刘先生这样的80后来说,大集的魅力在于记忆中各式各样的美食和赶年集能够吃到刚出炉的烤地瓜时手心传来的满足。
刘先生介绍,“黄河大集”上不仅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逛大集更多的是一种仪式感,是一种习惯。“大集上年味很足,赶集就是这种感觉。”
赶大集,品的是烟火气
即将到来的春节,是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的第一个春节,也是疫情防控政策精准调控后的第一个春节。“黄河大集”系列活动满载着年味而来,将烟火气带到了市民的生活中。
新黄河记者注意到,本次仲宫大集上,除了农产品、糖果花卉、各地小吃外,特色非遗展演也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
“今天是仲宫大集,咱过来赶个年集,把咱非物质文化的东西展现给大家,图个吉利。”面塑传承人张庆相现场制作的面塑兔子引得市民驻足围观,各种面塑卡通形象更是获得诸多小朋友喜爱。
烙画制作人赵殿章从事烙画技艺已有十余年,特意来到大集上展示传统手艺,一件件制作精致的工艺品,为年集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元素。
“快来尝尝我的年糕吧。”集市上手艺人制作的黄面窝窝为“黄河大集”增添了几分年味。
记者了解到,不仅是济南的仲宫大集满是烟火气,在山东省各地都将选取“文化味、乡土味”浓厚的大集,让“黄河大集”与乡村冬春群众性文旅活动相融合,把“黄河大集”打造成“年货大集”“好品大集”“文化大集”。
“黄河大集”将以“文化先行、旅游推进、好品带货、网络传播”为内容,通过“线下大集+线上带货+宣传推介”的方式,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饱含烟火气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旅活动,打造体现山东黄河文化乡土风情的沉浸式体验区,助力社会经济快速复苏,打造全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编辑:王洁钰
实习编辑:王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