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历史名人写诗赞颂弥河

潍坊晚报 2023-02-19 16:50:06

郦道元雕像。

赵秉忠诗碑。张新民 提供

  弥河流域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彪炳史册的人物,有社稷重臣、战场将帅、文苑精英,留下了许多歌颂弥河的篇章、吟咏弥河的诗句以及脍炙人口的故事,无不显示着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灿烂的文化风情。马瑜背河的故事、赵秉忠的弥河诗、郦道元的弥河情结……是历史献给弥河无比灿烂的文化瑰宝。

  故里传说

  马瑜背河写诗 老师褒奖有加

  临朐籍状元马瑜,被称作明代江北第一状元,官至礼部右侍郎、侍讲学士,逝后追封翰林院学士、资善大夫、礼部尚书。一生作出了不俗的业绩,留下许多传说故事,其中就有一个“马瑜背河”。

  旧时,弥河上桥梁极少,即便有,大多也是滚水桥。这种桥只在河流枯水期发挥作用,夏秋二季多被大水淹没。背河,便成了夏季人们过河的一种方式。马瑜十七八岁时还在学堂读书,有一天,他与同学们去弥河洗浴,见一名少女在岸边徘徊。马瑜知其为过河犯难,便大大方方将少女背过河去。古时候男女授受不亲。事后,众同学把这事当做笑柄告知老师,老师询其所以,佯怒,令他写一首背河诗详述其事,马瑜提笔写道:

  淑女临河叹激流,

  蓝袍权作渡河舟。

  已将书手挽素手,

  斜倚龙头靠凤头。

  一枝红杏插儒背,

  十分春意满河洲。

  轻轻放在河滩上,

  默默无言各自羞。

  老师读罢此诗,暗暗称奇,非但没有责备,反而褒奖有加。

  状元诗抄

  赵秉忠写弥河诗 记录家乡叹美景

  赵秉忠吟咏弥河的诗不少,有一首七言绝句《雨中渡河》(出自赵秉忠《 山集》),记载了他昔日渡河归乡的情景:

  水涌波辉迷渡人,

  四来风雨撼河滨。

  岸边渔夫知名姓,

  手指东方是旧津。

  另一首五言律诗《秋日饮冶湖》(出自赵秉忠《 山集》),抒发了作者饮酒冶湖、触景生情、感叹时局的复杂心情:

  湖上一杯水,秋风洒客衣。

  绿疏溪柳瘦,红绽渚莲肥。

  寻竹随棋局,观鱼立钓矶。

  丘园心自惬,非与世相违。

  钓鱼台是弥河支流石河的一处景点,民国《临朐县志》记载,赵秉忠在这里留下了他的一首五言排律《钓鱼台吟》,堪称不朽佳作:

  《舆记》富春山有子陵滩,而此台在骈之西野,片石天成、清流可漱,史传齐人上言男子钓泽中,意其地也。历千百年,遗迹尚存,吾郡钟司空为之筑室作歌,余探幽过其处,赋诗以记之,时天启三年也。

  大隐今已殁,揽胜思其贤。

  汉皇勤延访,介节峻弥坚。

  目藐王侯贵,徜徉适所天。

  似凤腾云䎝,如龙潜深渊。

  卜兹齐南境,唯乐佳山川。

  万壑晴云绕,一泓清且涟。

  持杆岂在鱼,罢钓应忘筌。

  片石作方床,白云稳昼眠。

  麋鹿喜与游,天地期比肩。

  此地将终身,富春莫浪迁。

  羊裘一披后,缥缈若观仙。

  于今钓鱼台,清风尚依然。

  不见垂纶者,石上霭苍烟。

  万历甲寅年二月,赵秉忠作《沂山观瀑布泉》诗,吟咏了弥河源头沂山的百丈崖瀑布,气势磅礴,情深意切。

  沂山观瀑布泉,台省吾丈索诗,漫成二律。

  百丈悬崖峻,名传泰岱东。

  龙渊翻地轴,雪窦响天风。

  六月寒金掌,千秋饮玉虹。

  山灵知浩荡,霖雨万方同。

  瀑布山头挂,冰河天上来。

  波光连海岱,练影泻氛埃。

  不断四时雨,惊闻万壑雷。

  香炉曾纪胜,转忆谪仙才。

  弥河踏浪

  郦道元随父驻青州 《水经注》记载童年

  童年生活在青州的郦道元对弥河情有独钟,他在《水经注》记述弥河(巨洋水)的篇章中说道:

  先公太和中作镇海岱,余总角之年,持节东州。至若炎夏火流,闲居倦想,提琴命友,嬉娱永日,桂笋寻波,轻林委浪,琴歌既洽,欢情亦畅,是焉栖寄,实可凭衿。

  这段话意为:他的父亲在(北魏)太和年间坐镇青州,他童年时代随父居住于此。炎炎夏日,和几个伙伴,在沙滩上柳荫下,轻踏弥河细浪,愉快地弹琴唱歌,游泳嬉戏,这样自由自在的欢乐时光,实在让他终生难忘。

  郦道元,字善长,今河北涿州人。生长在北魏时期的青州,地理学家,他的《水经注》是一部中国古代地理名著。父亲郦范,曾经两次出任青州刺史。郦范在第二次出任青州刺史时,被晋爵为范阳公、平东将军,任职时间为十年左右。出生在青州的郦道元,随父在青州度过了童年时代。

  郦道元少年时代就喜欢游览。他后来在免官家居时,遍览图书,发现汉代地理书《水经》有许多缺陷,便决定为《水经》作注。

责任编辑:邢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