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弥河千回百转支流秀美

潍坊晚报 2023-02-20 08:53:53

老龙湾。张新民 摄

  弥河携沂山风韵,出群山,纳支流,渐成浩荡之势,一路北流。弥河的自然风光妖娆多姿、景色无限,老龙湾、蟠龙山、巨弥滩等景点好似一路珠玑、如影随形,闻名遐迩。弥河支脉众多,汇集了150多条大小支流,滚滚而下,形成了庞大的流域体系,流域面积3847.5平方公里。

  弥水蜿蜒绕山而走 寿光境内多次改道

  “临朐到九山,弥河过九遍”。这是在临朐县流传的一句顺口溜,道出了弥河在临朐一带的婀娜多姿。

  弥河源头由水石屋村天齐湾出沂山西麓,飞流直下,在九山掉头北去,千回百转,盘桓在沂蒙山区的群山之中,遇着山,绕着山转,遇着水,牵着水走。它让山坡披绿,让农田、荒滩放飞丰收的希望,把一棵棵果树变成摇钱树,更有冶源水库的湖光山色、老龙湾之云蒸霞蔚,把骈邑书乡打扮得如诗如画,堪比水乡江南。

  弥河出临朐县境,在青州东南河村接纳了它的一条重要支流石河,水势渐丰、河道遂阔,主河道槽宽250米—300米,一般流量400立方米/秒,开始了它在青齐平原上恣意徜徉的旅行。

  “寿光县,弥河川”是流传在寿光的一句顺口溜,一方面道出了弥河在寿光境内多次改道的历史史实;另一方面,寿光广袤的土地都是弥河的冲积平原,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寿光菜篮子”享誉全国的名片里,一定深深地印着弥河的底色。

  历史上的弥河在下游段多次改道,现在依稀可辨的弥河古道大概有6条。今弥河河道在寿光市广陵乡南半截河村北,仍分为两股,主河道由此东北流,至滨海开发区央子港入海,河口段也称新弥河。另一股岔流由南半截河村北向西北入小清河,完成了它纳百川归沧海的使命。

  老龙湾水出岩洞 云蒸霞蔚有奇观

  老龙湾,位于临朐县城南冶源村前,海浮山阴,弥河西岸,是一条长度仅有500米的支流。

  老龙湾系地下泉水涌出地表汇集而成,水面面积约50亩,水深盈丈。老龙湾水清澈见底,四季恒温。盛夏酷暑,清凉甘冽;数九隆冬,雾气蒸腾。据《水经注》载:老龙湾古称薰冶泉,因水出岩洞,冬暖夏凉,海浮山阴时常呈现出雾霭缥缈、云蒸霞蔚之奇观而得名。

  老龙湾内泉计万许,著名的有铸剑池、善息泉、濯马潭、万宝泉等。铸剑池在老龙湾西端,泉水腾跃、涌出地表,是老龙湾主要源泉之一,传说春秋时欧冶子曾在此铸剑淬火。池西南角磐石峭壁上“铸剑池”三个草体大字,乃明末道人雪蓑手书,遒劲雄浑。

  老龙湾拥有江北著名的天然竹林。濯马潭东西,绿竹成林,新翠欲滴,干霄蔽日,夏不知暑。冬日,万木凋零,唯竹林透绿。

  湾南有江南亭,是明代著名散曲家冯惟敏晚年弃官归里,隐居于老龙湾畔时所建,原名“即江南”。清乾隆年间,大学士于疏敏为之题“碧波云潭”匾额。1912年,重新修葺,冯氏后裔冯瑞章改题为“江南亭”。1986年秋,书法家武中奇为之题书“碧波云潭”,重制匾额,悬于江南亭内。

  另有雪化桥、云桥、清漪亭(芳州亭)、白龙行宫(俗称“龙王庙”)、陈荣碑竹、百龙苑等景点散落其中,处处曲径通幽,令人流连忘返。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老龙湾为齐鲁大地名泉之一,水自地下熔岩裂隙中涌出地表成湖。青山绕水,莹流如镜,四季恒温(18℃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冶源烟霭三冬暖”的美称。

  ◎相关链接

  弥河支流丰富

  史料多有记载

  弥河以它博大的胸襟,融汇了流域内150多条大小支流,呈叶脉状自东西两侧与主流汇合,主要有:

  五井石河,发源于沂源县,东北流,流长35.5公里,流域面积264.2平方公里。

  薰冶水,《水经注》说:“巨洋水自朱虚北入临朐县,薰冶水注之。”流长500米。

  石河,又名石沟河,《水经注》称洋水。《益都县图志》称石沟水,源于青州市王坟镇,其支流众多,涵盖整个王坟镇与弥河镇的西南地区,流长26公里,流域面积244平方公里,流域内建有钓鱼台、黑虎山水库。

  南阳河,《水经注》称长沙水,“出逄山北阜,世谓之阴水”。源出玲珑山(古逄山北峰)北麓,旧图志载,另有北源出郎公山北麓,二源在下院村附近相汇、东流,在角楼村纳石子涧水,经青州城区闹市一路蜿蜒东去,至东阳河村东入弥河,流长32.5公里。

  康浪河,发源于青州东部的灵山,依地势从东南流向西北,至状元桥村北汇入弥河。流长11.9公里,流域面积14平方公里。1956年起,在上游修建姜家沟水库、庄庙水库、宫家水库、辛庄水库。

  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载:康浪水,出府城东三十里。《水经注》:“巨洋水,东北合康浪水,水发县(剧县)西南山,北流,注入巨洋。”《齐乘》康浪水,即今香山南狗王河。

  尧河,尧河位于青州东部,是青州市和昌乐县界河,《水经注》称蕤水。发源于临朐县尧山,流经临朐、青州、昌乐、寿光四县市,新河道在昌乐县境汇入丹河,丹河北流入弥河;老河道北流于纪台入寿境,汇流丹河,全长30余公里。1966年在上游修建高墓水库。

  丹河,古称丹水。《竹书纪年》说的“尧放丹朱于丹水”,即指此水。源出临朐悖林乡,北流经青州、昌乐、寿光,于寿潍边界入弥河,全长41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该河进行治理,新挖河道。1958年在昌乐县境内建成丹河水库。

  众多的支流中,还有红旗河、夏庄河、白沙河、杨家河、寺头石河、冶源石河、龙岗河、乾河、墨水溪、温凉河、云峡河、朱龙河、丰收河、洗耳河、康河、猪龙河、张僧河等等。

责任编辑:邢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