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学习人生路改变(六)

潍坊晚报 2023-02-27 17:06:37

潍坊二中1975年16级3班毕业照。陈平 提供

  一次排名次的考试,让学生们醒悟过来:学习是很重要的。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这份醒悟影响了学生们的一生。得益于高中对学习态度的转变,笔者所在高中潍坊二中的高考成绩在全昌潍地区数一数二。知识决定命运,笔者也在就业后的多次重大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改变了人生路。

  高中恢复教学秩序

  学生重燃学习兴趣

  高中虽说想上的都能上,但开学前加了考试这一环节,也算是渐进式恢复教学秩序的一种试探,说是“回潮”也可。当然,学生们喜欢“回潮”的浪花更汹涌、更大一些。

  笔者自打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已多年没见过试卷的样子,更没有模拟考、摸底考、排名考等等这一套考前必须多次演练的流程,就匆匆下了场。好在学校传出话来说,虽是要考一下,还要公布成绩,排名次,但成绩高低都不牵连、不影响上高中。笔者这才放下心来。考完后,学校果然把写着名次、名字、成绩的大红纸,贴满了一堵墙。在招收的八个班共400多名学生中,笔者名列第124名。当看到这个名次时,笔者先是一阵气恼,但又想到玩了太久,考这个样子也算对得起本人了,心也安了下来。

  这次考试,给笔者和同学以震撼,大家终于醒悟过来,这份醒悟影响了终生。也许从那时起,这群调皮孩子建立起一项认知:学校很重要,学习很重要,知识很重要。老师讲课前也有了备课程序,批改作业也就有了老师的味道,学校趋向正规,老师渐有师容与风范;学生也能坐稳板凳,认真听讲。虽然有一段短时间刮起“反翻案风”,但对学生们影响不大,因为大家都意识到老师再不教、学生再不学,不行了。笔者第一次接触到文言文《愚公移山》《曹刿论战》《黔之驴》和《捕蛇者说》就是在那时,有的章节笔者现在还能背下来。也就是从那时起,笔者对文字、文学有了兴趣和爱好;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五千年历史的源远流长,有了初步的认知和尊崇。

  笔者从那开始对学习上心了,虽然时常开小差,但课堂纪律遵守得还是不错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太阳一出照四方这么利落痛快,而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得来的。好在求知欲从那时引出,直到今天仍未减弱。

  发奋学习显成效 一推双考得第一

  得益于高中时学习态度的转变,这后续效果,在几年后考大学时,有了显现。恢复高考后的1977年和1978年,潍坊二中考入全日制大学本科的人数,在全昌潍地区数一数二。仅笔者所在班就考上5名,外加一名大专生和一名中专生。那时,全国每年只招收二十多万名大学生,比现在招收的硕士研究生还少了十多万人,可见含金量之高。

  笔者在5000多人的国营大厂中,是唯一一个过了初选线进入预选的考生。招生简章规定,凡进入初选线的,还要政审和体检。为此,厂政工科为笔者单独搞了政审,同时指令厂医务室专门派出一位医生,陪笔者到人民医院体检。遗憾的是,离录取线还差2.5分而痛失机会。

  不过,接下来的事让笔者挽回一把。那年高考结束后,厂里决定创办全脱产电视大学班,招考本厂工人中的高中生入学,以培养技术人才。招考简章列明:凡在本年度高考中过了初选线的,免试入学。算来算去,全厂就笔者一人免试,就高兴地想,这招考简章不错,为自己单设了一条。这事闹的,还有“副产品”。车间主任见了笔者说:“你小子行呀,为车间争了光。”师父见了笔者说:“徒弟行呀,给师父长了脸。”

  没等电视大学开学,一纸调令,把笔者从工厂里调到了父亲所在的县城。在这里,笔者又以全县第6名的成绩考上了电视大学,入学一看,笔者年龄最大,比最小的学生整整大了7岁。

  因为对未知事物有兴趣,就多了些好奇,就想刨根问底。一来二去,便能一点一滴地积攒起来,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1996年,全市“一推双考”公开招考副县级领导干部,笔者在报考一个管理局副职的笔试中,令人难以置信地考了个第一,把这个局所有正宗名牌大学生都考下去了。

  该局一位副局长大感意外,半夜来电话,问笔者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是学士还是硕士学位。笔者如实相告:“大专,没学位。”

  高中师生情深厚 恩师泪洒火车站

  潍坊二中的师生之情十分深厚。笔者的英语老师陈老师,无论是体型还是模样,长得有点像外国人。有传言说他历史不清,有很复杂的海外关系,这在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下,是不得了的大事。为此,他还挨了一些高我们四五级同学的武力批斗。

  动乱结束后,陈老师要移居香港,回到母亲身边。我们一大帮同学到火车站送他。在检票口,陈老师饱含深情地对面前的学生们说:“我在这里没有亲人,原以为也不能有同事和同学相送,要孑身一人孤独地离开这里。想不到,真想不到还有这么多同学来送我,真心地谢谢同学们。”说完,含泪、招手、转身,登上即将开动的火车。

  其实,应该是我们感谢老师才对。

  即使毕业很多年后,我们也没忘记老师。

  本期图片由田源绘(署名除外)

责任编辑:邢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