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哥庄站:三千余群众抗德阻路
潍坊晚报 2023-03-12 16:29:52
姚哥庄站
张英画像(资料图片)
高密抗德运动发生在姚哥庄火车站周边。1899年,德军洗劫高密的村庄及县城,后德国人在高密修筑铁路时,欺压百姓,引起民愤,由此爆发孙文等人组织领导的抗德阻路事件。1925年,中共高密车站支部成立,1938年,抗日武装高密县爆炸大队成立,三千余人在姚哥庄站至蔡家庄站间的铁路上,不停切断日军铁路运输。
德军洗劫高密村庄 孙文等人群起反抗
姚哥庄火车站自德建之初即是一个小站,高密抗德运动即发生在该站周边。1899年6月,德军洗劫了堤东庄、刘戈庄和高密县城,杀死二十多名村民,伤者无数,离开时还焚烧了高密书院的全部书籍。堤东庄,离姚哥庄火车站很近。自张鲁集德国修筑铁路者调戏妇女,成为抗德事件的导火索,又加上为了赶工期,压缩成本,德方山东铁路公司青岛总办锡乐巴安排修路之时,桥涵开通过少,雨季大量农田被淹,还有征地不力,没有耐心理顺地契所属人和使用者间的关系等多方面原因,引发了高密孙文领导的抗德阻路事件。
1899年冬,胶济铁路勘测延伸到高密城西濠里一带。德国人在勘探和植标过程中,以低价收买农田,逼迫农民迁坟移舍,此举遭到了沿线农民的激烈反抗。1899年11月21日,孙文在绳家庄召开大会,在其组织发动下,抗德队伍迅速扩大,风潮波及108个村。1900年1月1日,孙文、李金榜等率领五百余人,执旗抬炮,前往晾甲埠一带,拆毁铁路窝铺5座。11日,孙文、李金榜等在张家大庄聚集武装群众三千余人,兵分三路,再次到晾甲埠一带阻拦修路。正在保护修路的清兵见人多势众,立即保护德国人撤回高密县城。
1900年4月9日,抗德群众数千人从绳家庄北上阻路,焚烧窝铺数座,并准备攻城。下旬,孙文率群众沿柳沟河一带设防,打败进攻的清兵。继之,由德国顾问指挥的清兵洋枪队参战,群众浴血抵抗,因伤亡较重,斗争陷入低潮。孙文隐蔽在绳家庄、王家庄。后因叛徒出卖,于5月3日晨被捕。
1900年7月2日,三千多名抗德群众在柳沟河畔聚集,继续阻路,并准备攻城,欲救出孙文。清大员胡景桂见民众气势汹汹,势不可挡,遂在城东门外大石桥北,将孙文杀害。孙文成为高密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高密车站支部成立 程云祥被叛徒出卖
程云祥,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任中共高密县委委员。1929年夏,因叛徒出卖,躲避缉捕,去东北。后又辗转去衡阳。
这段历史引出了另外一段故事,这叛徒正是丁惟尊,他曾是高密的早期党员,做过高密火车站的擦车工,在大革命时期表现比较积极。山东形势恶化后,高密的党员不断被捕,他在铁路也呆不下去了,便跑到青岛当了一名排字工人。在叛变的王复元的威逼利诱下,丁惟尊叛变了革命,经常带着王复元到共产党员秘密联络的青岛火车站等地捕杀共产党员。高密籍青岛地下党员田泗就是在丁惟尊的指认下被捕又惨遭杀害的。如果不是丁惟尊的妻子傅玉真(傅书堂之妹)暗中给高密火车站工作的程云祥发出信息,想必程云祥的结局也会与田泗一样。
田泗,高密大圈人,1902年出生于地主家庭,1925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8月,考入广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1927年,参加了广州起义,在战斗中光荣负伤。1928年初伤愈后返回山东,省委派他回高密从事农民运动工作。潍河农民暴动失败后,曾调中共潍县特支、山东省委、青岛市委工作。1929年8月4日,田泗在青岛被捕,9月26日被反动当局杀害于青岛市的团岛。
1929年8月10日晚,丁惟尊被中共特科张英枪毙于青岛滋阳路口。张英,又名刘英,原名马宗显,曾用名马尔赛夫。1902年1月20日出生于寒亭马家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故事后来被写成小说《伍豪之剑》,于1980年1月1日在《人民日报》连载。
组建抗日爆炸大队 频频切断日军运输
据《高密县志》载,1938年3月,回到高密的程云祥,组建了抗日武装高密县爆炸大队并任大队长。由他领导的游击队协同群众三千余人,在姚哥庄站至蔡家庄站间的铁路线上,割电线、掀铁轨、扒路基,不停地阻断日军的铁路运输。同年8月5日夜,程云祥率领爆炸大队在姚哥庄火车站西侧进行爆破活动,遭到日伪军袭击。他在掩护队员撤退时身受重伤,返回驻地大石桥村不久牺牲。
姚哥庄站,尽管只是胶济铁路上的一个小站,但是,依然有火车带来的繁荣。姚哥庄站周边,一度繁华异常,姚哥庄火烧、姚哥庄烧鸡也名噪一时。沿火车站一条街上,各类商店应有尽有,从青岛发来的货品拉近了农村与城市间的距离,为了防止事故和不法行为发生,按德占时期的《运输条例》规定,必须持车票或站台票才可以在站台通行,车站有警察负责维持秩序。可惜,规定是规定,沿线商业依然按其自有的规律存在着。一名德国人描述了当时胶济铁路沿线的情景:“乘客们背着行李,一个挨一个地站在站台上。水果商和餐饮商大声叫卖,警察不得不使劲地让人们远离轨道。”
同时,许多追求上进的青年,从这个小小的火车站走出去,成为家族的火种,成为国家的栋梁。
1984年胶济铁路复线开通,姚哥庄站依然有一段通客车、发货运的历史。待2007年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该站逐渐变成只办理通过及会让的小站。车站周边建筑也在拆除,包括旁边的学校。蒸汽时代渐渐走远,高铁时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