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镇街丨寒亭街道:用实干点亮“幸福”!
潍坊新闻网 2023-04-15 08:47:00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寒亭街道是寒亭区委、区政府所在地,面积60.3平方千米,辖36个行政村、10个城市社区居委会、241个小区,总人口10.8012万人(农村人口34471人,城市人口73541人)。近年来,先后获得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山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山东省“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入选山东省第三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乡(镇、街)、全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市级耕地保护激励镇(街道)、市级全域美丽幸福河湖镇等省市级荣誉称号。
近年来,寒亭街道牢牢把握当前寒亭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紧扣“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守底线”工作主线,突出“党建统领、项目经济、城市更新、民生改善、守好底线”5项工作重点,不断为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聚焦项目建设
助推经济发展“加速度”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街道牢树“项目为王”的工作导向,把项目现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聚焦项目促发展,全力以赴抓经济。
4月11日,在寒亭街道辖区的潍坊滨投车时光汽车城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大型卡车来回穿梭,不久后,这里将建成集汽车展销、汽车文化、时尚生活等功能服务于一体的汽车产业商贸综合体;在中房 · 艺术中心项目现场,建筑工人们抓进度、抢工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潍坊新的文化艺术地域名片,进一步丰富广大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今年以来,寒亭街道聚焦“抓项目 拼经济”的发展要求,坚持“项目就是生命线”,进一步增强抓项目、促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项目洽谈招引、审批落地、施工建设到经营发展,实行全流程跟踪、全周期管理,建立“一周一调度、一周一会商、一周一通报”机制,持续提升项目管理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街道上下紧盯项目建设,拼劲十足,为了优化项目服务,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该街道组建项目推进专班,以“目标+责任人+推进情况+完成时限”的形式,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台账》,对滨投车时光汽车城等总投资341亿元的35个在建项目挂图作战,加速推进项目高质量建设。同时,严格落实23名科级干部包靠辖区企业项目,不定期深入企业项目走访,“面对面”收集问题,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困难问题。
下步,街道将持续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大型综合汽车服务产业园、中房艺术公园等项目投入使用,计划新引进项目12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加速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聚力城市更新
引领品质提升“新路径”
街道作为中心城区街道,精心描绘城市“颜值”,精细刻画城市“表情”,精致塑造城市“气质”,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责无旁贷。街道作为城市更新的主战场,强担当、勇攻坚,着力提升功能品质,积极引领城市更新实现新成效。
近年来,街道先后完成了中央商务区、商业村片区、汽车产业园及吴官庄近 1000 亩集体土地拆迁腾退,围绕城市主干道抓好渤海路两侧低效用地企业拆迁及北平旺沿街店铺“拆旧改丑”,完成了占地约600亩的高铁片区北辰人民医院、站北广场落客平台及路网建设地面评估工作,推动在建中的渤海大厦等3个城市更新重点项目。
下步,街道将继续坚定不移抓好城市更新,保持“争分夺秒、决胜全年”的斗志,攻坚推进600亩的高铁片区北辰人民医院、站北广场落客平台及路网建设拆迁倒地、350亩津潍高铁拆迁倒地,适时展开400亩潍坊职业学校项目拆迁;有序推进三染片区、干休所片区等4个地块340亩土地拆迁清零;加快渤海路两侧城市更新步伐,完成北平旺等村安置楼建设,推进3个海绵城市改造项目,率先打造城市更新“微样板”。
坚持为民惠民
铺就服务群众“快车道”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街道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落脚点,统筹发展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提高民生服务保障能力水平。近年来,先后新建社区大食堂3处、残疾人如康家园1处,城市书房1处、完成齐家埠养老中心、街道公益性墓地建设,顺利完成陈家官庄村208户和齐家埠村152户二期安置房分配、齐家道村及王家道村288个安置房地下停车位分配,改造“核酸检测小屋”并顺利启用全区首家“就业小屋”,打造“家门口”的就业环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街道紧扣群众需求,织密绣花“针脚”,积极借力全区“社区赋能、书记赋权”工程,在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做细做优民生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效尝试。比如,为打通服务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网格”,街道创新打造“有事帮您办”智慧服务平台,解决群众各类诉求1800余件。坚持每月常态化开展“有事您说话”居民服务日活动,在家门口为群众送服务、办实事、解难题,高效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截至目前,共举办活动500场次,解决水电气暖等各类民生问题2100余件,较好地实现了“小事不出居、大事不出街、问题不上交、就地化解掉”的治理目标。
你“点单”,我“买单”。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的精准化、科学化,“靶向式”解决群众诉求,街道依托联合辖区“双报到”单位、物业企业、志愿组织等群体,探索“群众点单、政府上菜”的服务新路径,把居民最关心的“关键小事”办实办好,做到诉求有人听、问题有人管、困难有人帮。泰祥社区“党建+精准助老”延伸为民服务“触角”,较好地畅通了“双向奔赴”渠道,让老人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万春园社区积极构建“党建+志愿服务”实践模式,精心成立“五色”志愿服务队伍,在辖区内广泛开展矛盾调处、公益行动、巾帼志愿等服务活动,实现服务资源与居民需求的“精准对接”;毛家埠村率先推行“党员巷长制”,把服务群众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为村内78名7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日蛋糕,为32名8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为35户60岁以上独居老人家中张贴爱心联系卡……
深化社会治理
擦亮宜居宜业“新底色”
物业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为全面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诉求,更好地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今年街道创新开展了“红色领航促提升 物业观摩进小区”活动,每周开展一次,各城市社区、同星级物业企业之间找差距、查不足,激发比学赶超内生动力,形成“党工委书记—总支书记—城市社区书记”三级书记大抓物业提升的生动局面。同时,为不断满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提升物业服务水平,街道坚持创新举措、精准施策,推出“物业增值服务”75项、开展“物业服务进小区”志愿服务活动132次、创新实施“1+2+N”物业调处机制、开展“阳光督查”行动84期、开展“红色物业学院”培训17期……辖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街道探索实施“党员巷长”机制,党员、群众齐上阵,出动人力、机械,并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参与性,推动群众成为环境整治的“主力军”,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推进。走进各村,目之所及,焕然一新,水泥村道干净整洁,农户庭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环绕,漫步在口袋公园,令人心旷神怡。走进农户家中,一方庭院、满屋时光,推门闻香,移步见景……成为了街道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亮丽风景线。
实干争先,勇立潮头。今年,寒亭街道将持续坚定“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决心,持续深化“社区赋能、书记赋权”工程,以创造性思维狠抓工作落实,以创新性改革破解发展难题,狠抓基层党建、项目建设、基层治理、服务民生等各项重点工作,培育5个精品党建品牌、30个特色党建品牌,打造物业服务“新标杆”,争创省级美丽乡村,持续深化干部队伍“实”字品牌建设,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全力拼出一派新气象、拼出一方新天地,开创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策划:马廷刚 孙瑞永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晓杰/文图
通讯员:陈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