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慢”游记③:让人过目不忘的李家便民街,隐藏的都是文案高手
潍坊新闻网 2023-05-15 10:07:53
人食五谷 一日三餐
潍坊人的饭菜
一半在佳乐家
一半在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提供观察一座城市
最有趣的视角
这次,我们“慢”游农贸市场的第三站来到了奎文区——
李家便民街
“五一”之后,大片的绿色开始在虞河两岸蔓延,李家便民街正对面的小公园里,明晃晃的阳光穿过斑驳的皂荚树叶子,落在休憩的人群身上。对附近的居民来说,李家便民街和虞河边的小公园,其存在的意义某种程度上并无二致。
下午三点,修自行车的大爷乐呵呵地等待着生意上门。
顺着入口往街里走,目之未及,卖西红柿、黄瓜的大姨的吆喝声已经声声入耳,没有电子喇叭的加持,大姨的叫卖声略小,但每一声都饱含真挚。我们总能轻而易举地在农贸市场看到那些努力谋生的人,这种极具治愈性的日常往往让过往的路人多了几分购买的欲望。
一棵假装自己还长在树上的香蕉。
马女士的油焖咸菜摊已经经营了10多年,剥了皮的大蒜、切成条的黄瓜、嘎嘣脆的萝卜、劈成绺的青椒都浸透了滋味。“没学过,就是自己的手艺”,正是这独创的手艺,赢得了来往的回头客的赞许。
便民街,重点在于方便和实惠。街上的肉摊挂起了免费切片切丝的招牌,有机番茄直接微信下单就可以送货上门,土豆可以买一个,红薯面的窝窝头可以先尝一尝……在这里,只要你开口,都可以商量,老板们自来熟的程度仿佛已经认识你很久。
热衷于明码标价的摊主们,都是隐藏的文案高手,寥寥几字,简单又直接。
买了肉,势必是要买点炝锅的葱。周大姐的摊位上摆满了从安丘金冢子镇运过来的大葱,葱白葱叶五五开,绿和白的色彩自然过渡,掐一下清甜鲜嫩。周大姐一边剥大葱一边分享着保存方式,面对观望后不买的顾客也毫不在意,说不定下次就会来呢。
菜备齐了,顺手买点主食。现揭的高粱煎饼薄如宣纸,刚蒸出来的枣花馒头“咧”开了嘴,黏玉米和黄玉米散发着丝丝甜味。对了,李家便民街还有软乎乎的南瓜蛋糕,外皮酥脆内里绵软,奶香浓郁。
当你路过一袋一袋青菜时,别惊讶,那是盐碱地里长出来的黄西菜。包包子好吃,用热水一焯,浇上蒜汁也口味极佳,路过的大爷也感叹一句“只听过没见过”。看吧,逛农贸市场不仅能饱腹,还能长知识!
便民街南门口,卖酒的赵大哥支了个棚子,成了大爷们的聚集地。一张桌子,四把椅子,一副象棋,一个下午。大爷们沉浸在楚河汉界的“战争”里,路过的我们闯进他们的欢乐里。
到了下班点,人群开始密集。电动车上除了粮食和蔬菜,还多了“挥舞梦想”和“有点饿”的小孩。
叫“小黑”的小黄猫占了一隅,姿势妖娆地晒着太阳。
这条街不长,北起广文街,南至健康东街,总共约500米,但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小到暖壶瓶的木头塞子,大到衣服家电,总有那么几个有趣的“整活”人,为你考虑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其他的农贸市场相比,李家便民街没有眼花缭乱的小吃摊,也没有时而香甜时而酸辣的味道,更没有浪漫的鲜花店和丰富的日料店,这里的人流量持续而稳定,仿佛生活的起伏路经此地,便足以熨烫平整。
农贸市场啊,可真有意思
要是你遛完弯想尝尝头茬的西瓜
或者想买点黄西菜包个肉包
或者只是闲得无聊想逛一逛
那李家便民街
值得你去看看
策划:孙瑞永 王光伟 李中伟
统筹:周晓晴 封晓健
文案:封晓健 于志华
图片:封晓健 于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