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调研行 | “人才+科技”,安丘蜜薯甜蜜蜜~

潍坊新闻网 2023-06-26 15:58:28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插秧、滴灌、覆土……一双双灵巧的手将蜜薯苗插进覆了黑色地膜的沟垄上,沟内的滴灌带紧接着浇水,几天就能缓过苗来。记者在安丘西南山区柘山镇的田野里看到,一垄垄、一片片的蜜薯苗在阳光下生长,充满了生机和希望。近年来,安丘市充分发挥柘山蜜薯通过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这一优势,通过“人才+科技+党建”引领,从产业链前、中、后三端发力,做大蜜薯产业,实现了柘山蜜薯的华丽转身,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郭世学(左)查看蜜薯苗移栽情况。

乡土人才“领军”“头雁”领航效应凸显

  “柘山属于山地丘陵地区,沙质土壤,富含矿物质,种出的蜜薯就是好吃。蜜薯浑身都是宝,茎、叶都能加工预制菜,前期我们已经联系了相关加工企业,今年就把这块做起来。”柘山镇金钱洼村党支部书记郭世学介绍,他们村70%的耕地都种了蜜薯,他本人就种植了50公顷。他的种植基地从4月16日开始大田移栽,一直栽到7月5日才能结束。而他第一茬移栽的蜜薯到7月底就能成熟上市,订单价格每公斤6元以上。

  在产业前端,像郭世学一样带头种植蜜薯、领着群众致富的党员干部大有人在。

  柘山镇槐抱榆村党支部书记殷方海这几年一直大面积种植蜜薯,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在他的带动下,槐抱榆村全村种植蜜薯面积超过70公顷。

  潍坊柘乡金水谷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晓东联合蜜薯种植合作社和种植户组成“产业联盟”,投资400万建设蜜薯育苗扩繁大棚,专门为合作社和农户提供优质种苗,7个育苗棚年产种苗800万株,可栽植蜜薯140公顷。

种植户正在进行大田移栽。

  80后的张晓东是一名归国留学生,他放弃北京的工作进军农业,成为一名有着全新经营理念的“新农人”。

  曾经在外打拼多年的安丘市国栋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国栋也是一个典型代表。他率先在村里种植蜜薯,第一个成立蜜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从育苗到管理再到销售提供一条龙服务,带动乡亲们种植蜜薯增收致富,开启了柘山蜜薯产业发展之路。

  正是因为高国栋、张晓东、郭世学、殷方海这些“领军”和“头雁”的影响和带动,柘山镇通过“产业联盟+合作社+种植户”的形式,大力发展蜜薯种植,国栋蜜薯、金水谷、槐抱榆等蜜薯产业联盟、专业种植合作社应运而生。这些专业合作组织不仅有自己的种植基地,还为种植户提供从种苗到管理到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种植户,促进了整个蜜薯产业的发展。今年,全镇蜜薯面积突破2000公顷。

山东交通学院专家张万志(左二)在国栋专业合作社现场指导。

科技加持,助推蜜薯产业迅速成长

  “咱们覆的这个黑色地膜不仅可以保温,还能抑制杂草的生长,地膜中埋有滴灌管道,可以保障蜜薯的各阶段生长用水需求,不仅节约了人力、用水,还大大提高了蜜薯的产量。”柘山镇槐抱榆村党支部书记殷方海说。柘山蜜薯之所以品质好,土壤环境是一个方面,科技是关键。蜜薯从育苗到扩繁、再到大田移栽、管理和收获,全程科技加持,所以产出的蜜薯果型好看、品质好,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在安丘市国栋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蜜薯试验基地,山东交通学院蜜薯机械研发专家耐心指导村民如何进行机械移栽、如何调试栽种机械等。“原本种植一亩地的蜜薯,需要好几个人干一天,现在只需要2个人,一小时就能保质保量完成了,机械化太省事了。”村民们认真学习,兴奋不已。

  “机械化种植、全程托管服务,不仅可以解决村里劳动力不足的难题,更破解了种地增收难题。目前咱们合作社已经实现了耕、种、管、收机械化作业全覆盖,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安丘市国栋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国栋说。

棚内移栽扩繁。

  依托科技赋能提升蜜薯品质。安丘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人社、科技、金融等部门,定期开展农民技能提升培训,有针对性地培养蜜薯专业种植技术人员、专业贮藏人员和专业经纪人队伍,不断完善蜜薯全产业链技术服务体系,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作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的柘山镇,更是深化与山东省薯类专家体系、潍坊农技站、北京恩源科技集团等科研团队合作,今年建设蜜薯脱毒苗实验基地2处,开展农技培训8次、400余人次,提高了种植户的整体管理水平。同时,积极探索推广蜜薯托管种植模式,打造“育种管产销”全产业链条托管经营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以安丘市国栋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短短几年时间,建起蜜薯试验基地并引进各类新品种蜜薯24个,烟薯25、西瓜红、哈密白薯蜂等多个品种产量比传统红薯高一倍多。目前,已有300户种植户加入该合作社。

  “科技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机械化的应用以及‘大田托管、订单种植’等新模式的探索实施,使柘山蜜薯收获期比传统种植提前了4个月,从7月底开始一直收获到11月底,再加上恒温窖藏,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鲜蜜薯卖,价格也从原先的每斤1元涨到3元甚至十几元,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柘山全力打造‘蜜薯小镇’农旅品牌,推动蜜薯产业与农家乐、民宿、景区等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以旅促农、农旅互动,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柘山镇党委书记王斌介绍。

蜜薯大田移栽现场。

末端发力,推动蜜薯产业做大做强

  为促进柘山蜜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单项冠军”,加快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安丘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柘山蜜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园区化种植+合作社管理”等模式,加速柘山蜜薯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提升,辐射带动全市黄金蜜薯产做大做强,今年全市蜜薯面积发展到2400公顷。

  为拉长产业链,实现蜜薯深加工增值,柘山镇以山东发源地智慧农业鲜食黄金蜜薯预制菜项目为依托,开展蜜薯上下游产业开发,提升蜜薯产业精深加工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该镇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全力打造山东黄金蜜薯预制菜产业“第一园”。项目建成后,年生产预制菜3000吨以上,可实现产值2亿元。

  建设数字化仓储。支持国栋红薯种植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加强贮藏设施改造提升,建设分拣中心、恒温恒湿存储中心,年底前改扩建蜜薯贮藏窖仓储容量5000吨以上,延长蜜薯保鲜期和销售期,增加产出效益。

  建设“盒马村”农业数字化示范基地,推动柘山蜜薯产业数字化、品牌化、电商化转型升级;加强与“壹亩地瓜”、地主网等企业合作,助力柘山蜜薯迅速打入高端市场;以每年举办的出口农产品博览会为平台,办好“中国安丘柘山蜜薯节”,引导产业主体参加全国农交会、国际农博会、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在更广更大的舞台上推介宣传柘山蜜薯,扩大品牌影响力,真正将“柘山蜜薯”打造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玉芳/文图

责任编辑:邢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