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行·行走海岸线 | 莱州湾畔盛景入怀 绘就人海和谐画卷
潍坊晚报 2023-06-28 17:44:00
编者按
潍坊既得人文之胜,又揽山水之幽。5月12日,潍坊日报社“山海行”融媒体大型采访活动启动。活动以“推介文化旅游 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向世界推介潍坊的山、潍坊的水、潍坊的人文。记者团沿齐长城、胶济铁路、海岸线三条路线全面展示潍坊的美,全景、立体、深度宣传潍坊特色旅游景点,通过可观可感的文化体验,带读者“沉浸式”感受潍坊的魅力,敬请持续关注。
下营镇潍河入海口风景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盛夏的阳光洒在蔚蓝的海面上,泛着粼粼波光,昌邑的海像被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又像被揉皱了的绿缎,在清爽的海风中微微起伏。6月15日,潍坊日报社“山海行”融媒体大型采访活动走进昌邑,开启“行走海岸线”之旅的第一站。两天时间,采访团沿着昌邑蜿蜒旖旎的海岸线,倾听了一曲人海交融的“盛夏恋歌”。
人海和谐
成为海岸线常景常态
昌邑的海洋之美,不仅在于海天一色的自然风光,更在于悠远、多彩的人文符号。虽然当下正处于休渔期,但海边的热闹气息丝毫未减。
昌邑市下营老渔翁水产店外,随意摆放着数十个“酱蟹缸”,黑色的缸身暴露在阳光下,与岁月一起静静酝酿着美味。推开店门,一股独属于海洋的发酵味道扑面而来。
古时冷藏设备不完善,渔民便用盐将吃不完的蟹腌制起来,咸蟹子应运而生。母蟹经过腌制后,蟹黄肥满,黄似凝脂,色红艳丽。因咸蟹子肉质紧密、口感滑润、咸香鲜美、风味独特,渔家人称之为“一卤鲜”,有“一卤鲜天下”之意。2021年5月,昌邑咸蟹子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六批昌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大小、品种不一的咸鱼,风味、工艺各异的酱汁……琳琅满目的特色海洋产品,凝结着昌邑人民认识海洋、征服海洋的漫长历史缩影。
“我经营这家店已经40多年了,坚持传承祖辈腌制工艺。无论淡季、旺季,我都守在这里,与海相伴,也感谢海洋的馈赠。”该店老板李先生说。
下营老渔翁水产店老板李先生
如果将这份坚守和传承,看作海洋人文静态之美,那么,赶海拾贝、岸边海钓,则彰显着海洋动态魅力。谈及钓鱼的乐趣,从湖北省来昌邑安家的“钓友”李先生有说不完的话。“我休班时间会来垂钓,主要是为了感受海的辽阔,放空身心。”他笑着说。
孩童光着脚丫,提着小桶,在海滩上嬉戏;他们的父辈、祖辈则坐在堤坝上,凝视远方,静静回味着过往岁月。在湛蓝色的海岸线上,不时驻足的白鹭如同珍珠般点缀着这份美好,水清滩净、海鸥翔集、人海和谐成为昌邑海岸线的常景常态。
下营镇潍河入海口水鸟翔集,生态良好。
藏粮于海
深耕蓝色海洋经济
昌邑的海,在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孕育着无尽财富。从高空俯瞰,成片的盐田色泽斑斓,天青、浅黛、轻黄、淡紫、沙棕、浅红……盐田如同大自然的调色板,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较之自然风光,盐田的经济魅力同样不可小觑。自古以来,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质。昌邑古称“鄑邑”“都昌”,自商周以来,一直是重要的海盐产区。源远流长的盐文化,造就了昌邑市盐及盐化工产业链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今年1月份至5月份,昌邑市104家规模以上盐及盐化工企业实现总产值67.41亿元,营业收入达到62.84亿元。
昌邑沿海盐田矩阵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向海洋要效益和生产力,是每一座沿海城市的必选题,昌邑也不例外。多年来,昌邑持续加大力度布局海洋种业、建设现代海洋牧场,整合创新资源,通过组建鱼、虾、贝、蟹、参5个海洋种业创新联盟,聚集60多家企业,形成了从品种培育、良种扩繁到养殖推广的完整创新链条。
把握海洋产业的发展脉搏,可以从重点项目、前沿变化看起。昌邑市海丰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的养殖车间内,标准化养殖池塘整齐划一,每个池塘都安装着气动进水阀、气动排水阀、自动运输系统等标准化设备,繁育过程科学、现代、规范。
昌邑市海丰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里,工人正分拣优质半滑舌鳎鱼苗。
“企业年繁育中国对虾5亿只左右、梭子蟹3000万只左右,其他养殖种类也逐步形成规模。下一步,企业将继续钻研新产品培育,深耕蓝色海洋经济。”该公司项目经理马军凤说。
“藏粮于海”,向“蓝色粮仓”要效益。沿着堤坝,对虾、海参、梭子蟹、贝类等养殖企业星罗棋布,一个个浅蓝色的养殖棚,既与海洋风光融为一体,又能带来硬核经济效益,昌邑正以规模化、标准化繁育“撬动”亿元产值,集聚“蓝色动能”。
时值休渔期,下营港的渔船静待远航。
产业集聚
海岸线“串珠成链”
深入昌邑北部滩涂,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逐步交汇,昔日的“盐碱滩”,摇身一变成为“吨粮田”。6月16日,采访团走进昌邑青阜农业综合体,机声隆隆,随着夏收进入尾声,满目金黄中传来阵阵麦香。
不久前,昌邑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专家进行小麦测产,显示今年青阜农业综合体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90公斤,再创盐碱地小麦单产历史新高,昔日盐碱滩上绘出多彩画卷。
在昌邑青阜农业文旅综合体,麦收后正打包回收秸秆。
沧海桑田述说着时代跃迁。今日的昌邑海岸线,犹如一条“珍珠项链”,光彩夺目。赶海拾贝,海洋旅游业渐成规模;沿海养殖,现代渔业产业园逐渐成形;制溴造盐,盐及盐化工企业稳健生长;滩涂开发,农业质效“扶摇直上”;风力发电,海上风电产业链不断延伸……海上风光无限好,一幅人海和谐、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画卷已在昌邑市缓缓铺开。
昌邑下营镇的风车巨阵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方文婷/文 巩建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