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 老百姓的事无小事
潍坊新闻网 2023-06-28 08:44:50
老百姓的事无小事
——记峡山区岞山街道岞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则辉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全体村干部早上6点半开始义务劳动清理卫生,每天4小时;下大雨村民往家里跑,村干部往街上跑,应对汛情;村里统一开展改厕攻坚战,村干部挨家挨户领着干,任务完成时村民自发放鞭炮庆贺;三位年过七旬的老村支书分别在村内担任村干部或小组长,每天工作激情满满……这是记者6月21日在峡山区岞山街道岞山村采访到的一串串村干部实干奉献的感人故事,展现出一幅和谐奋进、共建共享的美丽乡村画卷。
2023年4月,岞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则辉被潍坊市委组织部评为“兴村治社好导师”。
王则辉在涵洞内清除淤泥杂物。(资料图)
村干部每天坚持义务劳动
早上6点半,岞山村“两委”干部和小组长一共15人准时来到村委办公室,人人脚穿雨鞋,戴着手套。王则辉将当天的工作计划——污水沟清淤进行了具体分工,所有村干部统一行动,将村内的污水沟进行清理。从清晨到上午,所有人员站在污水里,踩在淤泥中,用铁锨将淤泥和杂物抛到岸上,再转移到三轮车上拉走。有一个涵洞需要人钻进去掏出淤泥和杂物,空间狭小且充满恶臭,王则辉二话不说径直进入,齐膝的污水漫过了雨鞋,他弓着身子,将污物一桶一桶递出……
王则辉(左)与三位老村支书商量美丽庭院建设工作。
类似这样的场景在岞山村几乎天天可见。王则辉1992年担任岞山前村党支部书记,2017年岞山前、中、后三个村合并为岞山村,他任村党总支书记。他带领村“两委”成员常年开展义务劳动,每天清晨集合、点名、交流、分工、干活,上午、下午各2个小时。村“两委”成员和小组长每人包靠一个片区,对片区内的环境卫生、绿化亮化等日常事务进行包干处理。2018年,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村里200多处残墙断壁被拆除,柏油路户户通到家门口,3名70多岁的村干部和小组长均冲在一线,与群众打成一片。村民深受感动,纷纷主动加入其中。就这样,一天天、一点点地干,岞山村荣获省级美丽乡村荣誉称号。2019年,村里1000多户统一进行厕所改造,这期间,村干部挨家挨户帮着干,脏活累活抢在前,任务完成时村民自发放鞭炮庆贺。
王则辉(前)冒雨扛沙袋回填枯井。(资料图)
让村庄风清气正
去年夏天突降一场大雨,王则辉在冒雨巡查中,发现有一位高龄老人的院内有一个废弃的地瓜井,存在坍塌隐患。他立即组织村干部回填枯井,并身先士卒冒雨肩扛沙袋来回穿梭,经过2个小时的紧张战斗,终于填平枯井。这位老人深受感动,握着村干部的手连声说:“共产党好!”
“天下大雨,村民往家里跑,村干部往街上跑。即使半夜三更,村干部们也会自觉出门冒雨巡查隐患。‘老百姓的事无小事’,王则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带头干的。”曾担任岞山后村党支部书记、现年76岁的岞山村小组长王可军满怀激动地说。
王则辉看望慰问村里老人。
为了让村庄风清气正,王则辉组织制定村规民约100多条,印成书册发放到每一个家庭,村干部进户宣讲,村民相互监督。今年春天,村里发动每家每户在门前墙边种上小菜园,建设美丽庭院,让乡村焕新颜。王则辉崇尚孝德文化,对于孝敬老人的模范村民,大张旗鼓地表扬,村里爱老敬老蔚然成风。
多措并举发展经济
多年来,王则辉一直注重发展村集体经济,积极争取农业项目。潍坊万通食品有限公司和花海四季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转租该村土地140公顷,解决村民用工50余人。全村已实现土地流转215公顷,实行大田托管种植粮食,提升了土地效益,扩大了村民就业途径,为村集体增收80余万元。峡山区开展整区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岞山村通过提供村里道路、广场等空闲空间,建设光伏项目,为村集体增收25万元。村集体经济壮大后,每年村里都定期向村民发放米面油等福利,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王则辉到村里的食品加工厂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困难。
该村还积极倡导发展庭院经济。村民王华伟利用自有庭院进行小饼加工,为支持其发展,2021年秋天,村干部通过义务劳动把附近废弃湾塘填平,让王华伟用于厂房建设。今年,淄博烧烤带热烧烤饼,他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订单持续增加,吸纳9名村民就近务工,人均月工资达4000元。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洪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