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段多处风景如画(二)

潍坊晚报 2023-07-26 09:55:39

望海楼前的镜月湖

  齐长城攀越望海楼后,进入桃林镇的臧家沟村。臧家沟在桃林镇与皇华镇交界处的齐长城脚下,三面环山,东临平日路,景色优美。望海楼、东坡庙、镜月湖、白马饮、齐长城遗址、金马古道等组成了望海楼自然风景区。

  望海楼

  丁耀亢登山隔海思念同袍

  望海楼不是楼,是一座海拔400多米的山。站在山巅,可望见东面的大海,以及蓝天碧海间点点白帆。

  关于望海楼之名的来历,当地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与丁耀亢有关。丁耀亢辞官后,在望海楼北面的相家沟定居。他经常登上望海楼眺望大海,思念一起抗击清军的兄弟,他们为了躲避清政府的缉拿,有的已远走他乡。昔日一别,怕是永无相见之日。一次,丁耀亢不禁伤感吟诵:“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后来有人根据这句词,称该山为望海楼山。

  东坡庙

  苏轼灭蝗灾 乡民建庙敬奉

  在臧家沟村后,望海楼通往山外的一条崎岖山路旁一个山坡上,曾有座东坡庙。据说,宋熙宁年间,苏轼从浙江到密州出任密州刺史,从浙江沿海北上,过了日照,就奔向密州的县城,途经臧家沟。密州南部山区蝗灾正肆虐,民不聊生,臧家沟一带同样蝗虫成灾。他见当地百姓拿扫帚、笤帚、簸箕等打扫虫尸,沟旁、树下、山边、村头……到处都是。他上任不久就想出了火烧蝗虫的办法,很快控制住蝗虫泛滥,为此深受百姓爱戴。

  他还到臧家沟西山(后来的望海楼)与灾民一起灭蝗,风餐露宿两天两夜,终于把蝗虫消灭干净。后来,当地乡民为了纪念他,就修建了一座庙,叫东坡庙。

  镜月湖

  源自李白诗 也叫爱情湖

  在望海楼山前有一处湖泊,清澈明亮,仿佛镶嵌在大山里的一面明镜。秋季时,湖边上的芦苇摇曳多姿,随风而舞,给寂静的湖增添了灵动的气息。

  在一个皓月当空的晚上,丁耀亢邀请朋友到此泛舟赏月,只见湖波荡漾,清辉如水,“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在澄明的光韵里,明月在水中的倒影就像天上掉下来的一面镜子。他惊叹于这美妙的景色,想吟诗歌颂,总是不如意,就吟诵起李白“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诗句。朋友听了则说:“我们何不给这个湖起名镜月湖?”

  据说,镜月湖还叫爱情湖。传说很久以前,臧家沟一青年去东海赶海,在海水退去的沙滩上,看到一条搁浅的金鱼,鳞片烁烁,光彩生辉。青年人轻轻捧起鱼放归大海,没想到这条金鱼是东海龙王的女儿,龙女感念青年搭救之恩,随青年回到臧家沟过起了男耕女织的俗世生活,日子过得舒适。但龙王最终寻到此处,派虾兵蟹将把女儿捉拿回去,青年望着妻儿远去的背影,心急如焚。从此,他天天跑到西山顶上眺望大海,目力不及,就在脚下垫层石头,天长日久,石头越垫越高,竟成楼状,名曰“望海楼”。最初的日子,青年还能看见妻子站在海面上冲他招手,他心下温暖,盼着妻子早一天归来。可突然一天不见龙女身影,此后再没相见。青年心下凄然,以泪洗面,积泪成湖,后人便命名“爱情湖”以纪念。

  无论镜月湖,还是爱情湖,都是人们对爱情表达出的美好向往与热爱。

  白马饮

  齐桓公感念神马命名纪念

  在望海楼东麓山涧中有一处泉水叫白马饮,与一匹“神马”的传说有关。

  大舜时代的诸城大地,一场天崩地裂的自然灾难即将降临。随西王母参加玉帝宴会的大舜得知这个消息,从巍巍昆仑向诸城飞奔而来,必须在天亮之前带领部落子民避开灾难,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大舜一路疾行,食水不顾,眼看着夜幕四合,却还没能到。

  “苍天啊,大地啊,看在十几万百姓的份上,赐给我一匹神马吧!”随着一声祈祷,一匹高大的神马出现在大舜面前,他快马加鞭向诸城疾驰。已能看到潍河、诸冯南面的常山了,那马却停住了。大舜以为经过几千里的奔驰,马要吃草,于是下马等待。忽然响起一声震耳嘶叫,那马渐渐变得高大,化作巨大石山。大舜终于明白,这是老天让这方百姓躲过灾难,而神马“凝固”在诸城西南部,两只耳朵竖着,仿佛在聆听潍水的流淌。人们为了感念神马的恩惠,就把这座山叫作“马耳山”。

  春秋时期,公子小白(齐桓公)忙于逃亡,后有追兵,实在危险。这一天,一匹英俊白马驮着又渴又饿的小白,和随从们一起,急急忙忙向东行进。拐进一个山凹,众人绝望之时,却见白马慢慢走向前去,对着一片乱石忽地抬起蹄子,使劲跺下去。那石窝里慢慢渗出清澈的泉水,众人饱饮一顿后,小白登上这座并不高大的山,勒住缰绳,抬头四望,察看地形。座下白马也凝神西望,忽然对着马耳山嘶叫了一声,泪眼汪汪,一时身形不稳,把小白摔下来,小白被随从们及时拉住,白马却滚下山去,不见了踪影。随从们纷纷猜测,白马莫非是马耳山的神马现世,为公子小白建功立业助力。小白却兀自伤感:“这山叫什么山?”随从忙向附近居民打听,却无人知道。“既是野山,就叫白山吧,那神马踏出的泉就叫白马饮吧。”小白以此来纪念白马。

  慢慢地,白马山的名字传开来。那条山路,老百姓叫“跌死马子”。据说后来神马经常深入民间,帮助百姓解决困难。臧家沟的人们还经常看到那神马的化身到东边河里洗澡,于是那条河就有了“白马河”的名字。有一次,神马在白马河里冲凉,上岸舒服地睡了一觉,大家觉得那是神马晾身,于是那地方叫“晾马”,慢慢演化成今天几个叫“亮马”的村子。还有一次,神马遇见了一只老虎,悄悄躲进一片山中,于是就有了“藏马山”的名字。

  慢慢地,白马饮和神马、公子小白和白马的故事也流传开来,白马饮水处成为一处景点。

责任编辑:邢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