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段多为山区 黄牛山曾被德日侵占(四 五)
潍坊晚报 2023-07-26 10:22:51
黄牛山
孙家夼段
竹园北岭段
上崔家沟段
马山
黄牛山处于桃林镇与桃园片区交界地带,该山有云母、钾长石等矿藏。德日曾占领黄牛山,掠夺性开采云母资源。在齐长城桃园段,黄牛山至磊石山这段为山区,齐长城遗址主要有马山段、上崔家沟段、垛山段(邹家沟东山段)、磊石山段。马山上有双面石墙遗址,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确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孙家夼北山段各村的地界彼此交错,很难进行详细划段,只好统称孙家夼北山段。
黄牛山矿藏丰富 先后被德日侵占
齐长城从望海楼往东北蜿蜒前行,攀越大花山、小花山,经过西响水村前瓜蒌山的北坡(在北坡隐约可见长约40米的遗址残迹),穿越诸(城)日(照)公路爬上东响水村北岭。这段齐长城遗址叫东响水北岭段,保存尚好,崖高2米-4米,底部宽10米-15米,顶部宽4米-6米,长约1200米。
齐长城从东响水北岭往东翻越北大山(许家沟叫菩萨山)、姑子庵、石铜盆山,就到了黄牛山。
黄牛山处于桃林镇与桃园片区交界地带,原名南岩山,当地百姓又叫“围子山”。后来山上发现云母,因常见的云母片呈金黄色,这山又称为黄牛山,位于石门西南方向5公里处,海拔402米,山势高峻,林木葱笼,溪流潺潺,风光旖旎。
该山有云母、钾长石等矿藏。德国人占领山东后,在此山挖掘云母资源。后来,日本人又占领此地,在山顶上修建碉堡,在山的西面建立云母公司,对黄牛山的云母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
抗战胜利后,黄牛山回到人民手中,当地政府组建了200多人的诸城县云母矿开采队伍,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资源枯竭后撤销。
黄牛山至磊石山为山区 马山遗址为一级文物
从黄牛山进入桃园地界,经过殷家涧、大坪子、马山后、曹家洼、崔家沟、邹家沟、磊石沟、太平安、荒山口、石河头、大洼、近枝子、竹园、郑家沟、黑王家沟、绕子阿、插旗崖、孙家夼、台家沟、史家夼等村,攀越北风峪、大梁山、小梁山、野猫子窝、马山、垛山、磊石山等。
黄牛山至磊石山这段为山区,齐长城遗址主要有马山段、上崔家沟段、垛山段(邹家沟东山段)、磊石山段。
马山段,西起大坪子村北面的小梁山,经过大梁山、夜猫子窝山、东至马山。断断续续长约300米。马山上有双面石墙遗址,上面刻有图像,1992年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确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
上崔家沟段西起马山、东至邹家沟东山,包括崔家沟北岭段、曹家洼南岭段。该段用夹沙的黄土夯筑而成,质地坚硬,高3米-4米,底宽15米-20米,顶宽3米-5米,长约1000米,远眺如岭,气势宏伟。
齐长城往东北越过291米的磊石山后,进入地势相对平坦的丘陵地段。经石河头北岭,跨过央(子)赣(榆)公路与吉利河,最后从台家沟村东南约1500米处的“穷汉岭”进入青岛地区。
磊石山以东是丘陵地带。齐长城多建在土冈之上,遇缓坡则增加高度与宽度,两边用石块垒砌,中间用沙土夯筑。这一带的齐长城遗址保存尚好,有的地段蜿蜒绵长几公里,颇具龙蟠虎伏之气象。
石河头北山段西起太平安西南的磊石山、东至石河头的北山,包括太平安村前段、石河头村北岭段,全长近2000米。太平安村前段的遗址基本没有痕迹,石河头村北山段相对保存完好,像是一道坝坡自西往东,长约1310米,底部宽8米-12米不等,顶宽3米至4米不等,高1米-4米不等。
大洼段西起大洼村东岭、东至近枝子村西南岭,长约910米,基本呈西南至东北方向,分为大洼村东岭、近枝子村西南岭东西两段,西段分为坡崖(长约40米,高约1.6米)与乡间道(宽约5米,高40cm)两部分,东段为地堑。
竹园北岭段位于竹园村北岭,保存尚好,底部宽12米-20米,顶部宽4米-6米,高3米-5米,基本呈东西方向。除中间被乡村路截成三段外,其余部分都连接在一起,弯曲连绵约4200米,像一条飞舞的长龙。
绕子阿南山段西起竹园村东山,东至绕子阿村南山(插旗崖村东南山),宽14米,高3米-4米,长1320米,基本呈东西走向。
孙家夼北山段望马墩山
传因石马变活奔逃得名
孙家夼北山段西起绕子阿村南山、东至史家夼村北岭。先后经过孙家夼村北岭、黑王家沟村北岭、台家沟村南岭、史家夼村北岭等,底宽15米-20米,顶宽4米-5米,高3米-4米,全长2880米。
由于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有女儿出嫁陪送土地的风俗,导致各村的地界彼此交错,形成了绕子阿村的南岭会有插旗崖村的地、台家沟村的南岭孙家夼村会称为北岭的现象,很难进行详细划段,只好统称孙家夼北山段。在这段,有个望马墩。
望马墩山位于诸城市桃园片区北崔家沟村东,黑王家沟村东北,与鲁山连为一体,海拔210.8米,前面就是著名的齐长城。
望马墩山并不是山,只是一座大土包,墩上比较平坦,无任何树木生长,上面青草非常茂盛,就像一块精心编织的绿色地毯。望马墩山的形状酷似一个树墩子,故起名为墩。
关于望马墩的来历,当地有个美丽的传说。秦始皇想去琅琊台求取长生不老药,便命人打造石牛石马供仙。石牛埠村(现林家村境内)有一名石匠,为赶工期日夜劳作。这天石匠妻子去送饭,看见黑色的石牛初步成型,还未仔细雕刻,白色石马却已经雕刻完成,用石链拴着,栩栩如生。她随手拿起地上的工具,敲打了一下石链,没想到石链断裂,白马立刻活了,撒腿就跑。人们一路追去,一直追到一座土岭,站在上面眺望,马越跑越快,直奔藏马山而去。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土岭称作望马墩。
马山后村人孙焕泉
获多项科技进步奖
在齐长城一带出生的人中,不仅有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王尽美,还有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英雄及为中国科技建功立业的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焕泉就是诸城市桃园片区马山后村人。
孙焕泉,1965年出生,博士,石油与天然气开发工程专家,在诸城市第四中学读过书,1987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1990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石化副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连续三期(2008年-2020年)国家油气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长。
孙焕泉长期从事油气田开发理论、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带领团队在稠油和高温高盐等复杂油藏开发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攻克深层超稠油开发技术,成功开发我国埋藏最深的超稠油油田;突破薄层超稠油开发技术,成功开发我国油层最薄的超稠油油田;发明无碱二元复合驱油新技术,率先实现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工业化,开辟了我国复杂油藏开发新领域,为老油田持续稳产做出突出贡献。
他主持建成深层超稠油、薄层超稠油热力开采和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油技术体系,使我国在复杂油藏开发领域研究水平国际领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杰出工程师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竹园村杨香斋 不惧酷刑英勇赴死
1943年10月12日,中共障日山地区第一个地下党支部书记兼交通站长杨香斋,在川里村(今桃园片区东红村)惨遭敌人杀害,终年49岁。
杨香斋,1894年出生在诸城县竹园村一个农民家庭,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6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续娶。杨香斋幼年体弱,患严重的气管炎,但他勤劳、能吃苦,深得继母喜爱。
杨香斋少时对读书充满了向往。于是,父亲便下决心要把他培养成一个读书人,让他以书香为斋,所以给他取名香斋。
杨香斋读完私塾,就在竹园小学当了教师。教学期间,他接触了社会上的各式人物,视野更加开阔了。教学之余,他跟着绕子阿村的秀才刘彦学习中医,经常给人把脉看病。
1938年1月,杨香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他到泊里参加鲁东南特委举办的党训班。上课间隙,他还接受了军训,学习射击、投弹、突围等技能。党训班结业后,杨香斋回到竹园村。他白天上课,晚上走村入户,发展党员,使党的力量在竹园地区有了一定的规模。
1938年10月,诸城县委成立,驻扎在齐长城南面的第六区太平乡石河头村,开始领导抗战斗争。
县委指导成立了竹园地下党支部,杨香斋担任党支部书记。同时建立一个交通站,他任站长。杨香斋带领党员在晚上张贴宣传标语,秘密发动群众,发展党员,积极配合上级党组织开辟山区抗日工作。
一天,大岳峙村地下党支部书记王建堂派儿子给杨香斋传送情报,路经太平安西岭时,被国民党县长梁钟亭带兵逮捕,杨香斋随之被捕,押在叩戈庄监狱。诸城县委派独立营去营救杨香斋,用俘虏的93个士兵,把杨香斋交换回来。
1943年9月9日,一位交通员带着杨香斋签字盖章的情报执行任务时,走到近枝村被汉奸队长王耀西截获。于是,王耀西带兵到竹园村逮捕了杨香斋,把他押送到劝礼村汉奸团长刘均的据点里。刘均要杨香斋交出共产党员的名单,杨香斋坚决拒绝。汉奸们用马鞭抽,用辣椒水灌,让他坐老虎凳,杨香斋都决不屈服,始终不说出党的机密。汉奸恼羞成怒,在10月12日,用三道铁丝捆住杨香斋,将其活埋在劝礼村西。临终前,杨香斋用力大喊三声“共产党万岁”。
解放后,杨香斋被诸城县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