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多志怪传说 万贵妃故事流传至今(六 七)

潍坊晚报 2023-07-26 10:45:52

明宪宗像(资料图片)

《万贵妃》连环画(资料图片)

  诸城境内的齐长城多经过南部山区,因此这里的民间故事与传说都与它经过的马耳山、茁山、七泉山、石人山、黄牛山、磊石山有关。黄牛山后面的殷家店建村,缘于青年猎户与狐狸妻子的情缘;桃园崔家沟的万年白,真身成谜,但传说为万年白狐,保祝家世代平安;明朝诸城籍贵妃万贞儿确有其人,有关万贵妃的传说也是曲折离奇、多彩多姿。

  殷家店猎户娶狐妻 为念妻子不再狩猎

  黄牛山后面的殷家店,有一个优美的建村传说。

  传说来此立村的人名叫殷德山,是从皇华殷家林来的一名年轻猎人,此人生得虎背熊腰,身强力壮,有一身好武艺,尤其擅长射箭。有一日,他来到黄牛山脚下,发现一巨石形同卧牛,周围长满了平柳树,有一搂多粗。前面是一个土崖,上面绿草如荫,开满了鲜花。殷德山非常喜欢,不禁叹道:“好一处宝地。”就在这里建了一处草屋栖身,以狩猎为生。这里地处偏僻,人迹罕至,他过得衣食无忧,逍遥自在。

  一天,他来到西沟,转了半天也没见到一个猎物。正纳闷之际,忽然一阵腥风扑面而来。殷德山心知有异,定睛一看,只见山坳处踉踉跄跄跑出一美貌女子,后面一只老虎咆啸着追来,眼看就要追上,女子慌乱中跌倒在地。那老虎张开血盆大口,纵身扑去。殷德山迅速抽出一支箭,拉弓急射,“嗖”的一声,射中老虎,老虎负痛而逃。被救的女子向殷德山磕头谢恩,二人一见钟情,依依不舍,于是结为夫妻,过起恩爱日子,后来生下一儿一女,生活更加美满。

  十年后的一天,殷德山狩猎归来,不见了妻子。年幼的儿女对母亲的去处茫然不知。殷德山找遍了山前山后角角落落,均无踪影,悲痛欲绝。当地人都说,殷德山的妻子是黄牛山上的狐仙变的,为他生儿育女,是为了报答救命之恩。限期一到,她不得不忍痛割断与殷德山的尘世情缘。后来殷德山感念妻子之德,不再狩猎,在村周围开荒种地,这里渐渐人口越来越多,成为了一个村庄。

  助祝氏诸城落户扎根 万年白身份成谜

  诸城境内齐长城桃园段崔家沟万年白的传说,在当地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万年白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有人说,它是一只白鹅,有人说它是一只白兔,还有人说它是一只白狐,也有人说它是一团雪白的绒球。

  明朝洪武二年的一天,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崔家沟的祝氏族长彦良正望着一片荒野发愁。都说这里有人居住过,但却不见一间草屋,也没有一个人影,这里难道是不宜居住之地?他在这片荒野中一边观察,一边慢慢地走着。看这水脉是好,他思忖着,是不是要回禀县太爷另选封地?

  这时,一阵清风吹来,他抬头一望,只见北边从岭头上流下的小河潺湲欢歌,而南边的大河却无边无际,波光粼粼,一只洁白的大鹅在水中“嘎嘎”叫着向他游来。这时,祝氏族长彦良如梦初醒,下定决心要和族人在此定居。

  自古以来,迁徙是最苦的,殊不知迁徙后的生活更苦。祝氏族人在浙江常山是富家大户,如今到了山东密州,该从哪里赚钱?彦良坐在油灯下思索着。这一大家子吃可以靠地,可人情世事没有钱是不行的。

  一天深夜,彦良有些疲惫,坐在油灯下睡着了。梦里,一只洁白的狐狸从远处的草丛中来到他面前,它先是站起来盯着彦良,两只前爪一抱,连作三揖。彦良正襟危坐,白狐不慌不忙地说:“我乃万年白狐,祝氏家族为黄帝后裔,封为国姓,历代一心向善,温良恭俭。在祝国,当北方蛮族入侵,朝廷腐败无能之时,是我带你们南迁。在南方,祝氏家族分支很多,我们兄弟几个各保你们一支。”白狐又道:“这几天你为何痴待灯下,苦思冥想?我知道,这里是一片荒野,确实没有赚钱的门路。可你不记得你们在浙江常山老家是干什么的吗?”彦良恍然大悟,白狐说的是盐。“你们是浙江的大盐商,富可敌国,你还是重操旧业吧!”彦良一下子醒来。

  欣喜中,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讲了这个神奇的梦,告诉全家从明天起造车修路,到南海(现日照海)运盐。祝氏家族一下子热闹起来,负责造车的找到了千年古木,伐倒,烘烤,凿锯卯榫,组装;负责修路的硬生生劈开了南门外的大崖,向南,直通马耳山古道。为了存盐,在祝氏家族祠堂的正西面开垦出一片停放盐车的场地,又盖起来几排大屋。从此,祝氏家族日益富足起来。

  有人说,万年白在夜间总是以一团雪白的绒球出现。谁家缺什么,它就会送什么,还为祝氏庄园站岗放哨。一天深夜,万年白在西围墙上飘来荡去,只见远处有一伙盗贼正欲靠近围墙,进入盐店,盗取海盐。这时,万年白发现了盗贼,滚下围墙,来到了祝氏族长彦良的房门前,连碰几下,待彦良打开门后,万年白就急匆匆地向前飘去。彦良略一惊,知道万年白是来向他报信的,一定是盗贼又来了。他一边跟着万年白跑,一边呼唤家人,当他跟着跃上围墙时,劫匪正欲往围墙上攀爬。彦良和随后赶来的全家人以武器震慑,盗贼纷纷逃走。在孔戈庄,祝氏家族盐店大门夜里总是“嘎吱”作响的事几乎代代相传,那是万年白在吓唬盗盐贼。

  直到今天,崔家沟村里的老人还经常谈起万年白的故事。他们说,自清朝末年徐氏家族投靠祝氏家族入住村里,那万年白便经常在夜深人静之时出入祝、徐两家的深宅大院,庇护着他们。祝氏家族中有四人进京赶考,万年白一路暗中护送,保佑他们中举为官。祝氏族人的外甥徐会沣之所以官运亨通,更是万年白鼎力相助所致。

  磊石山上有巨石 后人称作天书石

  障日山南面有一座山叫磊石山,山上有白龙洞和黑龙洞,分别住着白龙和黑龙。两条龙素来不睦,常为小事开战,每次交战便电闪雷鸣,搅得山中乌烟瘴气,黑龙总也斗不过白龙。

  一天,黑龙又战败退回洞中,想着如何长些本事打败白龙,好出口恶气。它知道二郎神那里有许多神功秘籍,便想偷来学习。黑龙前往二郎神的住处灌江口,变作一个草头神,小心谨慎地打探消息。巧得很,时逢二郎神赴王母娘娘的蟠桃会,连哮天犬也去了。黑龙窃喜中悄悄摸进书房,将书偷出。

  它驾云回到磊石山洞中,照着秘籍练习,有一次练累了,把书一放酣然睡去。一觉醒来才发现书被洞中的水浸湿。黑龙懊恼不已,想拿到洞外晾晒,又怕白龙发现,于是第二天天刚亮,就悄悄带上秘籍来到山上。

  磊石山不高,却极具仙气,古松翠柏挺立峭壁之上,鹰鹞翔于山间;西面千峰壁立,怪石嶙峋,山间烟雾缭绕,十分险峻。向阳处有一陡崖,崖顶有一处幽静的平地,一棵粗大的奇松傍崖而立。黑龙把书放在奇松下晾晒,直到太阳偏西也没晾干,黑龙便把书暂藏在奇松下,回去了。

  没想到,玉皇大帝得知黑白二龙私自下界之事,命东海龙王将二龙捉拿上天。而黑龙偷走的武功秘籍却永远留在磊石山上,久而久之,书化成巨石,后人称作“天书石”。

  万贞儿家乡无名山

  皇帝赐名为岱家山

  离齐长城磊石山段不远,有一座山,叫岱家山,岱家山南边有村名为万家庄。明朝时,万家庄出了一个叫万贞儿的娘娘。

  《明史·万贵妃传》中记载:恭肃贵妃万氏,诸城人。四岁选入掖廷,为孙太后宫女。及长,侍宪宗于东宫。宪宗年十八即位,妃已三十有五,机警,善迎帝意,遂废皇后吴氏,六宫希得进御。帝每游幸,妃戎服前驱。成化二年正月生皇第一子,帝大喜,遣中使祀诸山川,遂封贵妃。《明宪宗实录》记载,成化二十三年丁未(1487),春正月辛亥,万贵妃薨,明宪宗震悼,辍视朝七日,谥曰恭肃端慎荣靖,葬天寿山西南,凡丧礼皆从厚。八月宪宗过于悲痛而驾崩。

  这个万贵妃就是万贞儿。据说她父亲万贵在县衙当差,后因亲属犯法遭株连,被充军发配。

  万贞儿进宫不久,皇宫里就换了皇帝。新皇和宫里的娘娘们见到万贞儿时,都觉得很好笑:怎么有这么小的孩子呀?万贞儿进宫这事被人们当成一个笑话。孙太后听人们说笑,就把选贞儿进宫的人叫过来,一五一十问了个明白。孙太后对这个小女孩产生了兴趣,于是就把万贞儿留在身边,按自己的喜好教导。

  转眼,万贞儿就长到了19岁。这年,皇帝出去打仗,不巧被人活捉,皇帝被扣,朝中无君。孙太后与大臣们商量一番,先把太后那刚断奶的亲孙子立为太子,又临时从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中找了一人暂时接替皇帝的位置。孙太后把小太子交给亲手教导出来的贞儿姑娘守护。

  代替皇帝的人是太子的叔父,开始,他对太子很是照顾,尽到叔父的职责。又过了几年,这叔父觊觎江山,废了太子,连带着把万贞儿一起撵出皇宫。

  又过了些年,被扣押的皇帝回朝,夺回皇位。老皇帝百年后,太子登基,第一件事就是要把万贞儿册封为皇后,要给她千般宠万般爱。没想到大臣们却反对,皇帝虽不高兴,但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封万贞儿为贵妃。

  有一次二人闲聊,说起贵妃老家的山。皇帝说:“他们不都说贵妃是障日山下的贞儿姑娘嘛。”万贞儿叹了口气:“唉,外面的人就只知道障日山,其实障日山隔着臣妾的村还有十好几里的路,可惜,村跟前的山连个名字也没有。”皇帝一听,说:“这还不好说,那山就叫岱家山吧。”于是岱家山的名字就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责任编辑:邢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