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处遗址历沧桑岁月(八)

潍坊晚报 2023-07-26 10:51:53

石河头遗址

插旗崖

  齐长城周边有不少名胜古迹,大众日报社和新华社山东分社曾秘密地转移到诸城邹家沟;石河头遗址为距今约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第一届中共诸城县委曾进驻齐长城南面的诸城县第六区太平乡石河头村;另外还有插旗崖北海银行印钞厂旧址。这些遗址、遗迹,见证了诸城历史的变迁。

  大众日报社和新华社曾秘密入驻邹家沟

  邹家沟村在诸城桃园南部,齐长城经过它东面的东山(也叫垛山)。

  1943年夏,滨海军区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经过三关口等战役,扭转了滨北局势,在五莲山、马耳山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虽然太平乡处于根据地与敌占区的交界地带,但邹家沟、曹家洼等山区村庄和障日山周围大片地区基本被我军控制。省委决定将大众日报社和新华社山东分社从五莲山区秘密地转移到邹家沟村。

  大众日报社和新华社山东分社有二十多人,设备和人员全部安置在村东头的村民刘洪鑫家。电台和油印机安排在三间西屋里,人员分别住在堂屋西头两间和南屋里。为保密,只有刘家和村干部知道此事。同志们不分昼夜地采编稿件,写、刻、油印报纸,同时分社则及时向新华社传递稿件。由交通员化装成小商贩将报纸传送到各地。为防万一,区委安排民兵日夜站岗放哨,一有情况就紧急转移到东南沟的树林里隐蔽。

  1944年夏,我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讨李战役,大幅度压缩了伪滨海警备军李永平的地盘,先后解放了千秋岭、石门、插旗崖和圈里四个伪军据点。扩大了滨北解放区,报社的周边环境才有了明显的改变。

  从1943年春至1945年秋,大众日报社和新华社山东分社在邹家沟村出版报纸上百期,有力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为抗日战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石河头遗址曾发掘出石棺墓 形制极为罕见

  石河头遗址是一处距今约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位于诸城市桃园片区石河头村北岭的南坡上。此处东邻吉利河,南靠小北河,地处两河交汇的台地上。遗址地形北高南低,表层为沙质黄褐土。南北宽250米,东西长400米,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

  1980年秋,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实习队在这个遗址西部的水沟中,发现残存的新石器时代石棺墓遗迹。1986年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市博物馆在田野考古调查中,于公路东侧排水沟壁上,发现两座因雨水冲刷而暴露出来的石棺墓。同年12月,市博物馆对两座墓葬进行发掘清理,共出土陶、石随葬品9件。这些随葬品的文化面貌较为特殊,既具有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特征,又显示出早期龙山文化风格,引起考古界的关注。

  1997年秋,诸城市博物馆在配合下(昌邑下营)海(胶南海青)公路拓宽施工中,在遗址西部边缘区清理出新石器时代居住遗迹一处,石棺墓11座。墓葬均为土坑竖穴,长1.8米-2.1米,宽0.7米-0.9米,墓口距地表深1.1米,全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东南。石棺由附近山上出产的厚2厘米-5厘米的石板组成,平面呈长方梯形,头部宽脚部窄,底铺石板。棺四壁外侧紧挨墓坑壁,高0.3米-0.8米,顶部盖以石板。这种形制的石棺在其他地区极为少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墓葬分布很有规律,两座为一组,南北排列,越向南间隔越密。墓葬中共出土随葬品五十余件,均为陶器。器形有罐、鼎、鬶、杯等十余种。陶质有夹砂灰陶、夹砂黑陶、夹砂褐陶、泥质黑陶和少量的夹砂红陶。

  这批墓葬中有一个极有学术价值的现象,在同一座墓中,既有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陶鬶、陶豆,又有代表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罐、陶壶。这一现象证明了龙山文化是由大汶口文化演变发展而来的。专家认为,石河头遗址是一处反映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典型遗址,其文化内涵是研究山东半岛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的演变及文化类型划分的重要资料。新石器时代的石棺墓在我国发现较少,石河头遗址的石棺墓,不仅为探讨当时的葬俗葬制提供了资料,也为研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东夷文化提供了新的内容。

  诸城县委建立后

  在石河头村领导抗战

  1938年10月,日寇占领诸城后,中共苏鲁豫皖边省委(后改为山东分局)决定成立诸城县委。由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选拔部分诸城、高密籍优秀学员组成中共诸城县委,隶属鲁东南特委领导,任命县委书记乔志一、宣传部长刘力一、组织部长周建桥、统战部长王圣舆。另外,于云光负责武装工作,张鲁东、牛启昶负责群众工作,王博平、刘伟江担任保卫工作,王树松、李树基担任秘书工作。

  在建立中共诸城县委的同时,经边区省委和鲁东南特委批准,建立了八路军诸城独立营。独立营由诸城五区青年牛孔硕、崔仁卿领导的一支青年爱国武装改编而成。

  中共诸城县委和八路军独立营建立后离开岸堤村,于10月底进驻齐长城南面的诸城县第六区太平乡石河头村(今桃园片区),开始领导抗战斗争。

  11月,根据省委指示,由司令员刘涌率领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二支队进军诸城,开辟诸胶边区。二支队进驻石河头村南的劝礼村(今桃园片区),在诸城县委和独立营的配合下开展工作。后来八路军向东发展,占领了诸城五区重镇泊里,诸城县委也随部队移驻泊里。独立营被编为二支队直属营。

  插旗崖村六间民房

  曾是北海银行印钞厂

  插旗崖北海银行印钞厂旧址,位于现在的诸城市桃园片区插旗崖村中央文化广场南面约30米远的地方,小青河的北岸。临时印钞厂遗址共有民房6间,共长14米,宽3.5米,院墙由石头垒砌而成。

  北海银行是抗战期间山东根据地的金融单位,也是当时山东境内唯一由共产党政权行使国家银行职能的机构。其前身是1938年秋山东掖县(今莱州)县委创建的抗日政权所建立的“北海银行”。解放战争中,北海银行成为组建中国人民银行的三大银行之一。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1947年初,华中新四军北撤山东后,新四军的华中银行与山东根据地的北海银行合并,两家印钞厂也合并为北海印钞二厂。

  1947年5月,为孟良崮战役的需要,北海银行印钞二厂转移至藏马县桃园插旗崖村。7月,战争形势严峻,印钞厂被迫转移。

  1948年12月1日,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在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北海银行改称中国人民银行山东分行,北海银行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本期图片由张超提供(署名除外)

  本期资料由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诸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诸城市茁山齐长城文化研究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邢敏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