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验货” !大学新生行李装了啥?

潍坊晚报 2023-08-29 08:50:45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又到开学季,准大学生们的开学装备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随着时代变迁,如今大学新生的行李箱中都有哪些物品?在不同年代,行李箱都有着不一样的时代“烙印”。每一个行李箱,都有一段故事,有着独特的情怀和记忆。连日来,记者采访了不同年代的大学生,通过携带行李的变化寻找时代变迁的印记。

大学新生张云蕊正在查看妈妈帮她准备的开学用品。

  “70”后冯义伟

  妈妈提前准备好煎饼和鸡蛋,至今难忘老味道

  今年45岁的冯义伟1996年考取大连铁道学院(今大连交通大学),说起从临朐老家奔赴大学校园的旅途,感慨颇多。“当时交通不便,大学开学时,我从临朐县五井镇乘公共汽车到临朐县城,然后乘车到青州,从青州乘车到烟台,又坐了7个小时轮船才到大连。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坐船,在路上、海上颠簸一整天才赶到学校。”冯义伟说,当时他带了一个行李箱、一个背包,装着衣服及毛巾、牙刷、香皂等日用品。那个时候,被褥由学校统一发放,父亲单独给他准备了一张银行卡,母亲会做衣服,还专门为他做了一身新西服。这身西服至今他还留着,这是一份母爱,也承载了他大学时代的美好记忆。“我到大学报到前一天,妈妈一言不发地在房间里收拾行李,一直忙到深夜。那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出远门,看得出她有很多不舍和担心。”冯义伟说。

  在船上,他脚踩行李箱,怀里抱着背包,连姿势都不敢换,睡觉也不敢睡熟。“背包内妈妈给我准备了20个煮鸡蛋,还有一沓煎饼……这些食物现在算不上什么美食,但在那个年代,在船上吃妈妈给我准备的这些食物,简直是太美味了。”冯义伟至今回想起来仍回味无穷。

  从农村走进城市,冯义伟刚开始心里充满不安,特别想家,就办了张电话IC卡,经常跑到电话亭排队给父母打电话。后来,他慢慢适应了大学生活,还经常利用假期做家教,赚点学费,给父母减轻压力。

  “80”后刘春青

  带着妈妈亲手缝的棉被上学,咸鸭蛋分给舍友

  市民刘春青今年34岁,2008年考取青岛大学,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他考上大学父母非常开心,花近千元给他买了一部手机,还花5000多元钱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这对他们这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是父母种很多农作物才换来的辛苦钱。当时,看父母为他置办的开学用品,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妈妈为我亲手缝了一床新棉被,学校虽然统一发放被褥,可妈妈说还是家里的棉被暖和。”刘春青说,他们家距离学校不远,除了一些衣服、日用品,他没有带很多行李,还记得去学校报到的当天,姐夫驾车,姐姐和父母一同把他送到学校。

  “父母和姐姐、姐夫忙前忙后帮我铺床、擦桌子。妈妈还给我套好被罩,又缝好……”刘春青说,当时第一次离开家乡上学,觉得自己很多事情都不会做,后来慢慢适应,也学会了很多。

  “我还记得,刚开学时,我们宿舍的舍友从家乡拿来了冬枣、烧饼等特产,分给我吃,我也把母亲腌的咸鸭蛋分给他们吃。”说起快乐的大学生活,刘春青激动不已。

  “00”后张云蕊

  智能手机、平板买齐,开学用品装满两行李箱

张云蕊妈妈准备的开学用品。

  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大学生开学,没有那么多依依不舍,也没有那么多的行李扛在父母和孩子的肩头,一切都变得有条不紊,不再匆匆忙忙。因为学生和家长都知道,随时可以用手机视频聊天,也可以乘坐最快的交通工具去看孩子。如果孩子缺少衣物或者想吃家乡的食物,父母随时可以给他们邮寄。

  经济区的张云蕊今年18岁,考取了河北中医药大学,8月30日是她到学校报到的日子。这段时间,妈妈为她准备的开学物品非常丰富,牛仔裤就有12条,还有护肤品、洗衣液、洗发水、拖鞋、小白鞋、晾衣架等,生活用品非常齐全。

张云蕊妈妈为女儿准备的牛仔裤足有12条。

  张云蕊说,她读高中时,学校要求统一穿校服,她的衣服很少,高考结束后,妈妈给她买了很多衣服、鞋子。

  “前段时间,爸爸妈妈给我买了最新款的苹果手机、苹果iPad。最近妈妈又忙着为我准备各种生活用品。”张云蕊感动地说,她原本打算开学时少带一些东西,轻装上阵,到学校再买,可是妈妈说这样更有仪式感。她知道,这里面蕴含着深深的母爱。

  妈妈为张云蕊准备了两大行李箱物品,还有一个背包也装得满满当当。“妈妈驾车,爸爸和弟弟一起送我去上学。”张云蕊满怀期待地说,8月29日,他们就从潍坊市区启程,提前到学校安顿好。8月30日,她到学校报到后,带着自己的理想,拥抱新的幸福时光,元气满满地开启大学生活。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梅/文图

责任编辑:平小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