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潍坊“第一网”生猛海鲜,出发!
潍坊新闻网 2023-09-02 09:45:51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9月1日上午10时,寿光市羊口中心渔港内百船林立,红旗飘扬,一片欢声笑语,沉寂了4个月的渔港此时也变得热闹非凡,大大小小百余艘渔船排列整齐,整装待发。渔民们正积极做好开海捕捞作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检查发动机、修补渔网、保养渔船、储备生活物资……
“今年,我们成立7个渔船安全检查组,严格按照‘检查一艘、整改一艘、放行一艘’的要求,实行‘过筛子’安全体检,有安全隐患的船只禁止出海。”寿光市海洋渔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船上船员包括厨师全部要求持有船员证。目前,寿光市有300余艘渔船符合出海条件。
寿光市海洋渔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对渔船进行安全检查。通讯员 张梁田 摄
“许船长,灭火器、救生服这些东西都要配足带齐,新配的卫星电话、小北斗等通信工具也别忘了再检查一遍。”10时30分,寿光市海洋渔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登上了鲁寿渔60317的渔船,开展最后一轮安全检查工作。工作人员仔细检查了渔船上的消防设施、通信、电气设备、救生设施等,确保渔船不“带病”出海,每艘渔船都能平安出航、平安归来。
此时,鲁寿渔60317渔船船长许彦修也在做着出海前最后的准备工作。记者看到,鲁寿渔60317渔船的船舱中已经备齐各种日常生活用品、面粉、蔬菜、饮用水等。
船员们备齐生活用品准备启航。通讯员 付冰川 摄
“已经盼了好久了,我们早早就对渔船进行了检修,确保安全出海。”许彦修对记者说,他们在黄渤海区域作业,主要捕捞鲅鱼、黄鱼等,最多五六天就返航,有的船只可能远航一个月。在海上捕捞,他们要抵御风吹日晒、浪涌船晃等危险情况,甚至凌晨也不敢轻易休息,吃饭也是在工作间隙,只为争分夺秒多捕捞多创收。
在靠近岸边的一艘渔船上,今年50岁的“船东”丁洪庆正在查看随船渔具,其他船工有的在忙着输送冰块,有的在把新鲜蔬菜、肉蛋等生活物资搬进船舱,这是他们在海上四五天的食物。
船员们将冰块装入船舱。通讯员 付冰川 摄
“我们船上准备了800个周转箱、30吨冰块,这次出海,至少要在海上漂荡四五天,所以开海前半个月就开始检修渔船,把生活物品准备齐全。党委政府也很关心我们渔民,提前给我们上了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进行了消防、环保等检查,确保出海安全。”丁洪庆说,“今年的海鲜价格一直都很好,期待今年第一捕能有个好收成。”
因为是开海后的“第一网”,为有个好彩头,各渔船纷纷提前准备了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对船只进行了检修,期待着满载而归。
唐明三正在整理渔网。
“船东”唐明三一边指挥着船员整理渔网,一边和记者聊起了家常。唐明三古铜色的皮肤是15年来出海作业留下的印记,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开海的故事:“休渔制度让渔业有休养生息的时间,现在我们的日子又红火起来了。”
百舸入海,开启新一轮“耕海牧渔”。
中午12时,一位渔民挥舞着手臂兴奋地大喊了一声“开海喽”。伴着徐徐海风和汽笛的鸣叫声,为期四个月的黄渤海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在震天的鞭炮声中,一条20多米长的渔船率先驶离海岸,轰鸣的马达声打破了海面的沉静,300余艘渔船鱼贯而出。渔民们开足马力驶向蔚蓝大海,开启新一轮“耕海”作业。
300余艘渔船鱼贯而出。
据介绍,中型渔船一般会在海上持续作业三天到五天,预计在9月3日之后便会有中型渔船陆续靠岸,届时市民便能购买到新鲜的海鲜。少数在近海捕捞的小型渔船能提前一两天返回码头,带着开海“第一网”生猛海鲜上岸。接下来,活蹦乱跳的鱼虾、螃蟹等海鲜将陆续鲜活上桌,“白天捞上船,晚上捧上桌”的尝鲜模式将再一次启动。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莹/文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