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碎谷物鏊子烙煎饼
潍坊晚报 2023-10-23 15:11:00
石碾
鏊子
石磨
除了生产用农具,还有生活用农具,在农人的日常生活中各司其职。石碾用于将谷物压碎并去皮,石磨可将谷物磨成粉末。鏊子用于烙制煎饼。传说鏊子由诸葛亮发明,将士吃了用鏊子烙的薄饼,一解饥饿困乏,士气大振。淮海战役时,山东农民推着小推车支前,路途中就用随身携带的煎饼充饥。
石磨用于粮食加工 人力牲畜皆可拉动
在农村,几乎家家有一盘石磨,一个村起码有二到三盘石碾。笔者安丘老家的小院里,靠屋子南墙的窗下就有一盘石磨。村东头还有一盘石碾,只有石碾没碾棚。鏊子在农村也是家家必备的炊具。
圆形石磨诞生于战国晚期,是在生产技术和社会需要两个方面条件都成熟的情况下问世的。石磨是用人力或畜力把粮食去皮或研磨成粉末的石制工具。由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柱形石块和磨盘构成。据《世本》记载,石磨是鲁班发明的。传说鲁班拿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出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米麦磨成粉了。在此之前,人们是把粮食放在石臼里用杵来舂捣。
接面粉用的磨盘上摞着磨的下扇和上扇。推动时,下扇固定不动,上扇转动。两扇磨的接触面上都錾(zàn)有排列整齐的磨齿,用以磨碎粮食。上扇有两个磨眼(小磨仅有一个磨眼),供漏下粮食用。两扇磨之间有磨脐子(铁轴),以防止上扇在转动时从下扇上掉下来。一般磨的直径80厘米左右,一个人或一头驴就能拉动。还有拉豆腐汁和煎饼糊子的水磨等。水磨主要由上下扇磨盘、转轴、水轮盘、支架构成。上磨盘悬吊于支架上,下磨盘安装在转轴上,转轴另一端装有水轮盘,以水的势能冲转水轮盘,从而带动下磨盘的转动。
石碾用于碾碎粮食 两人推碾聊聊家常
石碾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用石头和木材等制作而成,可使谷物等破碎或去皮用。石碾由碾盘(碾台)、碾砣(碾磙子、碾碌碡)、碾框、碾管芯、碾棍孔、碾棍等组成。
石碾分上下两部分,上面的叫碾砣,下面的叫碾盘。碾盘和碾砣的接触面上,錾有排列整齐的碾齿,用以磨碎粮食。碾砣被固定在碾框上(碾齿深的那头在中间),而碾框是用硬木(一般是枣木)做成的架子,呈四边形。碾砣两头的中央有两个向里凹的小圆坑,里面固定着一个小铁碗,叫碾脐;在碾框的对应位置固定着两个圆形铁棒,与碾脐相对,凹凸相合,能自由转动。碾框的一端,中间有一孔,套在碾管芯上,而碾管芯是固定在碾盘正中央的一根金属圆柱。碾框上一般还凿有两个碾棍孔。
这一切组合就绪,再安上碾棍,这盘石碾就可以使用了。碾棍是两根1米左右的木棍,分别插在两个碾棍孔里,呈对角线分布。当推动碾棍,碾砣转动起来,石碾就开始工作了。
使用一段时间后,碾齿被磨平了,需请石匠重新錾出碾齿来再继续使用。
推碾一般需要两人,碾碎粮食耗时费力,一人推碾,一人翻动粮食,聊天成了打发光景的最佳方式。
传说诸葛亮发明鏊子 烙煎饼让将士饱腹
石磨、石碾、鏊子,这些在农村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农具,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可小觑的功劳。
淮海战役时,山东支前农民推着装满粮食的小推车要走十天半月方能到达前线,途中不能开火做饭,只能吃从自家捎带的煎饼——石磨磨成面糊,再由鏊子摊烙而成。临朐和诸城南部靠战场近的地方,曾经有不少支前农民。当年,华东野战军在临沂孟良崮围歼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时,解放军战士们吃的就是老乡们自制的煎饼。
相传,鏊子是诸葛亮发明的。
出生于徐州琅琊阳都(今临沂市沂南县)的诸葛亮,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兵微将寡,常被曹兵追杀。一次,诸葛亮带兵出战,被曹部围困在沂河、涑河之间,锅灶尽失不能做饭,而将士极度饥饿困乏。即将兵败之时,诸葛亮急中生智,令伙夫以水和面粉为浆,将金(鸣金用的铜锣)置火上,用木棍将面浆摊平,烙出香喷喷的薄饼,将士食后士气大振,杀出重围。因烙不像烙,烤不像烤,与煎鱼的过程相似,故称为煎饼,当地人也习得此法。但铜锣价昂贵,火大易开裂,人们便以铁做成形似铜锣却大数倍且边缘带三爪名为鏊子的器具烙煎饼。从此,煎饼在沂蒙大地上流传至今。
煎饼做法可摊可滚 摊一天全家吃半月
那些年,煎饼是潍坊人的主食之一。煎饼主要有两种烙制方法,一是摊,二是滚。
摊煎饼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将玉米、小米等泡发,条件好的家庭会掺上大豆,用石磨磨成面糊,再用鏊子摊。在鏊子下面点燃柴禾,人盘腿坐在蒲团上,舀一勺面糊到鏊子中心,然后用长15厘米左右的小木耙把面糊从鏊子中心向外摊到鏊子的上边沿,再顺时针方向将面糊摊平,等面糊全覆盖鏊子时,把剩下的面糊顺势刮到面糊盆里。这些动作做完,煎饼也烙好了,可揭起来,放一边摞着。
第二种是滚煎饼。简单点说,就是拿块面团在热鏊子上滚一遍。滚煎饼与摊煎饼相比省时省力,主要是省了泡发粮食和把粮食磨成面糊这两道程序。手持一块和好的面团,在高温的鏊子上,先沿鏊子边沿滚,再往中间滚。因为鏊子高温,面团滚到哪,就在哪紧贴上一层面,用面滚满鏊子,一张煎饼也就成了。
在潍坊地区的操作模式主要是摊。临朐一带,还摊一种酸煎饼,在泡发粮食时要发酵一下,所以就有点淡淡的酸味。
摊煎饼是比较辛苦的活,摊一次,一家人往往够吃半个多月,若是人口多,就要摊一整天。准备摊煎饼的面糊也是不小的劳动量,用石磨磨面糊基本靠人力,往往天不亮就起来劳作,抓着磨棍,围着石磨,一边从磨眼中添加粮食,一边无休止地转圈,直到将粮食磨成糊。条件稍好些的人家就用驴代替人力拉磨。要给拉磨的驴蒙上眼睛,一是防止驴偷吃,二是蒙住了眼的驴不知道自己是在原地转圈,会不停地拉磨。
潍坊有一个关于煎饼的民间爱情故事:从前,青州的王府里有一位痴情公主,为搭救被父王囚禁忍饥挨饿的心上人,把煎饼当纸,把葱当笔,瞒过看守人,悄悄送进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