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斋记 | 会说与会听

潍坊晚报 2023-11-10 08:45:33

会说与会听

□孙贵颂

  “听话听声儿,锣鼓听音儿。”意思是,听人说话,要善于琢磨其弦外之音,明白话里的真正内涵。就像敲锣打鼓一样,要听出节奏和乐感。

  由此又引出另外一句谚语:“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如果说的人本来是要表达此一种意思,而听的人却理解成了彼一种意思,结果就会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汉武帝想长生不老,不是“还想再活五百年”,而是要永远健康,万寿无疆。他听说岳阳有座酒香山,出仙酒。喝了这个酒,不但上下通气不咳嗽,滋阴壮阳嘴不臭,而且可以久久长长,长长久久。江山都是自己的,得瓶小酒(虽然是仙酒)更不在话下。然而,未曾料到,还没等抿上一口,却被大臣东方朔给偷着喝了。汉武帝大怒,喝令刀斧手,立即砍了东方朔。这时的东方朔显得很沉着镇静,对汉武帝说:“陛下杀我,我也不会死;我如果死了,那就说明这仙酒不灵验。”汉武帝一听,可不是嘛!于是赦免了东方朔。

  后赵石勒当皇帝时,曾想召一隐士来当高参,辅佐其执政。然而,委任状送了多次,人家就是不理不睬,石勒只能徒唤奈何。他死后,侄子石虎继位,又下令去召那位隐士。隐士一听,屁颠屁颠地就赶来了。石虎得意之际又感到纳闷,便问隐士,为何前后表现差别如此之大?隐士答道:“先皇敬重读书人,我不理他,不会得罪他。而你就不一样了,我如果不来,这颗脑袋就要搬家了。”

  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期间,宦官汪直担任第一任西厂厂公,“权宠赫奕,都人侧目”,威势倾天下。有个叫阿丑的太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便利用给宪宗演诙谐剧的机会,委婉地表达了宫廷内外的非正常现象。有一次,阿丑装扮成个醉汉,旁边一人喊道:“某某大官来了!”阿丑仍然骂骂咧咧。那人又嚷:“皇帝来了!”阿丑照样骂骂咧咧。那人又说:“汪太监来了!”阿丑立刻酒醒,唯唯诺诺。有人问道:“天子驾至不惧,而惧汪直,何也?”阿丑道:“吾知有汪太监,不知有天子也。”宪宗看后,微笑不语,似有所悟。

  东方朔如果直白地告诉汉武帝,世上没有长生不老的药,所谓仙酒还不就是弄些烂果子经发酵后溢出的液体吗,您不要喝那种仙酒。汉武帝可能连理也不理。于是,干脆把酒先喝了,以命相谏。如果我死了,说明那酒根本不管用,是忽悠。还好,汉武帝没有拿东方朔当小白鼠,刀下留人,证明他不糊涂。石虎虽然是个狠角色,但面对隐士的言行,非但没有继续嗜杀,反而可能假惺惺地做个好皇帝,因为通过隐士的讽谏,石虎的心里想必会有所触动,浪子回头,检讨自己的作为,做些慈善的事情。

  至于阿丑,更加聪明。当面劝说明宪宗,一个少了“部件”的人,甭说没有资格,也根本起不到作用,皇帝哪里会相信汪直气焰嚣张到无法无边的程度。而通过一次装疯卖傻,既揭露了汪直的残暴,又使皇帝警醒。大权已经旁落,龙椅开始摇晃,再继续这样下去,朱家的天下可能就要改姓。于是,立即采取措施,将汪直贬往南京,让他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凡人都会说话。但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真会说话。仔细琢磨,这其中往往带有贬义的成分。其实,真正的会说话是需要很大的智慧甚至是勇敢的。只有这样,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化惊险为平安。将不好听的话说得好听,将不好办的事办好,很难。

责任编辑:平小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