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族轨迹 赖以复原
潍坊晚报 2023-11-12 10:31:00
嘉庆《连江县志》为鞠仲谋立传。
嘉泰《会稽志》记载的綦崇礼。
道光《广东通志》记载的广南转运使鞠励。
两汉以来,高密望族迭出,如唐宋高密名族鞠氏家族、两宋高密名族綦氏家族。由于年代湮远,这些家族的具体传衍情况已难以考究,但从方志入手,我们可以让诸多文献碎片有效聚拢,或可大致复原一个家族的历史本真,方志弥补一地文献缺失的功用显而易见。
唐宋高密名族鞠氏
各地方志留有踪迹
鞠氏家族是唐宋高密名族,数百年人文不衰。《宋史》记载的著作佐郎鞠常、天章阁待制鞠詠、兵部员外郎鞠仲谋、太常丞鞠真卿等皆属此族。各地方志有大量有关高密鞠氏的信息。
高密鞠氏系出东莱,远祖追溯至战国燕太子丹太傅鞠武、东汉尚书令鞠谭。康熙《高密县志》引鞠氏谱牒将东汉尚书令鞠谭定为高密人,张昭潜《北海耆旧传》采其说:“鞠谭,北海高密人,以荐升尚书令。”
唐末高密人鞠真,官黄县令。乾隆《黄县志》引《宋史·鞠常传》将鞠真定为宋代县令,显然有误。鞠真子鞠庆孙,官申州团练判官,有诗名,乾隆《信阳州志·官师志》列其姓名。
鞠庆孙子鞠常,本名恒,字可久,后汉乾祐二年(949)进士,曾任伊阳、猗氏、介休、魏县令,擢著作佐郎。嘉庆《介休县志》称“显德中介休令”。康熙《魏县志》将其列入名宦。鞠常弟鞠愉,后周广顺间进士,与兄齐名。
鞠常后裔登科入仕者接踵。其长子仲谋,字有开,北宋雍熙二年(985)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端拱年间以大理评事任连江令,大兴东湖水利,连江百姓将其入祀遗爱祠、名宦祠,《连江县志·名宦传》为其立传。道光《广东通志》载,太平兴国年间鞠仲谋曾任广南转运使。
《福建通志》将鞠仲谋误记为北海人,《潍县志稿·事功传》沿袭其误:“鞠仲谋,北海人,中制科,端拱二年任连江县事。”嘉庆《昌乐县志·选举志》亦将鞠仲谋误列为本县人,可能与其后裔迁居昌乐有关。
鞠仲谋兄弟辈亦多出仕,其堂兄弟鞠仲仪,雍熙年间进士,官长兴令。乾隆《长兴县志·职官志》列入,但未载籍贯。
鞠仲谋长子鞠砺(《宋史》作鞠励),官尚书膳部员外郎、广南转运使,名载康熙《广州府志》、道光《广东通志》。鞠砺子鞠詠,字詠之,迁居开封,故《宋史》称其为开封人。以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知钱塘县,改著作郎、知山阴县。后以太常博士授监察御史,官至天章阁待制。万历《钱塘县志》:“鞠詠,开封人,太宗时任。”万历《杭州府志》载:“鞠詠,淳化间为仁和令,在邑有声迹,郡守王化基入朝,首以詠荐。”
鞠詠之子鞠真卿,字颜叔,历任寿州、河中、苏州、湖州等地,所至有威名。正德《姑苏志》:“鞠真卿,字颜叔,庆历中守将作监主簿知长洲县,所至有威名。嘉祐中知苏州,政事无他施设而人自惮之,讼庭寂然,每平明视事,无讼者真卿即归休,客至多不及见。治平初,除两浙提刑,后贬南安军。道过苏郡,人相戒不敢过其泊舟处,五日左右不闻人声,其见惮如此。”
康熙《高州府志》记载,鞠詠后裔鞠杲,迁居广东吴川,北宋元祐年间中进士,上书弹劾章惇,被列入元祐党人。
两宋高密綦氏显宦名流众多 南渡移民浙江临海
綦氏家族是两宋高密名族,孕育了翰林学士綦崇礼、湖广总领綦奎等显宦名流。由于年代久远,清修《高密县志》对其家族记载甚少。从方志中探寻,我们能大致还原这一家族的兴盛轨迹。
《临海第二渡綦氏宗谱》载,五代宋初高密人綦备,名重乡里,其后裔科第起家,仕宦连绵。綦备长子綦永孚、三子綦世昌,綦永孚之子綦元景皆中进士。綦元景之子綦亢,中明经科,迁居潍州北海县,官黄岩县令。万历《黄岩县志》载:“綦亢,嘉祐三年任。”但不载其籍贯。
綦亢生有三子,长子綦执礼,次子綦审礼、三子綦崇礼皆出仕。綦执礼工书法,潍坊有多通其书写的墓志出土。民国《昌乐县志》收录其书写的《宋故李君墓志》。
綦亢第三子綦崇礼上舍及第,官拜翰林学士,晚年寓居浙江临海。南宋以来浙江、福建、安徽等地方志,如嘉定《赤城志》、宝庆《四明志》、嘉泰《会稽志》、淳熙《新安志》、咸淳《临安志》等对其多有记载。
嘉定《赤城志》载:“綦崇礼,北海人,字叔厚,政和八年中第,官至宝文阁学士,建炎中寓临海,事见国史。曾侄孙奎,历太府少卿、湖广总领,今直敷文阁。”民国《续修台州府志》:“宋綦内翰崇礼墓在城南一十里东山。”今墓早已毁坏,仅存墓志残石。
靖康之变后,高密綦家加入南渡移民潮,以綦崇礼为代表的南渡高密綦氏多居浙江临海。綦审礼之子綦楫曾任宁海令,崇祯《宁海县志·秩官志》收录。綦崇礼有三子,三子綦松,曾任钱塘、休宁县令。咸淳《临安志》、弘治《徽州府志》、万历《钱塘志》等皆有记载。弘治《徽州府志》载:“綦松,字子寿,庆元三年到,六年满。”
綦崇礼兄弟的孙辈中,綦楫之子綦焕,官饶州从事、德兴令,曾与堂侄綦更生整理綦崇礼文集《北海集》,后采入《永乐大典》,入《四库全书》。綦焕曾整理綦崇礼事迹纂成《綦崇礼年谱》一卷,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民国《续修台州府志》载:“《綦崇礼年谱》一卷,宋綦焕撰,焕,崇礼孙也。崇礼,北海人。”綦焕在德兴令任上,曾与同僚刊刻《范文正公集》。雍正《江西通志》、同治《鄱阳县志》皆采录綦焕《跋范文正集后》一文。
綦焕次子綦奎,字仲文,曾任大府少卿、湖广总领、秘阁修撰、大理卿。其事迹频繁见于江苏、福建、安徽地方志。绍定《吴郡志》载:“綦奎,朝散郎直敷文阁,嘉定十二年(1219)十二月二十九日到,嘉定十四年(1221)六月准告昨任湖广总领调遣军马五关策应剿逐残虏委有劳绩,特转朝奉大夫。十五年该遇受宝转朝散大夫,过蒲到祠,至当年五月,除主管亳州明道宫。”康熙《当涂县志》载:“采石驿谈笑亭,宋綦奎谈笑灭虏处。”乾隆《太平府志》:“綦少卿祠在东长街,祀宋綦奎。”綦奎工古文,洪武《苏州府志》收录其《白桧轩记》,嘉靖《建阳县志》收录其《读书堂记》。
綦奎长子綦鍪,曾任徽州休宁县令。弘治《徽州府志》载:“端平元年五月到,嘉熙元年七月满”。该志名宦传载:“以廉平恺悌得民心,解任之日,民立像祀于芝山庙。”綦鍪有一女嫁南宋权臣贾似道。
綦崇礼侄曾孙綦更生,字仲道,亦是知名文士。楼钥《北海先生文集序》云:“有更生者,亦公之从(曾)孙,早有寯(jùn)声,寓居吾乡。”咸淳《临安志》载,綦更生曾任六部架阁官。
今天湖南亦多綦崇礼后裔。乾隆《清泉县志》载:“宋松江府通判綦友贤墓在县东一百里雷亚冲,左有石坊曰綦氏先茔。按友贤,字贤叟,龙图阁直学士崇礼孙,隆兴二年乡荐任松江府通判。本高密人,父峻为学士仲子,赘于衡尹因家焉,居江东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