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水剑 | 让潍县萝卜“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潍坊新闻网 2023-11-27 14:14:19

让潍县萝卜“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潍坊融媒特约评论员 刘志伟

  好客潍坊情满怀,萝卜之乡等你来。

  正在举办的第十六届潍坊寒亭潍县萝卜文化节超燃火爆。上下齐心讲好“好一个潍县萝卜”的故事,寓“大情怀”于“小萝卜”,引发了众多市民的强烈共情。

  前期,寒亭区还分别在潍坊人民广场举办了潍县萝卜市民品鉴会,在北京举办了“浓情盛宴 品味寒亭”特色农产品推介等系列活动,同样取得丰硕成果。

  在建设更好潍坊的大背景下,这些活动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它较好地承担起擦亮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任,用节会效应和特色推介创造出了独特的价值。

  品牌是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的追求,是一种“无形资产”,更是赢得市场主动权的“敲门砖”。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供给侧和需求侧升级的方向。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高品质、有口碑的“金字招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没有品质,就形成不了品牌。在这样一个“生活讲究品质,消费注重品牌”的年代,发展品牌农业,最根本的是要以过硬的农产品品质托底。潍县萝卜之所以备受市场青睐,就是因为有上乘的品质。在寒亭,不少品牌潍县萝卜都是论个卖,卖到了每个十元甚至更多。这些都说明好品质催生好品牌,进而“身价”倍增。相反,市场上一些大路萝卜之所以价格上不去、卖不掉,关键是品质不好,品牌不响,销售不畅。

  如何让诸如潍县萝卜这样特色品牌越擦越亮,产业越来越兴旺?寒亭区作为潍县萝卜的主产地和最大产区,可谓是作了一篇着眼长远久久为功的大文章。目前,全区种植面积达5万亩,年产值近10亿元,真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金名片”。

  科技赋能,让特色产业“新”起来。近年来,寒亭区实施科技赋能,先后与国内外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进行种质资源收集和提纯复壮及杂交育种创新研究。鼓励并支持龙头企业、科技园区、农技部门、协会、合作社,探索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推广联盟。积极推广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栽培模式,加快特色产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集约生产方式转变,提高效益,让特色产业“新”起来。

  擦亮品牌,让特色产业“亮”起来。寒亭区积极深耕品牌农业,追求高品质,进军高端市场,实现高效益。1999年寒亭区在全市率先注册“潍县牌”潍县萝卜商标;2004年通过国家机构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2006年申请实施潍县萝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7年获得“山东名牌农产品”称号;2010年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年入选“黄河三角洲十大品牌优质农产品”;2020年成功获批第五批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21年获评山东地标名片。连续多年举办潍县萝卜文化节、潍县萝卜品质提升大赛等节会活动,潍县萝卜效应进一步放大。

  坚守信誉,让特色产业“火”起来。特色产业要长远发展,就要坚持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诚信经营、诚信营销,破除“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思想,防止“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汤”的出现,强化品牌的呵护,真正让特色产业“火”起来。寒亭区把品牌意识贯穿良种选育、田间管理、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全过程。积极推广潍县萝卜标准化种植规程,打造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部应用设施栽培,采用选用良种、绿色防控、调控温度、增施豆粕和微生物菌剂等措施,辐射带动周边3万亩土地,还在山西、内蒙古等地也建起了种植基地。

  萝卜之爱,在于食用,在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更在于它撑起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叫响了一个城市。我们相信,在各方的携手培育下,寒亭区“潍县萝卜”特色品牌定会越擦越亮,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平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