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谈史 | 晏子和孔子的交集

潍坊晚报 2023-12-04 09:12:49

晏子和孔子的交集

□孙涛

  晏子(?~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号“平”。他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与齐国另一位名臣管仲齐名,史称“管晏”。

  《史记·管晏列传》中载:“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东汉地理学家应劭在《汉书·地理志》高密国所辖夷安县下作注“故莱夷维邑也”,指出夷安县即春秋时期的夷维邑旧址。夷安县故城址在今高密市古城中学附近,故史学界历来多以此为据,认为晏子为高密古贤。

  晏子是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他的许多故事如晏子使楚、摩肩接踵、挥汗如雨、南橘北枳、二桃杀三士、悬牛首卖马肉等到今天还是脍炙人口,老幼皆知。他和孔子生在同一个时代,而年龄长于孔子,两位贤者的交集也留下了众多意义深远的历史典故。

  孔子在30多岁时,因鲁国内乱,逃到了齐国。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政在节财”等答复。齐景公大为赞叹,想起用孔子并封赏给他土地。齐景公和晏子商量这件事,晏子却认为,儒者只能夸夸其谈,他们态度倨傲,为丧事倾家荡产,且四处游走就是为了高官厚禄,不能用他们来治理国家。当下周王室式微,礼乐崩坏,但孔子还很讲究仪容服饰以及繁琐的上下朝礼节,连走路都要保持刻意的步调。他们的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不完,人活一辈子甚至还学不完他们的礼数(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齐景公于是打消了封赏孔子的念头,孔子不久也离开了齐国。

  孔子很可能曾为此而对晏子不满,他曾说道:“灵公污,晏子事之以整齐;庄公壮,晏子事之以宣武;景公奢,晏子事之以恭俭。君子也!相三君而善不通下,晏子细人也!”一面称赞晏子辅佐先后三君的功绩,话锋一转又说他只知迎合君主而不知体恤百姓,是个低俗的人。晏子听说后,与孔子会面。经过两人谈话,孔子对晏子有了更深的了解,返回后,对弟子说:“拯救黎民百姓而不自夸,辅佐三代君主而不自满,晏子是真君子啊!”(原文: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此后,孔子曾多次夸赞晏子。当时强国晋国打算进攻齐国,派使臣来齐国刺探,晏子在酒席间以个人能力维护了齐国的尊严。使臣回国汇报,认为齐国有贤臣且君臣一心,目前不是攻打齐国的时机,从而使晋国取消了攻齐的念头。孔子知道这件事后,称赞晏子“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此外,孔子还有:“晏子于君为忠臣,而行为恭敏”“晏子可谓能远害矣。不以己之是驳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等夸赞晏子的名言。晏子去世后,孔子又评价他:“晏平仲善于人交,久而敬之。”

  高密东南乡的胶河东岸原有古冢两座,民间都传说为晏子墓,古代为纪念晏子,曾取孔子此句而称此乡为“久敬乡”。

责任编辑:平小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