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好戏 | 寿光张乐华:苦练地功拳 传承武术魂
潍坊新闻网 2023-12-12 15:40:28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日前,记者来到寿光市洛城街道康家尧水村的召南太祖地功长拳推广中心时,一群孩子正跟着武术师傅拳来腿往,一招一式,刚柔并济,尽展习武人的干脆利落,展示着身法、步法、拳法合一的武术成果。
“每到周末,孩子们都会来这里习武,看到他们我就看到了希望,相信我们的召南太祖地功长拳一定能够传承下去。”53岁的张乐华是康家尧水村人,也是召南太祖地功长拳第六代传人。多年前,他在村里开设了召南太祖地功长拳推广中心,跟师兄弟王思源、朱子春等人无偿教授他人召南太祖地功长拳,并将其作为公益课带到了多所农村学校。
公益教“武” 强身健体弘扬国术
说起与召南太祖地功长拳的渊源,张乐华打开了话匣子。
“太祖地功拳源于太祖长拳,而太祖长拳据传为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太祖地功拳在寿光又称地功拳、太祖长拳,分支颇多,我们这支太祖地功拳是在上世纪60年代时,由河水隅村的李江山传给第五代传人王志顺、李伯太,之后慢慢发展起来。”张乐华说,上世纪80年代,村里掀起了习武热潮,武术爱好者有百余人,他就是从小学开始习武的。
地功长拳,薪火传承。张乐华说,此拳风格特点为少林派,动作大方有力,特别是对练时既实用又美观,大开大合,攻防明显,衔接顺达。但后来,掌握地功拳这种武术的人越来越少,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
2011年,寿光市成立武术运动协会,张乐华、王思源、朱子春等人加入其中。自此,他们又萌生了传承教授召南太祖地功长拳的想法。于是,张乐华回到康家尧水村,在村委的支持下开设了召南太祖地功长拳推广中心。几个师兄弟作为武术师傅,共同致力于弘扬传武精神。截至目前,他们已公益教授弟子百余人,现有在学弟子近40名。
“不论哪一代,地功拳师傅对徒弟的品德要求都很严。我们教育徒弟时,也是提醒他们习武是以强身健体和正当防身为目的,不可逞强好胜,更不可恃强凌弱。”张乐华表示,习武之人要重仁讲义、以德为先、尊师重道。
近年来,张乐华的弟子们通过参加省市级各类武术比赛,获得了诸多荣誉,也让更多人知道了召南太祖地功长拳。在2023年山东省“沿黄河”传统武术项目系列赛(东营站)暨首届黄河口武术精英邀请赛上,召南太祖地功长拳推广中心的师徒们共获得了31枚金牌,这让召南太祖地功长拳的师傅更坚定了传承本派武艺的决心。
“武”动校园 社团引领张扬特色
据了解,在张乐华等人的坚持和努力下,召南太祖地功长拳已被列入寿光市第五批寿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从2017年开始,张乐华等人持续推进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在强健学生体魄的同时,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我们从尧水小学开始起步,组建了武术社团,每周我们都会到学校义务上课。”尧水小学聘请张乐华担任地功拳教练。他在组织校内社团活动的同时,还专门为学校编排了武术操,让其与广播体操一起成为学生每天上午大课间的常规训练。如今,尧水小学成功传承了地功拳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武术社团也小有成绩,多次走进菜博会和博物馆进行才艺展示。
为让更多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张乐华又带队分别在永乐路小学、广陵中学等乡村学校成立了“地功拳武术非遗社团”,以此引领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让“非遗”社团成为学校一张特色文化名片。
来源: 潍坊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