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印记 | 难忘那挑水的日子

潍坊新闻网 2023-12-19 09:55:16

难忘那挑水的日子

◎刘传科

  周末回到老家,不经意间瞥见了南屋屋檐下挂着的担杖。那是家里以前挑水用的,由于多年不用,原本光滑的担杖木表面灰黑且有一道道裂缝,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脸上布满沟壑,担杖钩也是锈迹斑斑。看着这担杖,我不禁想起了过去挑水的经历。

  小时候,农村没有自来水,人们吃水都要到水井里去挑。

  我们村的水井就在我家东边,直线距离不到1000米。因为离水井近,我对挑水这项活并不陌生。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常常被担杖钩与桶把摩擦的“吱扭吱扭”声叫醒。睁开眼,会看到哥哥或者姐姐正挑着一担水走进院子……

  我家人口多,又养着牲畜,父亲准备了一个能盛六七担水的瓮。每天早上挑满瓮得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由于家离水井近的缘故,我十一二岁时,父亲就让我学着挑水。因为个子矮,水桶老碰地,就把担杖钩挽起来,挑不了满满一桶水就挑半桶。但就是这样,刚开始挑水时,总是两手抱着担杖,生怕担杖从肩上滑落,走路颤颤巍巍,半桶水到家也会晃出不少来,而且肩膀还被压得火辣辣的疼。

  体验过几次,知道挑水不是个好活,于是就总想着偷懒,不愿摸担杖。父亲就教导我说:“天底下没有什么活是不苦不累就能干好的,只有多干才会慢慢感觉不到苦。挑水也是这样,挑次数多了,肩膀磨结实了,疼痛就轻了。”

  在父亲的教导督促下,我经常跟在哥哥或姐姐的后面学挑水。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个子长高了,担杖钩不用挽了,也能挑动一担水了,而且还学会了自己从井里翻满一桶水,学会了在挑水的路上左右肩互换,挑水走起路来也不再两手抱着担杖,而是单手轻扶迈开步子走。

  挑水就是这样,真正甩起手来,迈开步子,担杖颤悠起来了,就感觉不那么累了。

  那时候,不光家庭用水需要挑,浇菜园里的菜,上坡栽地瓜等都需要挑水。

  记得那时放学回家总有干不完的活,特别是哥哥姐姐相继结婚成家,父母逐渐衰老,我渐成家里的壮劳力,经常是挑满家里的水瓮,还要去父亲种的菜园里帮着挑水浇菜。

  到了春天栽瓜,更是对挑水犯愁。我家的地都在岭上,挑水要到沟底的水库,必须经过一段很陡的坡,而且都是些砂石路。无论空桶下坡,还是挑着水上坡都异常艰难,每挑一担水都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并且稍有不慎就会滑倒,水桶滚落沟底,人也会磕破膝盖、磨破手。挑着一担水得一手扶着担杖,一手抓着路边的树枝,一步一步慢慢攀爬,真可谓步步惊心。

  后来,村里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再后来,我到了城里工作、安家,父亲也不再种地种菜了,就不再用挑水了。屈指算来,已有三十年了。

  如今想来,虽然挑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但挑水的那段经历却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不仅磨炼了我吃苦耐劳的品性,还让我懂得了面对生活的重担不能逃避,要像挑水一样压实双肩,勇敢面对。

责任编辑:平小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