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好戏 | 安丘市辉渠镇:聚力文化惠民 服务浸润人心

潍坊新闻网 2023-12-21 14:38:07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今年以来,安丘市辉渠镇始终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不断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聚焦综合文化站效能发挥、文体活动形式拓展、群众参与率提升等重点方面,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在愉悦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注重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完善文化阵地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文化阵地是基层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辉渠镇立足辖区实际,坚持需求导向,持续加大文化领域投入,不断完善公共文化阵地建设。

  有效发挥综合文化站惠民作用

  全面提升综合文化站内有子书房、舞蹈教室、书画室、棋牌室、观影室等现有功能室的使用效能,重新规划设计先贤文化长廊及儒学讲堂,院内增设健康步道,院外打造健康主题公园,设施更加齐全,功能愈发完善。立足广大群众需求,一周七天免费对外开放,同时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定期开展戏曲专场演出与培训活动,不断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综合文化站“四点半学校”和校外复兴少年宫的作用,定期开设书法、绘画、剪纸兴趣班,同时为孩子们提供免费的课后作业辅导、红色电影放映服务,助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被评为“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圈起品质生活润泽幸福民生

  为“圈心圈意”赋能人民群众美好文化生活,扎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辉渠镇按照“资源优化、要素集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思路举措,以潍坊市公共文化示范村大辉渠村为中心,以镇综合文化站为强力依托,高标准打造“百泉之乡·潍美辉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向圈内群众提供种类更全、品质更高的优秀文化服务供给,让群众的精神生活更丰富,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增强“圈”内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持续丰富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空间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乡村文体服务体系是提升群众文体生活需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身边文体空间、路径、设施、队伍、活动等内容,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真实了解群众需求。今年以来,对全镇40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67处农村文化广场、26处农家书屋,进行维护升级,增设健身设施、补充书籍配备、完善文体设备,将各处场所打造成群众想来、爱来、常来的文化空间。

  强化文艺人才培育,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选优配强文化站工作人员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最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广大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和场所,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镇政府立足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文化站服务人员配备情况,积极挖掘公益性文化岗位,采用专兼职的方式充实品质文化生活圈工作力量,现有5名专职工作人员,3名兼职人员。通过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一套完整、顺畅的工作体制机制,推动辉渠综合文化站持续规范化、高效化运行。

  用活用好群众文化理事会

  在镇综合文化站的有力指导下,辉渠镇群众文化理事会积极开展各项文化工作,调动和引导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到各类型文化活动之中,将以往相对单一、小型的节日活动升级为综合性群众“大舞台”,保证了文化服务更接地气。在丰富多彩的惠民文化活动中,人民群众当主角,文化权益得到有力保障。理事会成员李同梅被评为“2023年潍坊市基层文化带头人”。

  大力扶持鼓励文艺队伍建设

  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锚定文体队伍活动开展需求,为东辉渠广场舞队、辛庄子广场舞队、四美广场舞队等新组建演出队伍,免费配备音响等设备。常态化开展基层文艺辅导活动,积极与市文化主管部门进行对接,常态化组织“点对点”“嵌入式”文艺技能辅导,为群众提供各种文艺辅导,提高各支队伍文艺骨干的业务能力和素质。辉渠镇有子广场舞队被评为“潍坊市优秀群众文体团队”,大祖官村舞蹈队被评为“安丘市十佳广场舞队”,另有9支舞蹈队伍被评为“镇级优秀广场舞队伍”。

  文娱活动遍地开花,群众乐享品质生活

  节日演出丰富多彩

  今年以来,辉渠镇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依托重大节日、重要节点,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认真组织元旦、春节、元宵节、三八妇女节、七一、国庆等大型文艺演出30余场次,精心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安丘)辉渠桃花节、第一届中国辉渠小米文化节、“唱响安丘好声音”文明之夏广场文化活动辉渠镇专场演出等大型文娱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群众活动亮点纷呈

  不断加强群众性小戏小剧演出活动的保障工作,在镇综合文化站内,每天都在进行群众自己演、演给自己看、群众乐在其中的小戏小剧演出。不断挖掘优秀文化资源,鼓励群众创作优秀文艺作品。群众自编自演的快板《辉渠小米》、诗朗诵《移风易俗树新风》、《夸夸咱们的文化站》等节目,既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又寓教于乐,让文化生活更加活跃繁荣。合理安排全镇30余支演出队伍,定期到镇文化站进行汇报演出,“群众演、群众看”模式不断深入推进,让文化演出覆盖面更广,惠民效果更突出。

  文化惠民深入人心

  继续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通过邀请安丘市京剧团结合组织镇级文艺队伍巡回演出等方式深入全镇40个行政村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活动50多场,把戏曲“视觉盛宴”和“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不出村就能看到高质量的戏曲表演。以有子书房和各村农家书屋为平台,积极开展“书香润乡村,阅读促振兴”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广泛发动群众走进阅读,享受书香。积极对接安丘电影公司,在全镇各村开展公益电影放映,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群众共享公共文化发展红利。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压实文物保护责任

  高度重视文物古迹保护工作,严格按照文物古迹保护相关法规条例要求,履行保护职责,成立镇文物保护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制定文化保护计划。镇政府与文物所在村签订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责任,强化责任追究。

 

  强化文物巡查力度

  今年以来,通过设置9名齐长城巡护公益岗与6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巡护员,利用“安全巡查APP”每天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安全巡查,安装不可移动文物安全责任人公告公示牌和警示牌。同时根据属地管理要求,安排各村党员干部对本村内县保文物每周进行巡护一次,全力筑牢文物安全防线。

  注重文物活化利用

  积极对上争取财政支持,开启黄石板坡村烈士故居整修二期工程,不断完善黄石板坡村历史文化展室建设,对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徐家寨烈士墓群等文保单位进行修缮,进一步加大对红色文化及红色精神的宣传与传承,被安丘市委党校确定为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黄石板坡村被评为“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辉渠镇将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目标,持续探索乡村文化振兴新模式,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文化服务供给,让全镇广大群众得到文化滋养,尽享丰硕文化成果,营造出直抵内心的幸福感。

  来源: 潍坊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孙华倩
通讯员:尹一宇